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聚焦整车智能,比亚迪梦想日带来了什么黑科技?

2024-01-25 浏览:228 评论:0

在1月16日梦想日发布会后,本人有幸到比亚迪坪山总部参加了智能化体验日活动。时隔两年再次到比亚迪总部,比亚迪汽车的变化是巨大的,尤其在整车智能、高端车型和专业越野车型等细分领域,黑科技可谓全面开花。

近来热议的璇玑智能化架构其实是比亚迪整车智能化战略的产物,包含 的“一脑、两端、三网、四链”,其中比较重点的是首创的双循环多模态AI。依托业界最庞大的数据底座及领先的样本量,比亚迪的智能化进程相较其它车企优势突显,并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车辆全领域。

除了“璇玑”的名字,体验日现场多项新鲜出炉的黑科技展示才是真正的震撼。比亚迪将六角大楼前的一整片空地都腾空,只为打造这次的梦想日智能化街区。智能化街区中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到比亚迪有关整车智能,实在是技术控的福音。

e平台3.0

2021年e平台3.0发布会我也亲临现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e平台3.0相比发布时也加入了若干新技术,如在海豹上首次搭载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还有2023年底发布的双枪超充技术和全场景脉冲自加热技术。

双枪超充技术令腾势N7在公共快充桩的最大充电功率达到230kW,仅15分钟便可恢复350公里续航。而全场景脉冲自加热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北方冬季充电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在-30℃极寒条件下,以搭载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的腾势N7为例,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在北方极的寒冬天也能充分享受快充的便利。

在智能底盘控制技术层面,e平台3.0还整合了全新的iCVC智能矢量控制系统、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统和iCCT智能舒适控制系统,令e平台3.0的新车既有驾驶乐趣又安全。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的加持,使仰望U8具备露营调平功能,该功能对一辆专业越野SUV相当实用,新的汽车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和想象空间。

云辇-P系统为每一个车轮配备用于缓冲及阻尼自动调节的多级缓冲蓄能罐,能迅速反应调整至适当的阻尼以应对快速变化的路面状况,也用于单独调整悬挂的高低。多级缓冲蓄能罐总成由电机、刚度阀、油液腔和气体腔组成,可实现三级刚度调节,车身高度并可手动升高80mm或降低40mm,在极限条件下还能进一步升高20mm车身高度以便于脱困。

云辇-P还配备了四轮联动模块、姿态控制模块以及云辇智算中心。位于车架中央的四轮联动模块由四个流体腔和一个活塞组成,用于实时智能分配整个油压系统内的油液,对四个车轮对应储油罐进行联动控制,实现阴尼和刚度的联动调节。当某一减振器的液压力在行驶时发生变化时,四轮联动模块通过活塞灵活分配单个车轮压力,实现四轮交叉互联。云辇-P的四轮联动可使最大轮差达到620mm,整车循迹指数RTI高达600以上,大幅提升越野性能。

姿态控制模块是云辇-P的油液控制中心,通过内部的7个阀门精准控制油液,实现四轮同时升降,也能单独升降单个车轮的高度,响应时间仅5ms。姿态控制模块根会据ECU信号对应车辆需求,控制油液通道的通断来进行悬挂高度调节,对四轮高度的精准控制实现了载荷平衡及行业独有的一键调平功能。

易四方

比亚迪易四方是中国首款量产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平台,结合整车深度融合感知,并基于车身稳定矢量控制,同时也是比亚迪实现整车智能的首个技术。其中四电机独立驱动驱构100%自主研发,适用于混电及混动平台,拥有800V碳化硅电控和转向/制动双重冗余,具备四电机独立控制、极限防滑控制和车身稳定控制三大核心控制技术。

结构上,易四方技术实际上于同一驱动桥的同一轴线上布置了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驱动一侧的车轮,为提升越野通过性,还在同轴左右车轮之间加入了差速锁。易四方技术令仰望U8实现了高附路面原地掉头和精准旋转入库等高难度动作。

智能化街区还展出了易四方概念车,业内首次实现车辆在传统制动、转向系统均失效的情况下,仍具备充分的制动和转向能力。为了展示易四方概念车的驱动冗余、比亚迪将概念车的刹车系统和轩向系统都拆了下来,实际上应该是根本没打算装上去。转向和你制动均通过易四方系统来完成,即使没有传统刹车和转向系统,易四方概念车仍具备足以确保安全的卓越制动性和转向性能。其最大制动减速度可达1.0g、60km/h的制动距离小至20米,系统采集精度为传统车型的300倍,响应速度也为传统车型的10倍,并且实现了12米的最小转弯半径,小于3%的方向盘转向增均控制误差,18米间距蛇形绕桩测试最大通过车速也达到了60km/h。

智能驾驶

·城市NOA

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似乎一直没带来太大的惊艳。但这次智能化体验日之后,我认为比亚迪在智驾方面可谓憋足劲放了个大招。

当天我们进行了腾势N7的城市NOA体验,在深圳市区道路车辆几乎可以按照车导航设定的路线全程自动驾驶,尤其是红绿灯前的变道动作、打灯自动变道超车、匝道转弯、对红绿灯和道路车辆的识别应对处理等工况的丝滑程度已经接近一个多年驾龄老司机的水平,实际已经达到了业内相当高的水准,实在令我有点意外。

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的城市NOA的已经设定了方向盘离手一段时间后进行提醒,但并不会自动退出,所以我们实际上可以一直让NOA功能驾驶车辆,我们只需留意是否存在需要人为干预的紧急突发情况更可。

目前比亚迪的高速路NOA已经正式推送了,城市NOA仍在测试阶段,且城市只有深圳,相比一些新势力步伐事实慢了一些,但前文也说到,比亚迪的优势就是庞大的用户基数,在技术成熟之下可更快速推进其城市NOA进程。

我们体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令NOA功能为难的情况,当时N7体验车刚右转出藉匝道,有车辆停在最右侧的车道上,但体验车左侧几车道及左后方均未见来车,此时NOA并未能自主驶进左侧车道,而是停了车。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认为有望在最终推送的正式版上进行完善。

·N7断头路泊车

除城市NOA外,在智能街区我们还体验了腾势N7的断头路自动泊车。依靠车身众多的传感器,N7在面对难度极高的断头路泊车时相当从容果断。在确定目标车位后,车辆会打大概8-11把方向盘后把车标准地停到车位内,整个过程车辆自主的制动、加速和转向过程都十分柔顺,并不会影响驾乘舒适性。

·仰望U8侧方入库

基于先进易四方技术,现场的仰望U8与真人老司机进行了PK,也表演了精彩的精准旋转入库。强果是易四方的旋转入库平均时间比真人老司机还要快得多,平均20秒出头的侧方入库时间,大家有机会可以尝试挑战一下。

只是这种旋转入库确实有点费胎罢了,从轮胎传出的气味便可得知。

·窄道通行

在高车身的SUV上观察车身限宽路障之间的距离是一件难事,我们只能靠感觉或探头到车窗外观察,新手遇到更是手足无措。而比亚迪推出的窄道通行功能,令2030mm宽的仰望U8可以顺利通过2300mm宽的限宽路障,并且倒车同样适用。在现场看台上观看时我也为U8捏把汗,感觉几乎都要碰上了,车身实际上距离路障仅一拳左右的距离,这绝对是很多老司机都不敢贸然通过的极限宽度。所以比亚迪这个窄道通行功能称得上是新手司机们的福音。

·车载无人机机库

比亚迪的车载无人机机库率先实现了我好些年前的想法,必须疯狂点赞。虽然像江铃大道皮卡等车型已经搭载了无人机伴飞功能,但起降、换电、充电还是得人手来完成,一个人自驾的话还是会耗费很多时间。比亚迪与大疆合作打造的车规级车载无人机机库,跟普通的车顶行李箱一样布置在车顶,并首创了自动起飞、智能返航+自动回收、自动换电、自动充电、无人机智能跟随、无人机智能避障和一键成片等科幻气息十足的功能。如果把无人机看作是舰载机,那我们的车辆就有如一艘航母。

在现场我目睹了无人机起飞、回收和换电的全过程。无人机起飞时,机库顶盖打开,无人机固定装置解除,无人机顺利起飞;回收时很有意思,首先无人机降落到机库停机坪的位置有一个范围,然后由四条可活动的定位杆将无人机居中固定,再收回前方换电位置固定,顶盖关闭;换电的过程更科幻,这时换电机械臂先是按压无人机机身上的开关关机,然后将机身上的电池取出并自动插进三个充电仓中的空位,随后将完成充电的电池换到无人机上。比亚迪车载无人机库系统,使无人机整个起降和换电过程完全自动无需人工干预。

此次比亚迪展示的车载无人机机库搭载了大疆Mavic3 Pro,整个系统拥有60多项专利,由9大机构、9个电机及591个零件组成,外形尺寸2400x1300x320mm,IP5K3防护等级。车载无人机起飞机可在55km/h的速度范围内智能跟车,并实现全向自动避障;此外,无人机的起降需要挂P档进行。

续航性能方面,机库拥有130W 2路快充,10~90%充电时间小于50分钟,换电时间小于50秒,因此共3块电池便可支持无间断续飞,并拥有包含双层设计+低热导系数材料+自循环+主动散热功能的温控系统系统。

未来,车载无人机必定会衍生出更多形态及应用场景,让我们尽情期待吧。写在最后

2024年刚开始,比亚迪就集中发力整车智能领域。梦想日体验活动上还有UWB数字钥匙、游戏车、智能座舱、智能泊车等展区,展出了用于游戏车的方向盘解耦、4km/h和2.5km/h双速泊车、可随时中断取物的近距代客泊车等比亚迪在汽车智能领域的多项黑科技。

本轮的比亚迪智能化亮剑,结合比亚迪近年有如下饺子般的黑科技推出速度,我们能明显比亚迪在研发上蓄力已久后,终于迎来了智能化技术的爆发。在完成,新能源车的下半场,比亚迪重点发力智能化,这很可能成为比亚迪继押注新能源车后的又一次战略正确。到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前瞻实业家王传福的眼光。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官方价: 17.98-24.98万

级别: 中型车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