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政策
1、网约车开始全面新能源化?燃油车将退市?
近期,不少深圳市非纯电动网约车司机收到短信通知,自己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将于2020年12月31日到期,到期后将失效注销。
对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回应称,2016年,深圳市政府印发实施的《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非纯电动车的网约车输证有效期均不超过2020年12月31日。想要继续从事网约车行业必须重新购置符合条件的纯电动汽车。
2、又一城市 厦门拟推行网约车全面电动化
日前,爱卡汽车获悉,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厦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的重要一项是:拟规定新增和更新的网约车采用纯电动车型。
事实上,早在10月12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就进行过第一次征求意见,当时提到新增和更新的网约车可以采用燃油或非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只是对车轴距和发动机排量作了要求。而此次第二次征求意见,则要求在厦门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必须为“7座及以下纯电动乘用车”。
企业动态
1、 滴滴和比亚迪联名款新车将于今晚首发
11月16日消息,《电商报》获悉,滴滴出行将在今晚举办的滴滴开放日上发布D1,这是一款由滴滴和比亚迪联合推出的车型,将主要用于网约车运营等场景。
据报道,D1新能源汽车今年将交付1万辆,明年交交付10万辆。在高订单量的情况下,滴滴D1成本有望大大缩减。
据悉,早在2018年滴滴就联合比亚迪、北汽等31家汽车企业成立了“洪流联盟”。彼时,滴滴表示该联盟将共同探讨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同时滴滴还宣称将与车企共同设计和生产共享出行智能工具D1。
目前滴滴网约车分为两种,一是司机自己的私家车,二是租赁的车。最近滴滴表示租赁形式将取消,这或许是在为网约车司机使用D1电动汽车铺路。
2、嘀嗒出行数字化业务将落地济南,实现出租车转型升级
嘀嗒出行在出租车业务上进行科技赋能,改变传统出租车行业留下的痛点,据悉,嘀嗒出行可能很快在济南落地,济南相关工作人员已经亮相行业群发宣传信息了。不过这也正是济南出租车行业期盼的结果,济南的出租车行业必须加速与网约平台合作了,不然出租车的订单量不够,出租车司机很难赚到钱,赚不到钱,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市场上网约车平台众多,济南不少的出租车公司害怕合作之后就失去了市场的控制力从而面临淘汰的境地。
3、神州租车获私有化要约:作价85亿港元 股价大涨超10%
神州租车上周末收到私有化要约,MBK Partners Fund IV全资拥有的Indigo Glamour(作为要约人)提出自愿性全面现金要约,每股作价4港元,较上交易日溢价17.99%,涉资84.9亿港元。
完成后,要约人拟维持集团现有的主要业务。倘获得不少于90%有效接纳,要约人将通过行使其强制性收购余下股份,将神州租车私有化。
神州优车上周还宣布,拟以每股4港币的价格向MBKPartners的下属子公司IndigoGlamourCompanyLimited转让其所持参股公司神州租车的442,656,855股股份。
此次转让对价为17.7亿港币,转让所得价款将优先用于偿还公司相应的神州租车股份质押借款。
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此次交割期限:不晚于2020年12月10日。
4、突然!传 Uber 正洽谈出售自动驾驶部门给 Aurora,今年刚融资 10 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优步正在谈判将其自动驾驶部门优步先进技术集团 ( ATG ) 出售给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 Aurora。
该消息人士称,谈判仍在进行中,不确定是否能达成协议,并称如果 Aurora 收购 ATG,优步也在考虑入股新公司。
优步的 ATG 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丰田汽车和软银集团都是它的投资者。去年早些时候,该部门从包括软银在内的一个投资者财团融资 10 亿美元,使其估值达 72.5 亿美元。
5、资方看好新能源出行平台定位 曹操出行融资加速扩张进程
近几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2020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40亿,占网民整体的40.1%。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之后,从中长期来看,网约车用户规模将进行恢复性增长。当前我国网约车平台数量众多,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约车企业着重思考的问题。
日,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第一大B2C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B轮融资计划,已在疫情后重启:曹操出行跟瑞银建立了合作关系,瑞银将协助其完成接下来的大笔融资,并将帮助平台走向资本市场。
不过,相较于其他平台在资本市场多轮的融资进程,翻阅曹操出行的融资记录可以发现,上一轮融资还停留在2018年1月,金额为10亿元,自此之后,再无资本介入。对此,一位接近曹操出行的内部人士表示:“其实曹操出行一直没有中断融资进程,且有意向投资机构很多,曹操出行也希望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资源。”
比起融资进程的缓慢,今年,曹操出行正在频繁增资。天眼查数据显示,曹操出行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北京吉利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州优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分别增资至1.6亿元和 1.5亿元,增幅分别达220%和50%。“增资的另一个层面可能也是为了新一轮资本介入。”业内人士表示。
6、Bestinme与滴滴旗下橙心优选达成全国性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社区电商新零售深度布局
11月12日,Bestinme与滴滴旗下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签署全国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基于在社区电商行业与健康饮品研发的深刻洞察,以数字化为驱动,重点围绕渠道整合、产品供应、信息推广及物流售后等方面展开多维度合作,共同推进双方在社区电商新零售领域的深度布局,实现共赢。
7、与传统网约车差异化竞争 耀出行COO杨广:要做轮子上移动的五星级酒店
眼下,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新四化”浪潮冲击下,车企正加快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积极布局以共享化为主导的网约车行业。
当前,包括吉利、奔驰、长安等车企都盯上了网约车这块“蛋糕”,纷纷成立出行公司或推出出行品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约车企业已超过200家,耀出行正是其中之一
日前,耀出行在成都正式宣布开城运营。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0月24日,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团宣布,双方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耀出行,提供豪华网约车出行服务。2019年12月,耀出行在杭州启动运营,此后相继进入广州、西安、杭州等城市。
【新市场资讯】
1、印尼网约车巨头Gojek疫情期间收入稳定
近日,印尼网约车独角兽Gojek表示,尽管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危机,但仍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今年总交易额同比增长10%,达到120亿美元,其Gojek品牌服务在产品基础上产生了正利润率。
在庆祝Gojek成立10周年的公告中,Gojek表示,其增长得益于在人才、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方面的定向投资,这有助于服务其在东南亚地区约3800万月度活跃用户。
2、“天空版特斯拉 + 滴滴”!腾讯又埋伏了一家“未来大牛”
德国航空初创公司 Lilium 在上周三与美国佛州奥兰多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将启动美国第一个飞行出租车运输枢纽。
该公司计划花费 2500 万美元,在奥兰多机场附近的诺娜湖与当地房地产公司 Tavistock Development 合作设计和建造一个 5 面积足有 6000 平方英尺的 " 垂直港 "。
Lilium 的最终愿景是在各个城市建设空中出租车网络,并提供类似于 Uber 的应用程序建立完整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