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5月车市“复位”,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或达240万辆

爱驾天下-太平洋号
一如汽车深似海,从此爱驾走天下
+ 关注

6月8日,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2.3万辆,同比2020年5月增长1.0%,而且相较2019年5月增长3%,前几个月的低基数增量在5月基本消除;5月零售环比增长1.0%,与历年的平均月度环比增速基本持平,符合季节规律。

今年1-5月的零售累计达到836.4万辆,同比增长38.1%,尽管超强增长的原因首先是2020年1-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下滑26%的低基数效应,但仍处于乘联会2011年以来1-5月同期增速的历史高位。其次是,新能源车的增长贡献度不断加大,贡献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

乘联会还预测,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240万辆。

豪车与自主增长 日系份额下滑


具体分类来看,5月豪华车与自主品牌保持了稳增长态势。

其中,豪华车零售26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4月增长2%。豪华车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特征,体现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

自主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4月增长3%,相对2019年5月增长12%。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40.2%,较同期的市场份额增长7.7%;且国内零售份额为36.4%,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经过苦练内功、克服芯片短缺压力,且在产品、营销、服务等各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长安红旗奇瑞、广汽埃安等品牌同比高幅增长。

此外,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4月增长1%,相对2019年5月下降1%。5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3.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美系市场零售份额达到10.6%,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德系品牌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

从原因来看,上海车展前后上市的新车及“五一”小长假,带热了汽车终端销量,假期终端订单增量明显。5月商务部联合各地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各地开展多样性汽车促销活动,对市场热度有一定拉升。

同时,国内广州等区域出现疫情反复,全国范围的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升级,使消费者更注意出行与社交的安全。私家车相对纯粹的私人空间,令家庭出行更放心,这一点上,对车市有间接促进。

特斯拉销量翻两番 乘联会调高全年预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

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9.6万辆,环比4月增长6.7%,同比增长174.2%,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

这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的结果。而汽车集团的新能源表现也呈现分化态势,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具体来看,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特斯拉中国33463辆、比亚迪32131辆、上汽通用五菱27757辆、上汽乘用车11049辆。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8.5万辆,同比增长177.2%,环比4月增长17.4%。零售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33175辆、比亚迪31908辆、特斯拉中国21936辆、广汽埃安10395辆。

新能源车出口则呈现爆发式增长,特斯拉中国出口11527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2430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零售渗透率仅11.4%。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7%,豪华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8%,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1.7%。

数据显示,1-5月新能源车零售77.6万辆,同比增长235.7%。今年2月,乘联会就曾预测新能源车批发销量将达到200万辆,而到4月继续调高到220万辆。如今,乘联会再次预测,全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预计将达240万辆。

“这是国内各细分市场全面走强加上出口增量的综合结果。尤其是近期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的新品表现很好,例如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等走势增强,逐步展现出新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崔东树说。

放开三孩生育 政策对车市利好


今年5月,中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崔东树分析,三孩政策对车市是重大的利好,有利于7座车市场增长,尤其是7座SUV市场的增长。三孩政策的推进鼓励理性生育,推动家庭用车增长,对家庭用车是一定促进。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公安部的便民新政中就将6年内的7-9座非营运狭义乘用车纳入6年免检政策。推动部分原5座车群体的7座化升级。三孩政策短期拉动7座乘用车,尤其是SUV车型的销售。长期来看,推动生育观念的改变,也将拉动家庭用车的销量增长。

数据显示,从2011年双独二孩生育政策开放,到2014年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放开,再到2016年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放开,对车市有着持续推动增长的效果。车市在2017年达到2374万辆零售峰值后,从2018年开始逐步下滑。

“中国车市已经进入以中年消费群体为主的时代,并逐步走向老年消费为主的汽车消费市场,因此国家出台三孩政策会使车市需求更加多元化、用户对自身需求的把握也越发成熟,是很好的事情。”崔东树说。

不过,过去10年以来中国乘用车主要增长动力是SUV,但近期SUV市场增速也在放缓,亟需挖掘越野型SUV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949
2021-06-09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