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连大牛都赢不了小钢炮,这比赛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2017-10-13 浏览:2773 评论:0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在2001年上映的第一部《速度与激情》中,保罗和唐老大最后的对决那段经典的直线加速比赛,那也许是很多人对直线加速比赛的第一印象吧。

  

什么是04直线加速赛?

说起04直线加速赛,其实是源自美国的一种场地比赛,赛车两两PK,比的就是谁用最短的时候跑完1/4英里(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我们常说的04其实严谨来说并完全是0-400米的比赛,而是0-1/4英里,约等于402米)。由于已经发展多年,美国的直线加速赛在专业性上已经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平,有着许多不同的分组,赛车的成绩也都是一般性能车跑车难及项背的。

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这种直线加速赛不就是踩踩油门而已嘛,毫无技术含量,和只会绕圈圈的纳斯卡一样,只有那些喜欢快感来得简单粗暴的美国人才会钟情于此,真心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去现场看。

这观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这仅限于从电视或者网络的方式去观看,因为如果你身处现场的话,你就能感受到为什么这种比赛会如此吸引人。因为和我们常见的场地绕圈赛,需要等一两分钟赛车才回到你坐着的观众席前通过相比,直线加速赛的爽快感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赛道就是一条直线,也就意味着整个比赛的过程你都可以一览无余,一对对的赛车接连在你眼前加速闪过,夹杂着震耳欲聋的排气声,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烧胎味和汽油味,视觉、嗅觉、听觉多重的刺激感同时涌来,让你的肾上腺素快速上升,而且有更加强烈的参与感。 


终于,我们也有了自己的04比赛

和发源地美国相比,我们国内的04直线加速赛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白的状态,甚至以前还有很多人非法在公路上玩04,惹来不少社会问题。不过自从去年起,我们国内首个正规、合法的直线加速赛事Fast4Ward快进者正式成立之后,我们在国内也能参加正式的直线加速比赛了。

虽然起步较晚,不过Fast4Ward在专业性上一点也不差,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改进,现在无论是赛制的制定还是参赛者的分组都已经比较合理。而且和门槛较高的美国直线加速赛比,Fast4Ward面向的是普罗大众的家用车,只要符合赛例标准要求的改装,以及足够的安全配备,都可以报名参与,算是目前国内最接地气的平民化赛事。

Fast4Ward总共分三个大组,分别是进阶组、精英组和大师组,每个大组里面还会按驱动形式和改装程度分成两个小组,另外还有特别设置的超跑组和SUV组。所以无论你是飞度GK5还是兰博基尼大牛,都可以站在赛道上和别人一较高下。

今年Fast4Ward有五个赛区,分别是沈阳、北京、上海、西安、珠海赛区,每个赛区举办两次,每次比赛分两台进行预赛和淘汰赛。预赛是通过计算轮胎开始转动至冲过终点的时间,从中角逐出每个组别的前8名选手,8个组别共64位选手即可进入第二天的淘汰赛。在淘汰赛中赢得该组别的冠、亚军,就可以进入到年终的上海总决赛了。

从现场晋级选手的成绩看,四驱的车型普遍要比同组的前驱和后驱车型快,很多譬如一些四驱的小钢炮都能跑出10秒出头的成绩,这成绩居然要比原厂的大牛还要更快,但最快前驱的钢炮就只能勉强进入13秒,真心让人意想不到。更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电动车和混动车。像比亚迪唐原厂状态就能跑进13秒,而P100D的特斯拉MODLE S甚至能去到10秒50,足以让那些花巨资改装性能车的选手怀疑人生。  


直线加速赛其实没你想象中简单

为了获得好的成绩,不同选手的改装也各出奇招。从改电脑、改涡轮、改进排气等发动机的基础改装;到换尾牙、换变速箱等传动系统的改装,再到底盘的调校、轮胎更换,甚至空气动力的设定和燃油的选择,为的也许只是能快0.1秒,再快0.1秒……所以在高级别组的选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装了减速伞的爆改车型,由于尾速太快,一般的刹车已经无法满足它们,加上大阻力的减速伞才可以避免最后冲出赛道。

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车手都选择拆掉内饰和座椅,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车轻量化。还有些人在车身的所有钣金缝隙上贴上了胶布,目的只是觉得这样子能降低风阻。

除了车本身以外,车手本身也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要做的也不仅仅是踩个油门这么简单,起步的反应、弹射的转速、换挡的节奏等,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冲线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选手,通过技巧上的弥补,居然能战胜马力更大的对手。所以,各种的不确定性也是这种直线加速的刺激与乐趣所在。

不过对于观众来讲,其实什么车赢得比赛、什么车跑得最快,那都只不过是一个午后聚会的谈资而已。更加重要的其实是现场的气氛,你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来看看改装车,看看比赛,现场也有PARTY和表演,度过一个有意思的周末。最近在珠海就举办了一场Fast4Ward的比赛,至于现场的气氛怎么样?让谭劲棠带你去看看吧。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