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车事儿十问之完结篇:F35战斗机,与汽车有关吗?

2017-03-30 浏览:2660 评论:0

      说起美国的F35战斗机,好多军迷就开始数数,数雷达、数导弹、数作战半径。最近听了一期军事节目,其中传达了一个核心思想:评价一款武器,不要眼睛盯在细节上,要放在一个国家整体的作战体系中去谈,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仔细想想,汽车行业好像也适用。一般评价一款车,马力、油耗、噪音、空间等等指标是我们最直接的反应,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随着自主品牌车企的能力稳步提高,当我们与国外巨头们在这些基本指标的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时,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继续突破?

      按照美国人的说法,F35战斗机不是一款单纯的武器,而是整体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举例说,传统战机作战模式是 发现-摧毁,拼的是单机能力,而F35则借助强大的隐身和雷达性能,可以在发现目标后把信息传递给后方的F15、军舰、导弹发射车等等,由另外的作战单位发起攻击,攻击力大幅增加,因此才有了“体系化战争”的说法。

      对于汽车行业,在我们与国外巨头们的产品力日渐趋近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借鉴“体系化战争”的思路,实现进一步的超越。

      这里说的“体系化战争”并不是汽车企业内常说的体系建设,那是企业自身为了提高工作质量而开展的工作,与普通消费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说的体系是直接服务于消费者的,实实在在让消费者从购买一辆车转变成购买一种体系化的服务,而汽车只是一个载体。

      传统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买车和卖车,用户关心的是产品性能、价格;厂家关心的是如何卖更多的车。在车辆买卖的行为完成后,双方的关系变得松散和疏远,厂家并不关心用户如何使用车辆,而这一点却恰恰是用户感受最深的。

      用户粘度,是IT行业常见的评价标准。在汽车行业相对接近的指标是品牌忠诚度,很不幸,中国的品牌忠诚度非常低。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体系化战争”的思路,在产品设计上就开始真正的为用户如何用车去考量:怎样让用户开车时躲开拥堵,怎样能让驾乘体验更舒适,更安全,怎样让用户更好的使用车而不是为修车伤神。

      车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但它们是技术,是手段,最终是为了用户更好的使用车辆而不是为了给新车找卖点。

      体系的力量会远远超出个体的力量,未来用车过程享受到的服务也会比车辆能不能上网更重要,因此,无论我们给新车使用了什么样的黑科技,它都应该是关联的、完整的、贯穿于车辆使用的全过程。

      还在关心屏幕是10寸还是12寸吗?宝马公司2016年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他们的“未来之家”,目标很明确——“客户需求在不断改变,我们所提供的价值正由以硬件为主体转向涵盖更多软件与服务的新价值体系。一个新的交通生态系统正在成型”。

      还在关心电动车续航里程吗?想想特斯拉做了些什么:建设最大的电池工厂、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改革汽车销售模式、布局充电网络、开发屋顶太阳能储能系统,这些动作支撑起了特斯拉作为“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愿景。

      未来的汽车销售,拼的是背后的体系和服务,希望这一轮竞争,我们不再落后!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