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小鹏奇点致敬雷军: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

2018-05-08 浏览:1961 评论:0

数天前,小米创始人雷军一封三千余字的超长“介绍信”,在小米即将IPO的前夜掀起了巨浪。

雷军长文引深思

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这一番看似笼统的设问,却引发了无数创业者的共鸣。紧接着,小鹏汽车、奇点汽车纷纷针对雷军的这封公开信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霎时间, 针对“我是谁?”的疯狂追问席卷了汽车行业。

不得不说,造车新势力之间的“默契程度”真的可以令人叹为观止。作为“雷布斯”门派的直接或间接追随者,小鹏、奇点这两家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车企,却针对“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这两项议题呈现出了高度一致的答案。

▲小鹏汽车公开信

▲奇点汽车公开信

这不禁引发了笔者更多层面的思考,因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现存的新造车企业多达近百家。并且至少在目前看来,近乎全部的造车新势力都曾发表过与奇点、小鹏大致相似的言论。虽然小米凭借其独到的产品模式大获全胜,不过总体而言,天下也只有一个小米。而这近百家的造车新势力,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呢?异或都是李逵,谁又能高举车轮斧,潇洒到最后呢?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

即使在雷军发表公开信之后积极回应的新造车企业只有小鹏、奇点两家,不过从这个蔚然成风的阵营数千次为群众灌输的思想当中也可以看出,多数新造车品牌都意在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统治,站在消费者的层面而言,就是要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

一如当初小米等科技公司打破苹果对智能手机的统治一样,任何企业都希望成为业内新的翘楚。且不止是小鹏与奇点,“颠覆”、“创新”俨然成为了所有新造车企业的“关键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个曾经被看做汽车界“救世主”的伟大团体,却愈发受到大批业内人士的口诛笔伐。前有李书福的冷水浇头,后有各路行业专家的前后夹击,再加上曾经赫赫扬名的乐视汽车的前车之鉴,一时间,“造车新势力”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变成了略带“贬义”的代名词。或者说,“造车新势力”的招牌已经被不少人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企业不习惯别人把自己叫做“造车新势力”的根本原因。

至于他们为什么而奋斗,如果摆在明面上,这近百家车企可能会道出几十种不同的原因。或是为改变出行方式,或是为颠覆传统产品,不论如何,从一而终的目的就是要颠覆传统汽车企业的统治。不过要是追本溯源的话,“梦想”应该算是一个企业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基本层面的追求,无外乎是尽可能多的实现盈利。但至少目前看来,这上百家的新企业着实不可能全部如愿。

“我”的出路在何方?

既然这个新战场如此残酷,那么这上百家的造车新势力,最终的归宿又在何方呢?根据专家们的一致总结,在近百名成员中,能“倔强”到最后的企业不超过十家,大多数都会变成漫天纷飞的泡沫,杳无踪影。

不过目前为止,不曾有业内人士敢于将造车新势力“一棍子打死”,言外之意,谁也不会排除有个别企业“鲤鱼跃龙门”,大获成功的情况出现。不过可以肯定,能真正修成正果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造车新势力的最终归宿很有可能集中在以下几点:

1.活下去

顾名思义,这是近百名追梦人梦寐以求的终点。然而残酷的现实就是,能到达胜利彼岸的新企业必然会少之又少。在这条通往成功的路上,真才实学、丰富经验以及合适的机遇是缺一不可的。不过即使是大浪淘沙,也终归会有没被洗去的“沙砾”烁烁放光。

2.被BAT收购

众所周知,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巨头,BAT最不缺的就是金钱。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涉猎范围也早就扩张到了汽车行业。

一旦互联网三巨头想要大举进军共享出行领域,独木难支的造车新势力必然会成为BAT最为理想的“弹药库”,而另一方面,新企业在同一时间也找到了堪称完美的“避风港”,如此双赢的交易何乐而不为?

2.被传统车企吞并

辛辛苦苦从无到有的新企业被老江湖吞并,说起来貌似脸上无光,不过,采取这种套路的造车新势力也算是最大程度保留了自己羸弱的身躯,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自己的“血脉”得到延续,并同时为传统车企增添了新的活力,这样可以高度“自保”的行为,对招架不住社会压力的新企业而言,可算一个极好的归宿。

3.被“野蛮人”收购

时至今日,相信乐视汽车能够起死回生的群众已然是廖若晨星,不过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支离破碎的乐视还是找到了恒大这个铁杆靠山。

三亿美金,名义上是救乐视汽车于水火之中,实际上,乐视汽车已然沦为了恒大地产的拿地工具。但不论如何,这实实在在的3亿美金至少解决了乐视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为更多造车新势力打开了思路。未来,我们也不能否认业内出现如此多的变相“倒买倒卖”行为。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官方价: 暂无信息

级别: 紧凑型SUV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