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2023-12-01 浏览:529 评论:0

充电桩运营商,突然又出现两位“新玩家”!

继华为与长安、长安与蔚来以及吉利强强联合的消息官宣之后,近日,汽车业内又有一则重磅消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

宝马与奔驰在全球市场上处于互不相让的竞争关系,能让两大汽车巨头联手,足见市场竞争的激烈,也侧面透露出这两家头部车企转型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按照规划,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实际上,关于补能体系的争夺战,其实从今年年初就已经打响。

余承东在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表示,到2024年底,华为600kW的全液冷超充将在全国部署超过10万个;中石油在汽车市场开拓新业务,开始铺设超级充电桩;特斯拉也宣布,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充电网络的开放范围……

而此次宝马和奔驰的牵手,更是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一振。

震惊的背后不仅仅只有赞同,质疑的声音反而更大,质疑它们的这次合作,最终的结果会是“赚钱”还是“烧钱”?

其实在近几年的新能源发展上,宝马、奔驰还处于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优势和短板都十分明显。比如宝马的优势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宝马超级充电站项目在今年正式启动,其大功率充电桩最高可以支持600A充电电流。

而奔驰的优势在于充电生态的建立,目前奔驰的公共充电服务已经在全国接入超过50万个公共充电桩,覆盖全国超过340个城市及高速公路服务区。

作为一直以来最为直接的“敌对”关系,宝马、奔驰对对方优劣势的了解,甚至可能比自己都清楚。与其各自为战,不如强强联合,最大限度地综合两者的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和长板互补,达成1+1>2的协同效应。

但这样的“互补”产生的效果,不可能是在短期之内显现的,宝马与奔驰所思考的也一定不是当下,未来的五年甚至是十年才是更应该关注的,也是出成绩的时候。

电动君认为,宝马与奔驰已经预见未来的关键点了,“补能速度”与“生态体系”一起加速发展才是良性的。如果没有合作,单一品牌在两条路线上一起发展,可能既“烧钱”又得不到最佳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想“赚钱”有点难。

目前,虽然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都在高速增长,但核心最重要的一环“补能”已处在瓶颈期,所以,现在对于宝马、奔驰而言,是抢占未来市场的黄金阶段,毕竟目前已有好几家车企走在了它们的前面。

还有一点,在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上,两家德国豪华车企在华目前使用的仍是经销商制度。两家企业许多经销商合作伙伴都是一家,如果单独建设超级充电站,意味着不同品牌需要在终端重复建设充电设施,这也是重复“烧钱”的一环。

但如果将两个品牌的充电规划合二为一,无论对技术合作伙伴还是经销商都是巨大利好,并且对各方消费者也会产生巨大的消费吸引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超级充电站大功率充电布线等工作也会因为双方合作,大大降低当地电力系统等底层技术布局困难。

跨国车企在华的发展需要好的产品、技术、服务等,但最不可忽略的便是与行业、国情以及政策发展保持一致,只要这样,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原本充满挑战的战场上,它们才能获得更好的位置,赢得更大的市场。

所以,回到文章标题的主题,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宝马、奔驰这个时候再不“烧钱”谋发展,那未来“赚钱”或许与它们也无关了。

以上图片来源于官方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