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破万的新能源 也会像捷达一样陪我们一辈子?

同学聚会永远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互相客气寒暄的同时也在上下扫描着对方,似乎总想在同学的细节之处上挖掘出到底谁混得更好,或是推杯换盏,或是家长里短。男人们聊着股票投资,也许不在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但是暗中的较劲却丝毫不减当年。女人们也分成了两拨,结婚生娃的,互相扯着育儿经验,小孩能读上重点小学或是双语幼儿园的聊天中也带着一丝自傲,未婚的也在聊着化妆品和电视剧,斗争没有那么明显,但类似于限量款包包加设计师手绘涂鸦的出现也让旁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当然也有真正的同窗情谊在,近10年没有见面的老D同学正是我当年的同桌,作为当年为数不多能看着汽车画报上的车流口水的两人,平时聊的最多的自然是车。那是德系车在中国口碑最好的一段时间,老D自然而然成为了德系粉丝,而我更喜欢美国车,虽然路数不一样,但不影响我们两人的求同存异。

“哟,这一晃上十年了吧,舍得回国了?”看见老D的出现,我还是很诧异的,笑着问道。

“嗯,新加坡好是好,但是税高刁民多,哈哈~~”老D爽朗的笑声似乎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当年的学生时光。

“那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不走了,这次找了几个合伙人,和高校一起做项目,你呢?”

“我还不是在做我的汽车编辑,还能干嘛?哈哈”

多年不见的故友总让人容易开始回忆,当时我们还在读书,私家车还是稀罕物。我记得当时我和他讨论过最喜欢什么车,作为正宗的德粉,他最喜欢的是奥迪quattro,而我最喜欢的是庞蒂亚克Tempest GTO,虽然这两款车,我想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但是少年之间对汽车幻想着“挥斥方遒”仍然让人津津乐道。那个时候我们也讨论过最有可能入手的车,在那个人均收入不过800块的时代,哪怕连奥拓和夏利我们都是买不起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大胆想象。老D思索过很久,就选了捷达,还说了一句让我们俩都笑了很久的话,“富康虽好,但是我不能开一辆的士啊”。在那个互联网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年代,两个憨憨的少年并不知道,捷达在北方也是的士的命运。

“话说,你们有个同行做了一个修复捷达的视频,还挺有意思的”老D突然说道。

“有意思的怕不是节目,是车吧?还想着捷达呢?”我笑着回道。

老捷达作为曾经的中国汽车三巨头,是德系车在中国口碑的创立者之一。大多数人德系车皮实耐用的印象就是在它身上得来的。方头方脑的造型,当时还算先进的技术,JETTA A21在1994年的中国引发了热潮,其实当年它的售价并不便宜,如果按照购买力来进行换算,当年的捷达大概就是如今BMW 5系的“江湖地位”了吧。虽然后来的JETTA也有被引进国内,但是车坛常青树的A2依然在国内霸榜,还有很多的衍生车型。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一款捷达GTX,人称捷达王。这款车型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是其突破性的5阀门设计,每个气缸采用了3进气2排气的配气机构,让零百加速成绩从14.5秒提升到了12秒。

再后来,海外换代的JETTA,则以宝来和速腾的名义进入中国,都是市场中的热销车型,其中速腾GLI还在国内短暂的销售过,这让国内不少车迷感到兴奋,但是由于当时国内整体的玩车氛围并没有现在这么热,销量惨淡之下,大众也停止了GLI车型的引进。而捷达A2和其各种“魔改版本”一直坚持到了2004年才退出了市场,虽然后来也有PQ34平台打造的廉价车型冠以捷达之名上市,但销量并不理想,大众还是将重心放在了新宝来上。

“还是喜欢MK2的那个感觉,看着那个视频节目还是很有感触的。”老D似乎也在回忆着什么。

“来整一台慢慢修呗,就是零件不就好找了”

“算了,现在不是有个新品牌就叫捷达吗?你怎么看?”

“哈哈哈,我坐着看,躺着看。”

“别老扯淡,说实在话!”

其实新的捷达品牌车型我都有上过手,平台老旧,做工还是典型的大众廉价车系列的质感,在没有了品牌溢价支持之下,价格也做了不少的让步。无论是VS5还是VS7,真实的产品竞争力也只能和自主品牌拼一拼,尤其是大众车型在主流产品上的地盘调教在捷达车型上几乎是功力全失,最大的亮点,或者说买点是和大众同款的发动机和传动,在经过几次技术迭代之后EA211搭配DSG的双离合,可以说是表现非常出色的动力系统。相比刚面世之初有很大的进步,这样的动力总成是其最大亮点。其他方面,相比不少自主品牌都是没有优势。

“说实话,早10年这样做,给新捷达一点新技术,或许是另外一个局面。”我思索后回答道。

“也是,捷达的口碑已经被消费的所剩无几了。”老D也表示赞同。

“所以,老捷达是好车,新捷达也不错,当然我指的是速腾。”

写在最后:

老D同学当年的想法我很清楚,他是真的觉得老捷达是可以开一辈子的车,我相信当年有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不少,可是这样我们觉得会陪伴自己一生的“老伙计”就像当年的那些同窗一样,你永远不会忘记,但也不会时刻想起。虽然现在汽车全面电动化是趋势,但能否也能有那么一款电动车和老捷达一样,让人想要开上一辈子呢?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TA的精彩文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