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WEY | 青主评车

2018-01-08 浏览:6002 评论:0

1

两条路都难走

品牌向上,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当务之急。

路径有两条:一是推出更高端的产品,逐级突破价格天花板;二是推出新品牌,和低端形象已经固化的原有品牌形成切割。

两条路都很艰难。第一条道路,目前走得相对比较成功的,只有传祺和荣威,这两个品牌都是高端切入,“品牌负资产”相对比较少。低端形象一旦固化,再想改变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吉利和长城都选择了第二条路,各自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领克和WEY。

之前,长城也走过第一条路,推出了H8和H9,当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夸下海口,说H8可以对标保时捷卡宴。当然,市场的回应让魏老板有些尴尬,过去一年里,H8的月销量从来就没有超过800辆,多数时候月销都在五六百辆之间徘徊,2017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6894辆;对标丰田普拉多的H9略微好一点,过去一年里,月销量基本能维持在1000辆以上,2017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11810辆。

这样的销量,显然起不到真正提升哈弗品牌的作用。2017年前11个月,这两款车合计,只占哈弗品牌总销量的2.45%。

魏建军不得不走另一条路,于是WEY横空出世了。

效果相当不错,VV7上市后,月销量从3千多、6千多、7千多、8千多,一路走高,2017年11月,月销成功突破1万辆;VV5势头更猛,上市3个月,就实现了月销过万。应该说,WEY旗下两款车型,双双短时间内实现月销破万,出乎很多人预料之外。

VV7上市以来销量持续走高,VV5上升势头更快。

虽然月销过万的中国品牌SUV早已大把,但多数都是10万元以下的低端SUV,而VV7的价格范围是16.78-18.88万元,VV5是15.0-16.3万元,起价15万元以上的中国品牌SUV,月销过万的暂时只有VV7、VV5和传祺GS8三款,WEY独占其二!

这也同样出乎青主的预料。WEY品牌前年广州车展发布的时候,青主去展台看了当时还是概念车的VV7,虽然静态看起来各方面都不错,但是这款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青主还是心存疑虑的。

所以,虽然年底忙得脚不沾地,但青主还是果断参加了在三亚举办的VV5、VV7的试驾体验活动。上午开VV7,下午开VV5,基本上是编队试驾,所以体会不算多,但是,开过之后基本可以得出结论,WEY的出色市场表现并非侥幸,产品确实相当不错。

设计上先不说好不好,起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品牌辨识度有了,没有跟在任何流行元素后面亦步亦趋。内饰做工和材质,虽然还达不到豪华车的水准,但是和20万元上下的合资SUV相比,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最让青主印象深刻的,是WEY在这两款车上展现出来的自信。无论是用创始人姓氏“WEY”作为品牌名称,还是用保定——长城汽车总部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直隶总督府大旗杆”作为品牌标识,都体现了一种基于技术和实力之上的自我文化认同。这种自信,是中国汽车品牌从小到大、由弱而强所必须的。

“WEY”品牌名称来自创始人魏建军的姓,而竖形品牌标识则源自保定的标志性建筑——“直隶总督府大旗杆”。

2

WEY成功的3个原因

试驾体验之后,我总结了一下,WEY能获得市场成功,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定位精准

VV7和VV5是典型的都市SUV,一个中型,一个紧凑型,兼顾时尚和运动,这一点和H8、H9迥然不同,H9走的是硬派越野的路线,这本来就是一个小众市场;H8则过于传统,既不年轻,也不是时尚,农村人嫌贵,城里人嫌笨,哪头都不讨好。

VV7和VV5是一种组合,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款不同级别的车。

定位错了,怎么做都是错的,比如蔚来ES8,先不说产品如何,一个7座大型SUV搞纯电动就是错误的定位。纯电动因为充电时间太长,只适合市内或者特定区域内使用,然而,人家买一部7座SUV当然是要出去玩、出去跑长途的。这也反映出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的业余之处,真正专业的汽车厂家、真正认真研究这个市场的企业,在中、大型SUV领域,走的新能源路线都是插电混动,比如比亚迪的唐,以及WEY即将推出的P8。

 P8是基于VV7的插电混动SUV,配置水平也将略高于VV7。

VV7虽然轴距很长(2950mm),但从车身尺寸来看,4765mm的车长仍然和途观L接近,属于SUV最主流细分市场的尺寸;从车身尺寸上看,VV7介于途观L和汉兰达之间,VV5则介于CR-V和缤智之间,恰好都处于两个最主流细分市场的中间,真正是左右逢源,上下通吃。

市场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做一个比H6稍微高端一点的同级车,就可以自然承接H6的升级用户,VV7+VV5的组合,尺寸、动力、价格,几乎可以承接到最大基本面的升级用户,这才是这两款车迅速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VV7和VV5不仅外形风格几乎一样,内饰同样如此。

这其实也可以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何VV7和VV5的设计风格几乎完全一样,也许有省设计成本的考虑,但在青主看来,这减少了用户的选择焦虑,设计几乎一样,区别只有大小和价格,能让消费者迅速做出选择。这种思路和苹果手机如出一辙,消费者不用犹豫选择哪种造型,什么风格,只要在容量、颜色和价格上做出取舍即可。

降低消费者选择困难,也是乔布斯被忽略的一大创举。有时候,搞太多花样,名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但实际上却可能是给消费者增加困扰。

WEY显然也借鉴了这一点,VV7和VV5不仅设计几乎相同,各自型号也不多,虽然VV7有所谓的“S”和“C”两个系列,但这两个系列之间区别其实很小,每个系列只有3个型号,VV5更少,只有2个型号。这种做法,更便于消费者做出选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很多车也有一个“二八法则”:少数主力型号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销量,既然如此,一款车几十个型号的做法,为什么就不能改改呢?

2产品力强

我说的产品力,不是指配置。配置的高低,其实是一个成本和价格问题。一款车的产品力主要也不能看配置,还是要看动力、安全、操稳和舒适,当然还要看品质和耐久——但这就不是简单的试驾体验所能检验的了。

动力、安全、操稳、舒适,VV5和VV7都达到了堪比主流合资的水平。

从这些角度去看,无论是VV7还是VV5,应该说产品力都很强。虽然长城自己说WEY是一个豪华品牌,但实际上它毕竟处于15万-18万元这样一个价格区间,比同级合资车还要低一截,在这个定位下去看,VV7和VV5的动力、安全、操稳、舒适,毫无疑问,都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说动力,两者都是2.0T+7WDCT的组合,VV7最大输出172千瓦、360牛米,超越多数国产合资2.0T;VV5低一些,也达到了145千瓦、355牛米。两款车均搭载7WDCT变速器,响应快,换挡相当平顺。这也是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首款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至于大家都关心的油耗,实际体验下来,VV7最后的平均百公里油耗是10.6升,不能说高,但也不低,可能还是和车重有关,旗舰型整备质量1985公斤,比锐界都重!在轻量化上,吉利和长城还都得下更多功夫。

WEY搭载的7速湿式DCT,传动比范围达7.99,传动效率最高可达98.87%。这中控很大,不过——置物空间少了点。

安全上,只说一点:WEY已经提前用世界上最严苛的IIHS的安全碰撞测试标准来要求自己。VV7是第一个公开挑战最严美规25%小重叠碰撞测试并获GOOD评级的中国SUV车型;VV5则是第一个成功挑战美标车顶静压测试的中国SUV。

下午试VV5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自由试驾,终于可以虐一把了。我和同车的刘俊找到一个没人没车的砂石路段,好好飙了一把。


在这种低附着而且坑洼的路面,VV5作为一款两驱车,表现得相当不错。在关闭ESP的情况下,车身也不难控制,体现了相当高的底盘调校水准。实事求是地说,十五六万的SUV,能给你充足的信心,让你在这种路面上撒把野的并不多。

3 定价合理

以VV5旗舰为例,动力、配置远胜同级合资主流SUV,但是价格仅为16.3万元,甚至低于同级主流合资SUV的入门版手动车型。

这个价格的VV5,提供FCW前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LCA并线辅助、LKA车道保持、LDW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及CTA倒车侧向警告,还提供全景天窗、自动泊车、全景影像、电动打孔真皮座椅……

在旗舰型上,各种配置基本上已经都配齐了。

从配置这个角度,WEY确实是够豪华的。同级主流合资品牌SUV,要达到相同配置水平,价格基本要上到25万以上。

这样的价格,这样的产品力,这样的定位,再加上长城强大的渠道和庞大的基盘用户,VV7和VV5想不成功都难。

3

不奇葩不成活

青主对这两款车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奇葩。

VV7长达2950的轴距,这比GS8、冠道、汉兰达、锐界都长一大截,可是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内部空间,如此长的轴距,5座设计,行李箱容积只有区区306升,作为对比,锐界5座版行李箱容积是947升,即使一款紧凑型SUV,一般也远远高于这个容积,比如同门的哈弗H6,轴距只有2680mm,但是行李箱容积是808升!坐在VV7的后排,确实会奇怪——空间都去哪了?

这是VV5。VV7的行李箱比这大不了多少。

中控台很大,但是置物空间很少,两个杯座也特别浅,只宜放350ml的小支矿泉水;电动全景天窗不是一建式的,得一直按着才能完全打开或者关闭,由于天窗很大,持续按着的时间就很长……

紧凑型的VV5,也标配了20寸的大轮圈,虽然买车时这貌似一个卖点,但是换胎时你可能就会很想骂娘了——同样规格,20寸的胎比17寸贵好多。最主要的是,一个紧凑型SUV,配一个20寸的胎,完全没必要啊,其实看起来也略显夸张,不甚协调。

VV5和VV7的设计都很有特色。

应该说,VV5和VV7都是特色鲜明的SUV,这两款车也塑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WEY品牌,这倒是非常符合个性化消费升级的市场潮流的。宁可怪一点,也好过千篇一律,千车一面。所以,不按常理出牌,也许正是WEY成功的原因之一,也为未可知。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