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汽车行业“中国特色”的危机公关与公关危机

弯道看车-太平洋号
原《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汽车圈内著名段子手“弯哥”,只做最有趣、有料的原创汽车内容!
+ 关注
AI选车专家

大学的时候弯哥学的是公共关系,却阴差阳错做了汽车记者。所以,站在媒体的角度,我特别喜欢挑挑汽车公关们的刺,而一旦某个汽车品牌出了事,我又会第一时间用公关的角色,关注并同情这些不能成为同行的“同行”。

对于国人来说,“公关”这个词迄今为止都是偏贬义的。你不得不承认,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总能找到贴着各种各样“高新招聘男女公关”字样的牛皮癣广告。大多数人都懂得,他们真正招聘的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

这样说,好像与此文的主题有些偏离,也带有歧视。好吧,我们说回公关的本义,公关也称公共关系,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我们说互相了解,当然不是相互欺骗,信息对称是公关与被公关方的重要前提之一。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出了问题,公共关系部门的角色就是迅速、正确传达事实的真像与发布解决诚意与措施的平台,而不应该成为掩盖事实、混淆视听,甚至“野蛮营销”的工具。

中国人做汽车产业真的很晚,我们的汽车公关从业者坦诚说也是老外们言传身教而来。很奇怪,在国外大部分汽车品牌有些很正常、很平常的一些危机公关事件,到了中国最后却演变成了公关危机,这是可怕的中国特色吗?

客观来说,不但是汽车这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业产品——只要是机械的东西,不出一点故障是不正常的。问题是出了问题,我们是不是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产品本身问题,还是使用者的问题?是偶发事件,还是产品通病?如果连自己都没搞清的状况下就滥用“公关技能”是极其不可取的。真实、真诚地告知消费者、并设身处地替消费者解决问题是从根本上化解公关危机的唯一出路。

在如今手机短信、微信、微博都可以成为个人媒体发布信息的时代,仅靠堵住一些媒体、哪怕是优势媒体的嘴是徒劳的,伺候不好“上帝”、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任何形式的公关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品牌的良性建设与公关的过度维护永远是矛盾对立的。很多汽车品牌,特别是合资汽车品牌这些年在从与中国的合资、合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也从中国消费者身上赚了个盆满钵满。珍惜这些基础,以此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真诚对待消费者,才不会使危机公关不可挽回地演变成公关危机。

希望汽车公关同行们不再忙碌与焦虑,希望中国汽车行业消除人们对公关的歧义与歧视,回归“公关”的原本!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41万
2016-11-20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