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车事儿十问之四:汽车行业的创新危机

2017-03-25 浏览:3090 评论:0

题目吓人吗?好像挺夸张,有点耸人听闻的味道,但这真的是我的个人感受。

     曾经参加过一次汽车造型设计大赛,某位老专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大意是:汽车诞生了一百多年,可是今天汽车的基本结构在最近30年几乎没有改变。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在过去,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那为什么我觉得现在不行了呢——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已经成为趋势。变革,将不可避免。

如果我猜的不错,4月份的上海车展作为国内市场的风向标,又将有一大批展示未来的车型将要推出,将呈现以下的局面:

1、  智能化——以自动驾驶、大型液晶屏、手机互联、人车交互为代表,没有这方面的展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线品牌。

2、  网联化——以远程控制、V2X、在线支付之类的技术为代表,搭上车联网的热门概念。

3、  电动化——更好理解,MEB之类的平台最好有,实在不行也得摆上燃油车改出来的电动车秀上一把。

外部环境在逐渐成熟,可是我们的汽车产品设计却有点被动:

智能化高度依赖芯片、传感器、软件算法;

网联化依靠的是高速车联网技术;

电动化受限于电池技术。

好像上面的哪一项都不是汽车诞生以来百余年积累的长项,这就导致了不少车企,尤其是中国品牌车企急迫的想进行创新,但却找不好方向,摸不到头脑。如果是在过去不愁卖的好时光,存在着皮尺部这样的神部门,这样的情况倒也没什么,之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情况可称为“创新危机”,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不创新就没落的寒意,汽车业,已经站在了变革的前夜。

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两个行业的真实案例:

一、国防

海湾战争,让一个国家支离破碎,但战争前的伊拉克号称军力世界前四,兵员武器均嚣张一时,但是面对多国部队完全领先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思想,42天便土崩瓦解,所以说,体系的力量一旦发挥,将拥有超出想象的威力。

二、手机行业

今天的苹果是手机行业无可争辩的巨人,但这个巨人却是站在诺基亚的尸骨之上。辉煌的诺基亚,曾经在1998年成为手机霸主,2007年占据着智能操作系统62%的市场份额,但是,2007年Iphone出现了,结果2013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

诺基亚手机,兴于勇于创新,亡于对新技术的迟钝和理念的落后。曾有人说,在Iphone全触屏手机发布时,诺基亚的高层却用手写笔写下了“不足为惧”的话。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体系、理念、技术构成了颠覆性变革的基础条件,而目前的局面,恰恰是技术突飞猛进,日渐成熟,创新体系搭建与设计理念变革却没什么动作。如果有某家车企能够在这方面率先突破,也许就会成为汽车行业的苹果,成为现有行业的颠覆者。


关于创新体系:

大家都知道要创新,想创新,但只是想法却没有什么用,创新需要体系的支撑,你所在的企业是否还在用专业来划分部门?你所在的企业是否还在用绩效来衡量员工?这样做可以生产出一款车,但却生产不出一款创新的车,试想,各自为战的专业部门一定会聚焦于本专业的微创新,小创新,而抗拒难度和价值都更高的颠覆式创新;受到绩效压力的员工也一定会想着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乐于承受创新失败的风险。怎么做,想想谷歌的X实验室。

关于设计理念:

作为一个汽车的设计者,你是否还在醉心于舒适性、操稳等性能指标,你是否还在关注车里放一个多大尺寸的屏幕,你是否还在琢磨智能化设备供应商能提供什么功能,你是否还在考虑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等等如何实现?

被动,是我对现今的汽车设计最深的恐惧,因为所有的这些功能、技术的开发,仍然是在延续诺基亚做功能机的思路,长久以来的惯性让汽车设计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换句话说,这样的开发,做出来的仍旧是一个运送人的工具,只不过是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更便宜,而这,与一百多年来的理念没什么区别!

变革的基础已经显现,颠覆者,终将出现!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