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销量下滑止不住,亚洲龙还有翻盘希望吗?

2021-07-26 浏览:890 评论:0

亚洲龙——一位资深"过山车"选手。

自上市以来,亚洲龙的销量就像坐着过山车,上涨或者下跌总是大起大落,从未稳定下来。它曾有数月销量过万的表现,但大多时候都是在几千台销量徘徊。

而进入2021年,亚洲龙曾在3月份月销超过1.5万辆,但没想到这便达到了它的高点。此后,亚洲龙销量一路下滑,4月销售8005辆,5月销售5885辆,6月则销售2726辆,已不足三千台。

车市盛行着一句话:得中级车者得天下。可是皇冠停产之后,一汽丰田便失去了在中级车市场的话语权,只能看着老朋友们旗下的诸如凯美瑞、雅阁、,迈腾赚的盆满钵满,在此背景下,亚洲龙入场试图夺回主动权。

只是,从亚洲龙"过山车"式的销量表现来看,其并未真正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今年以来销量更是一路下滑,毫无触底反弹的迹象,不禁让人疑惑:亚洲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产能不足,提车时间长

从上市之后,亚洲龙便一直处在产能爬坡状态中,月销量基本都在几千台左右。而近期更是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亚洲龙大都需要等待两个月左右才能提车。甚至于有4S店销售人员表示,店内未来1-2个月以内,展车都不能确定能否保留。

据相关消息称,亚洲龙提车时间过长,是由于亚洲龙生产工厂由天津搬至成都所致。

除此之外,"缺芯"也是产能不足的另一影响因素,不少合资品牌经销商都出现了进出不均衡、订单需求匹配和现有库存不均衡等情况,像本田今年6月销量同比下滑17%,主因便是芯片短缺。而像丰田整体6月在华销量16.79万辆,同比下降2.9%,15个月来首次低于上年。

在整体大环境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亚洲龙的产能不足也就可以理解了。

用车成本高,"机油门"影响

除却产能不足之外,亚洲龙的销量持续下滑,终归还是要回到产品层面上来看。

一方面是用车成本过高。6月份中保研发布了汽车零整比数据,其中亚洲龙零整比系数高达540.8%,在100款抽样车中排名第十,并且远高于350.93%的平均指数。

540.8%的零整比代表的是亚洲龙所有零部件的价格之和是亚洲龙售价的5.4%,也就是说其更换零部件的价格偏高,后期维修成本负担高,且几乎已经迈入了豪华车行列,这或许是一些潜在消费者所无法接受的。

另一方面是"机油门"的后续影响。去年,亚洲龙大面积爆发了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的问题,被大批消费者投诉。丰田对此的回应则是机油增多和乳化都属于正常现象,不是质量问题,不会影响使用。这一回应显然不被消费者接受,只不过丰田后续并未有更多回应。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同步出现质量问题,原因为部分车辆存在燃油泵存在隐患,丰田汽车在北美实施了召回,并为北美车主提供免费更换发动机的方案。丰田汽车所展现出的不同态度,也着实让中国消费者伤心。

除却"机油门"影响外,在相关投诉网站上,亚洲龙的异响问题则成为另一重灾区,如车内异响、天窗异响、中控台异响、车窗异响等等不一而足。丰田汽车以品质可靠著称,但亚洲龙的品控却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对亚洲龙来说,才是致命的打击。

竞争激烈,吸引力不大

国内B级车市场中,像雅阁、帕萨特和迈腾这些老牌选手,大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基础,此外还有BBA等豪车品牌稳坐钓鱼台,亚洲龙身为后来者,无疑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级车定位的亚洲龙有着B+级的尺寸,19.98万的起售价比较合理,再加上配置方面也还不错,亚洲龙看起来似乎也还行。但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觉得亚洲龙外观设计老气横秋;动力不足,加速乏力;驾乘舒适性一般,根本不像20万的车。总之,大多是见仁见智之处。

亚洲龙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短板,而这也意味着它也缺少亮点。平庸,对于一款已经有市场基础和良好口碑的车型来说不是坏事,但对于亚洲龙这个新秀来说,失去的或许就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此前,我们还曾提到丰田亚洲狮的上市,或许会对亚洲龙产生一定的影响,后来的销量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亚洲狮呈现出的是销量缓慢上升,而亚洲龙则是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很难不让人联想,亚洲狮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向上拽住了亚洲龙。

前有同级车型虎视眈眈,后有自家小弟同室操戈,而亚洲龙凭自己又无法力挽狂澜,难免落得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显而易见的是,亚洲龙月销不足三千,同比暴跌80%的销量表现,原因在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亚洲龙缺乏十足的产品竞争力来吸引消费者,一边品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另一边则是用车成本高企,最后还有产能不足、提车困难,进一步消磨掉了消费者的耐心。

或许,后期产能增加、缺芯问题解决后,亚洲龙的境况会有所改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品控,并且进一步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只有这样,亚洲龙才有望在中级车市场中真正立足,而不是还像之前那般,销量如同"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