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奔驰宝马「鸟枪换大炮」,造车新势力怕了吗?

2024-01-11 浏览:2.92万 评论:0

实际上,小通还对传统车企的智能化感到不屑,传统车企对新能源汽车普遍「不看好」。当时的奔驰第二代MBUX车机很少跟「好用」沾边,功能性、交互效率都有欠缺,有点浪费了这块中控大屏,也有点对不起那些被取消的物理按键。

一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品牌向上成长许多,也并非所有传统车企都抵触电动化与智能化。

一方面,奔驰汽车是全球首个拥有L4级自动泊车商用的品牌,在国内还坐拥北京市L3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双资质」车企。同样还有许多像奔驰这样的传统车企,正在努力拥抱电动化。

历经三代蜕变,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已经在最新的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Class当中得以展现。融合安卓平台、全新地图渲染界面、全新人机交互......MBUX的智能化,已经初具「未来形状」。1月10日,奔驰汽车在2024 CES展上带来全新的MB.OS车机系统,并展示了MB.OS车机系统的能力。

终于,奔驰要将新一代CLA概念车上的数字化能力,带到现实了。「鸟枪换大炮」,传统车企也能做好数字化

很巧的是,奔驰在CES 2024展会中还带来了两款车型,一款是先前亮相过的CLA概念车,另一款看起来有点陌生,官方称其为「G-Wagen」。后者的前身便是奔驰传说中的「电动大G」EQG,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或许CES展会亮相的车型,更接近于量产形态。但这并不重要,汽车行业已经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摆脱「电动油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智能座舱够不够「智能」。

事实上,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已经具备了MB.OS车机系统的部分特性,但奔驰迈入智能汽车的下半场,MB.OS还是最终的「完全体」。

实体按键进一步被取代,绝大部分厂商认可了这种「减法」,但解放双手之后的交互效率如何保证?小通认为除了高效的触屏交互,人车语音交互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维度。MB.OS车机系统的第一大特性便是「MBUX虚拟助理」,官方号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智能的人工智能语音控制虚拟助手」。

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智能手机用上通用大模型,智能汽车也会跟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持,MB.OS车机系统的语音助手能够以更自然的语言表达进行回馈,语义识别的能力有本质上加强,对用户命令的回应更积极,还具备一定的共情力、个性化属性。实际上,在国内汽车行业已经有量产的先例,比如蔚来的NOMI是一种更具感情色彩的智能助手。

小通在语音操作上曾经历过许多次尴尬,这种尴尬来源于语音助手和人类之间没有办法达成高效「沟通」。普通用户不一定能够准确说出车上的某个功能,导致车机无法识别,最后还不如触屏搞定。时间一长,语音助手被忽视,「智能化」难以体现。开车的过程中分心操作屏幕,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好端端的智能化,反倒会成为驾驶员的累赘。理想汽车想到过另一种操作,只需要指向某个功能,让车辆识别并开关,避免了人与车之间的「代沟」。

但手势识别终究是一种权宜之计,无法完全代替语言交互,更没有办法满足用户在情绪化上的需求。把语音交互做好,让虚拟助理更「智能」,加入生成式AI技术已经是必然趋势。不过除了加入生成式大模型外,奔驰还未透露更多信息。

基于算力强劲的智能座舱计算平台,车机系统能够做到更丰富细腻的视觉动效,响应能力更快,交互效率更上一个等级。据了解,MB.OS车机系统由游戏引擎Unity打造,内置了丰富细腻的3D交互场景,地图的显示质量提升到全新的层次。

这些能够提升奔驰汽车交互品质的特性,将会在新一代CLA中落地,不过小通认为S级也应该会获得首发权。更高效、更美观并不是奔驰一家车企在追捧,「数字化+大屏」的智能方案对传统车企影响极为深远。同样,宝马集团也在CES展会中拿出了自己的iDrive 9智能座舱系统,XREAL Air2率先上车,还融入了Alexa大预言模型。

宝马新车机在交互和UI设计上再次革新,承诺能给到更高效的人机交互,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技术,毫无疑问也是宝马语音助手的一剂「强心药」。AR眼镜XREAL Air2的加入,相当于给车辆增加一个超大尺寸的AR-HUD,配合地图导航,视觉信息传达更直观高效。

但AR眼镜毕竟是个外挂配件,性能或许比一般AR-HUD强,关键还是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

传统车企的步伐都很统一——提高车机交互效率,加强智能化,并朝着智能驾驶布局。小通相信,传统车企认真投入,回到领先地位虽然没那么快,但能跟上主流智能座舱水平,已经不是太难的事。传统车企的「新」,仍是国产车企的「旧」

奔驰和宝马等品牌用行动证明,并非所有传统车企都跟电动化唱反调。发力态度值得认可,但从技术呈现来看,传统车企的「新玩意」,更像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玩剩下的技术。就生成式AI技术来说,国内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已经实装。理想OTA 5.0当中,已经把「Mind GPT」嵌入到汽车内,堪称一次最强的升级。

总体而言,在电车智能化进程,先入为主的造车新势力仍旧维持先发优势,率先把行业布置的「功课」做完,用「课余时间」布局更多技术。奔驰MB.OS车机系统上的新特性,国内早已有先例,3D演示场景、高质量视觉设计基本一个不缺。

互联网造车时代来临,手机厂商开始跨界,提出「人车家」三位一体的生态关联理念。小米、华为、魅族等品牌,借助自己近几年在手机行业的积累,不断扩大生态圈,把汽车定义为全新的「生态设备」,加紧了手机、汽车、IoT之间的联系,这些理念,或许传统车企还要多花几年去琢磨。

走在行业前面的品牌,有定义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国内一众车企,就是这样把「彩电沙发冰箱」的精神,现有的「标准答案」,总会变成后来者的参考范例。他们不需要做过多的探索,因为已经有人把「过河的路」摸好了。

当国产车企开始利用无人驾驶技术,把新车从幕后开上舞台时,有的车企还在用PS5手柄控制车辆入场。对于有品牌情节的消费群体,传统车企被督促发展,智能化的跃升最后也能够让他们受益。至少在汽车行业新赛道上,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不至于再被调侃「杂牌电车」。

传统车企确实有在发力,但小通还希望看到更多燃油车时代的代表品牌,能够坐上汽车新世代的「大船」。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