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车事儿十问之七:互联网汽车,是个什么鬼?

2017-03-28 浏览:1702 评论:0

      现在不断有新车在宣传时打出了“互联网汽车”的招牌,很炫酷的标签,至少每次看到这种宣传真的让我都想去了解一下,看看这款车又有什么突出的亮点。

      好奇过后是思考,思考过后是失望。原来互联网汽车的概念被简化成了智能操作系统+大尺寸屏幕的组合,用户可以智能导航、可以安装APP、可以在线预定酒店、可以网上支付、可以上网等等,未来还可以自动驾驶、共享汽车。

      关于自动驾驶和共享汽车的话题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对于其他的用途,如果这就是互联网汽车,不好意思,我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就够了,比汽车厂家卖给我的要便宜得多,而在中国人的心里,性价比是无比重要的。

      之所以对现在的所谓互联网汽车感到不满,并不是那些功能没有价值,而是因为这些功能没有提供手机和平板以外的价值(有点绕嘴)。那么,是互联网汽车真的让我觉得不需要吗?当然不是!

      汽车,在使用目的上是将人由A点运送到B点,各种功能配置都是在为这一目的服务,互联网汽车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互联网汽车”中的“互联网”三个字其实是新时代赋予汽车的另一种新技术手段,而非使用目的的变化。由此,让用户能安装APP、能在线支付、能上网还远远不是互联网汽车的核心内涵。

      在我看来,互联网汽车的核心,是依托车联网技术,为驾驶者和乘员提供感官的延伸,从而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请注意,这些功能是智能手机无法取代的)。这与操作系统、大屏、上网等等应用存在根本的不同,那些是由车到人的功能,而我说的是由人到车的模式。

      任何功能都在一定的应用场景下才有意义,而互联网汽车的核心应用场景就是“汽车行进中”,对驾驶员来说,典型行为是:平视前方,获取道路交通信息,采取相应的驾驶行为,得到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传统汽车主要靠驾驶员自身来开车,例如减速玻璃可降低精神压力、主动降噪技术可营造更舒适的驾驶环境,这时,汽车是自我独立的;而互联网汽车则会用相应的技术来辅助驾驶员更好的开车,例如V2P可以提醒行人规避车辆,V2V可以把前车的异常驾驶行为(例如急刹车)马上传递给后车从而提前制动避免碰撞,而这些作用是超越驾驶者自身的判断力和执行力的,在这种时候,互联网汽车主要发挥对外信息交换以辅助驾驶的作用,是开放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为驾驶员提供感官的延伸。

      当然,上面的例子仅仅是驾驶者在安全方面的一小部分应用,还有更多的功能有待开发。有人说,曾经的汽车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互联网汽车是一台电脑加轮子和沙发。把能上网的电脑放在车里就是智能化?就是互联网汽车?那我为什么不能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实现这些功能?不要忘了,车规设备的价格和升级难度要远远高于手机,车主真的愿意为这些容易替代且价格昂贵的解决方案买单吗?

      在我看来,没有想清楚让车联网技术如何在汽车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前,不少所谓的互联网汽车只能算是技术的叠加,而远非汽车的进化!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