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大家好,欢迎阅读车买买《家用体验官》的第一期,作为一档全新栏目,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栏目的初衷和出发点。
因为我们发现,如今的主流汽车评测与读者的实际需求“互相误会”,一边是站在媒体的角度去带给读者车辆各方面的信息,但实际上90%的消费者买车都是作为家用,更关心的会是空间实用性、配置实用程度、用车和买车花销等问题。
于是这次我们决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再次出发,在家用的角度替大家体验出市面热销车型的痛点和优点,从而带来更多“接地气”的购车建议,下面就废话不多说了,看看第一期内容的车型会是谁?
没错,第一款就是自上市到如今一直没有“消停过”的特斯拉Model 3,为啥会选择它呢?因为它充分诠释了什么叫“越黑我越红”,一边是负面消息不断,一边是月销过万辆,这让小编不禁疑惑,Model 3到底有什么魔力?而且从调研数据看来,很多消费者都把它当做了家庭的第一辆车,难道它除了驾驶乐趣之外,真的很适合家用?
为了找到以上这些答案,小编特意搞来一台刚刚完成近8万元官降的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当了几天的“韭菜”。
没错,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特斯拉的Model 3Performance高性能版,外观比普通版多了运动套件,姿态也跟更有性能车的“范儿”!
比起外观设计,更值得关注的是尺寸,毕竟国人买车是“尺寸不对一律再见”,Model 3的尺寸为4694*1850*1443(mm)。
作为一款曾经定价近30万的车,这个尺寸自然是很难称得上是“家用好手”,毕竟比它便宜的雅阁或者同级别的宝马3系在尺寸上都要优于它。
小编想起特斯拉此前在发布会对其空间和平台上“大吹特吹”,声称其2875mm的轴距比同级别优秀,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当后排塞进两个身高175 cm的成年人时,也只是同价位的平均水平。
假如中间还坐了一个人,简直就是“肉体碰撞现场”。而且后排坐垫长度只有490mm,比宝马3系短了40mm,坐垫高度也只有300mm,所以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性不高。
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空间余量都不算出色,也就15万元的轩逸、速腾的空间水平。
当然了,假如你身高180cm,落座特斯拉后排,甚至还能享受这块全景玻璃车顶的“免费头部桑拿”,当天的气温只有28°不到,但给人的感觉像是头顶装了“铁板烧”,长时间乘坐就两字——“烦躁”!
当然,任何一款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标题所说的“出乎意料”,因为它除了人之外,其他地方都特别能“装”!
这是一个比28英寸行李箱更大的箱子,无论你是“直插”还是“横摆”,都能以舒适的姿势放进去,换成日常生活场景,相当于后备箱能轻松放进婴儿车或者多个行李箱。
值得好评的还有宽大的开口和全系标配电动尾门,使用起来比较轻松,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特殊的打开方式,2020款车型下雨天时打开的雨水将会随着挡风玻璃直接流到尾箱内,想象一下,当你到达目的地,然后打开后备箱的瞬间里面东西全湿了,简直想问候设计师。
不过这个问题在2021款车型上已经被修复,所以不要因为便宜选择2021款Model 3。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Model 3是一台六人车,我们的小哥进去测试了一下,果然是真的,或许特斯拉是这么想的:后排小,坐不下那就躺后备箱啊。
而且简配了备胎之后,置物格也空了出来,这甚至还能坐一个人….
Model 3这车就像专门为前排乘客而设的,例如这个车头的行李厢,买菜啥的扔进去,不用走到车尾,方便!所以以后有人炫耀东西放在前备厢的话,其实可能他不是开保时捷等超跑,只是开Model 3而已。
值得好评的还有那“偷师”日系车的布局理念,光中控台这一块,就能轻松放进将近一箱矿泉水,这样的储物空间表现,简直就是移动储物柜。
有趣的是,或许特斯拉自己也知道Model 3的后排座椅坐着不咋地,于是还提供了一个名为露营模式的使用方式,在后排靠背的背面值了一层绒,将其放倒就能与后备箱形成略带角度的“床”。
经过实测,身高175 cm的乘客照样能舒服的躺上去并关上尾门,偶尔当床使用也没问题,或许这将是当代男士被老婆赶出门的“最佳归宿”。
而且特斯拉还贴心的准备了露营模式的空调功能,由于电车的工作特性,即便是在地库长时间使用空调也不怕一氧化碳中毒,当然了电耗还是要注意的,设定为22度,实测使用半小时大约会掉5km的续航里程。
对于小情侣来说,野营时躺在上面,透过全景天幕看看星星,还是很浪漫的,当然了,隐私方面还是要注意的。
配置和功能也是当下中国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一点,因为平时开车,人是坐在车内的,除了空间,一辆车舒不舒服,就全看配置丰富程度了。
但假如你觉得:三十多万的车,总得是个“精装房”吧,那么您得失望了。
因为这车就像是“冬天穿衣服就图个潇洒”的年轻人,完全不考虑实用性,车辆各方面的功能都集成到了这块15英寸的屏幕内,使得整个中控台都是光秃秃的,连仪表盘都没有,以至于开车的过程经常要拧头看屏幕左上角的时速,这个变化需要时间去习惯。
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曾经特斯拉应以为傲的在线音乐、导航等功能在今天看来已经不算什么。当然了有几项还是值得称赞的,例如这个触控调节的空调风向,风向、开关基本都能随手调节。
还有这个类似AR的车身示意图,无论你是触控开关车门还是转动前轮的方向,都能很直观的展示给车主,这点对于小编这种经常忘关尾门和回正方向的“马大哈”司机来说,好用!
相信各位提车后都会:捧在手里怕化了,恨不得一天到晚盯着,而且很多品牌的摄像头一般也就用来做行车记录仪或者360°全景影像,停车时侧后方是无法记录的。
但在Model 3上有了不同的玩法,其提供了一个名为哨兵模式的功能,车身周围的多个摄像头除了日常驾驶可以减少盲区之外,还能在停车时实时记录车身周围360°的事物,堪称“刮车肇事逃逸克星”。
而且这块显示效果和反应速度都不错的中控屏还能能当移动影院使用,于是乎节假日经常能看到特斯拉车主到郊外“散心”,但他们很特别,基本都呆在车里,或许就是因为车内太舒服了。
因为中控屏还内置了多颗游戏,在平时等待充电或者无聊时,玩上两把也不错。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特拉斯很懂“补偿”心理学。它觉得:既然在布局上“偷懒”,那就在用料方面补回来,于是乎除了亮色木条之外,其余区域的用料都以软质为主,这是让我没想到的。
而且前排还配备了双层隔音玻璃,前LED大灯也使用了透镜,看来特斯拉在造车理念方面还是提升不少。
在功能方面也是如此,虽然很多地方没有提供独立的按钮,但该有的电动后视镜折叠、电动方向盘调节、后视镜折叠、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功能该有的都有,唯独就是要靠屏幕来控制,丰富但缺少便利性!
这个日常夹手的门把也是奇奇怪怪,假如你手上拿着一堆东西,想开个车门,一不小心反而背夹了,简直就是为了降低风阻而“反人类”的代表设计。
网友们经常调侃的“电动爹”的这个外号自然不是白来的,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问题,就阻碍着不少家庭选购。
为了模拟日常家用的过程,我们这辆Model 3经过一顿“造”之后续航剩余135km,你还别说,看到这数值,“电门”都不敢踩深了…
于是我们迅速在屏幕上查找最近的充电站,由于特斯拉早已意识到配套是关键,以广州举例,目前广州已经布局了数十座超级充电站,最高可提供250kw的充电功率,比市面主流的100kW电站高了不少。
导航设定前往充电站的路上,车辆会自动预热,为的就是安全地完成快充,但预热过程会耗掉不少的电量,所以几公里的路程掉了将近10km的续航里程,这点还是值得注意的。
由于有着类似苹果的统一生态链,基本进入自营充电站时的降地锁、充电(自动打开充电盖)都是一气呵成的,给人很舒心的体验。
抬头看了一眼价格,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如此舒心,由于我们是高峰期去充电,所以价格达到了2.4元一度电、6.4元一分钟的超时占用费,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不过特斯拉电价是按平时和谷时计算的,谷时的电价大约是2元一度电左右。
电动车最尴尬的事情还是漫长的充电过程,即便是120kw的快充站,充满这台605km续航的Model 3,由于充电后期会变成涓流模式,所以彻底充满最少也得一个多小时,于是充电桩附近总是能发现很多烟头…
不过根据现场观察,大部分车主都会选择花20-30分钟冲到80%左右的电量便离开,这样对电池的健康和金钱都有好处。
经过近半小时的等待,我们眼瞅着这车续航有三百多公里了,由于后面涓流模式的充电功率不断下降,果断拔枪走人。补充了230km左右的里程,七十多块钱。不过对比汽油车,同样的里程还是便宜了50%。
然后我们模拟了大部分人日常通勤的里程,12km的路程包含城市道路、快速路,空调设为22度,并且全程使用接近油车的驾驶习惯,目的就是测试舒适模式下的能耗。
到达目的地时剩下368km里程,对比出发时相当于减少了16km的续航,相当于真实里程和实际能耗为1:1.33,按照这么计算,满电状态下在日常驾驶大约能跑460km左右。
假如按照高峰期的电价和能耗计算,大约每公里0.4元左右,而如果是在谷时充电的话,每公里的成本将会下降到0.33元左右,比同级别的宝马3系节省60-70%!
假如你是很担心续航里程或者经常跑长途的消费者,还是更推荐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使用。
当然了以上是没有家用充电桩的使用体验,假如你有家用充电桩,将能大大减少充电的费用和耗时,甚至能得到比汽油车更舒服的体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Model 3全系车型的底盘调教都偏扎实,在通过一些连续的减速带或颠簸路段时,可能驾驶员会觉得很有操控感,但后排乘客还是能感觉到路面直接的反馈,假如你是喜欢软绵绵的消费者,可能会不太适合。
那么多人看似“不撞南墙不回头”地选购Model 3,抛开性能、面子、这些,更多会是因为“钱”!
对于很多生活在限牌大城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首先得考虑指标,以深圳举例,光指标就五万了,而且购置税方面还能省个两三万,这儿就便宜小8万了。
而且车买得起有时候还真养不起,例如保养,同级别的宝马3系几年下来保养都得一两万,而Model 3基本除了常规的轮胎、刹车皮等耗材之外,基本不用怎么管。
而且充电比加油便宜不少,满打满算下来,开几年随随便便都比同级别车型省几万。
不过现实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最低25万不到就能买到一辆免摇号、还省钱的车好像很划算,实际上电动车这玩意,真没那么简单。
买了这车,第一件要面临的很有可能是“做韭菜”,按照特斯拉的调性,上市两年不到,已经降了近5万元,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提车就秒亏几万。
保值率也是关键,按照某二手车平台的数据显示,Model 3的保值率并不容乐观,即便是比起并不保值的同级别BBA车型,保值率都要低了8%,也就是说开五年,很有可能一半的钱都卖不到。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祖传粗糙做工”、电池损耗、刹车门事件等,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所以,Model 3虽香,但劝你三思。
好了,到了一锤定音的环节了,到底这车适不适合作为家庭用车呢?相信各位看官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在小编看来,这车会更适合单身人士代步或家庭的第二辆车,因为无论是空间、实用性、能耗和保值率等地方看来,Model 3在同价位内都算不上出色,毕竟家用要面临的场景太复杂,这对于一台定位“数码产品”的车来说,还是难以完成的。
假如你是喜欢新鲜感、高科技、操控感的年轻人,这个价位选它没毛病,或者你是身在限号大城市的消费者,25万级别选择它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作为家用车,20-30万区间,进可攻BBA,退可受合资B级车,这车真没太大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