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一帆
北京车展揭开帷幕的三天前,领克预埋了一颗重磅炸弹。
9月23日,领克发布了SEA浩瀚架构,这是吉利投入超过180亿元打造的纯电动平台架构。对,你没看错,180亿元,比CMA平台的投入还要狠。
SEA浩瀚架构有点“破天荒”的意味,无论是对吉利还是行业,它打破了曾经的物理局限,实现了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可以出产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未来出行车等全部造型。
领克ZERO concept,是SEA浩瀚架构下的第一款量产纯电车型,预计2021年下半年上市,它能做到动力电池20万公里无衰减、200万公里长寿命、充电5分钟行驶120公里、无框电动门依靠感应自动开启、2025年前实现开放道路完全自动驾驶……科幻巨制。
这是领克向纯电市场发出的正面声音。他们喊出了新的口号:我们的征途,不止星辰大海。然后宣布,2021年,将是吉利科技转型与智能电动驱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


同天晚上,大众在中国的首款纯电动车ID.4也正面曝光。
这是大众继ID.3之后推出的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基于MEB平台的首款SUV,风格简约,82kWh电池、后驱单电机、百公里加速8.5秒、极速160km/h、EPA续航里程402公里、支持150125kW快充,在美国售价39995美元(约合人民币27.3万)起。

大众的想法是,用ID.4价格和实用性上的差异化特性,对标特斯拉Model Y。
国产ID.4也将初次亮相在北京车展,以一汽-大众ID.4和上汽大众ID.4X的形式。
即便信息一批露,ID.4便被疯狂吐槽“传统品牌电动车就只能如此一言难尽吗?”
但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有点传统车企在向新品牌和新能源发出生死挑战、挣扎进击的意思。
领克、大众只是个中的小小代表,疫情回暖后规模最大的北京车展,是所有品牌等了一年的进攻战,包括领克SEA浩瀚架构的发布,就从原定的四月活生生等到了现在。
站在今年最后一季度的销量冲刺关口,本届北京车展的火药味也比往年浓了很多。所有品牌的想法,都是要为2020年度销量排行榜的最终座次再做一搏,他们个个儿拿出了产品上的真刀真枪,要在发布会上口吐芬芳。
就连北京车展主办方也配合着这场“战争”。
官方“明目张胆”自抬身价售卖媒体日门票,1000元一张,同时取消纸质门票,取消现场售票点,媒体日唯一入场方式就是提前注册、刷身份证,想要以此彻底规避黄牛。

emmm……真实战场,观战也要真门票。

汽车市场全面洗牌的日子正越来越近,这场“战争”迫在眉睫。
战争的一方,是大量资金技术转入的纯电智能汽车。
很多人期待在车展现场摸到新鲜热乎的奥迪e-tron。就在前几天,国产奥迪e-tron下线,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纯电续航465km,惹人兴趣的是闪充功能,据说充电40分钟,能跑300公里。北京车展,将是国产e-tron的首次公开亮相。

宝马前不久也在沈阳发布了首款中国制造的全球车型iX3,47~51万元,同步登陆北京车展。
至此,BBA的电动SUV全部实现国产。
相比工薪品牌,豪华品牌的2020年格外火热。
今年汽车市场逐渐回暖后,豪华品牌的回暖态势明显高于全行业平均值。根据乘联会数据,8月,豪华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高达15%,创下了历史新高;具体到排名前十的豪华品牌,也全部一个不落地实现了同比增长。
豪华品牌的市场争夺愈加激烈,如今已经从燃油市场延伸到了电动汽车,先是奔驰EQC,接着是奥迪e-tron和宝马iX3,仅仅BBA,就将在新能源市场燃起残酷的厮杀。
所有人都在为“战争”竭尽全力。BBA三款参战车型悉数来到北京车展,还有些外资豪华品牌,高管即使被迫隔离14天也要出现在北京车展展台,那就是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

隔离的14天里,他每天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健身、读书、工作、打扫卫生……以一个又一个真实到挠头的Vlog,将自己切换成了“网红”博主。
据说,托马斯·英格拉特是唯一一位从海外前来参加北京车展的车企CEO。
这个“唯一”里,包含的是极星作为新豪华品牌的满满求生欲。

除了豪华品牌,8月销量给我们带来的另一好消息,则是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实现反弹。跌跌不休半个年头后,8月,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销量终于同比增长0.1%,今年第二次实现市场份额同比增长。
这是中国品牌的“吹尽狂沙始到金”。很多消息都说,随着豪华品牌的逆势崛起,现在国内的大牌经销商,正越来越多地将资源和目标向豪华品牌倾斜,而被倾斜的,就是价格较低的中国品牌。
所以近两年来,中国品牌们都以不同姿势寻求着向上,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打造高端电动品牌和车型独立体系。
北京车展,就是大家在电动之路竞相向上的大型现场。
东风今年新出壳的高端品牌岚图,将在北京车展发布首款量产概念车,其名称也将同一时间对外公布。
这是岚图首次参加车展,也是东风集团集全力在打造新的舞台。为了给岚图募资,东风集团此前甚至官宣拟登陆A股创业板,这是其过去15年来的首个再融资计划。

北汽高端品牌ARCFOX的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同样将在北京车展重磅出击,正式预售。它携手麦格纳、华为、戴姆勒、博世等世界顶级伙伴而来,用着麦格纳奔驰大G团队调校的底盘,保时捷卡宴的同款轮胎,华为提供的5G技术方案,整车下线自与麦格纳合资的工厂,雄赳赳,气昂昂。
从与ARCFOX同馆竞技的品牌可以看出ARCFOX的理想,保时捷、奔驰、蔚来。

还有车展前两天刚刚上市的华人运通首款新车高合HiPhi X,补贴后售价68~80万元,它超过了蔚来ES8,成为了中国品牌新造车里最贵的量产车型。
你能在这辆车上一眼被扎好几次,全尺寸5.2米车长,造型融合轿车、SUV和MPV,智能NT展翼门,14.6英寸全液晶仪表、16.9英寸中央触控屏以及19.9英寸副驾娱乐显示屏三款显示屏,难说是科幻还是魔幻。


仅在华人运通官方介绍里,就为高合HiPhi X用了11个“全球首创/个/辆”,比如全球首创智能NT展翼门、全面取消门把手的量产车型,全球首个配后轮主动转向系统的量产智能电动SUV,全球首台可自创作的情感化陪伴量产车型,全球首个量产 5G+V2X 车路协同量产车型等等,还有3个“国内首创”和10个“同级第一”。

上市前夕,他们在北京、上海、东京、纽约、伦敦等5个热门城市的地标性位置投放了新车广告,除了展示新车,还隔空喊话了保时捷、特斯拉、戴森,就像是下战书一样。
高合的展台紧挨特斯拉,对比之下,Model Y,了无新意。
别的不说,单说如果以后的新车都像高合这么玩,汽车的世界该是多有趣,多千变万化。

外资工薪品牌当然也在新能源市场做着挣扎。
除了大众ID.4,更多人期待在北京车展能搂一眼的,是拥有56年历史的福特明星车型Mustang的最新家族成员——Mustang Mach-E。它前脸悬挂的LOGO仍然是我们熟悉的“那匹野马”,可又是一台如假包换的电动SUV,这是Mustang家族的另一种姿态。
何时能在中国下单,又何时能在中国交付,答案尽在北京车展。


战争的另一方,则是传统车企们同时吹响了内燃机最后的号角。
“作为燃油时代出身的汽车人,我总在想,凭什么燃油车就不能创造与电动车一样新鲜、智能的体验?”
这话出自领克SEA浩瀚架构发布之后的专访现场,是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心里的想法。但我想这也是所有传统车企想说的话。
宝马将在北京车展全球首发两款M车型——全新BMW M3四门轿车和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人人都说这代M3/4能冲能打,妥妥是男人喜欢的运动玩具。

月初已经首发、并惹出争议无数的全新一代S级将出现在奔驰展台的C位。会有争议无数,是因为这可是奔驰,而且还是S级,作为世界公认的最好的豪华轿车,不仅代表着汽车工业的巅峰水平,也代表着传统燃油车势力的终极颜面。这届颜面到底是大胆,还是小气,你可以自行评判。

同样搞不清是大胆还是小气,但又同样代表着一些人心中燃油车尊严的马自达,也会在车展奉上刚刚上市的昂克赛拉、CX-30。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款车其实是想和新能源汽车一较高下的。它们都搭载着马自达的SKYACTIV X压燃发动机,使用压缩点火,而油气混合气体会在压缩行程时被自发点燃,参照马自达官方说法,该项技术能将燃油效率提升20%~30%。
依马自达“创驰蓝天之父”人见光夫的意思,内燃机效率的提升是比强行推广电动车更加有效的减排手段。
而与之俱来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明明只是A级车和小型SUV,可昂克赛拉、CX-30的指导价已经接近20万元,上探到了合资中级车和豪华小型车的价格区间。
马自达,大约是最后一个仍靠信仰卖车的执着者。
或许也因此,我们在马自达展台看到与其同在一侧紧挨着的,是宾利、阿斯顿·马丁和劳斯莱斯。

中国品牌,同样没有将自己固定在新能源的“弯道超车”。
吉利首款CMA架构新车Preface打着“家轿颠覆者”的口号来到北京车展,公布了中文名称“星瑞”。
它有着吉利品牌没有过的全新前脸,中控也减法到了格外精致的程度,主打“宽体”概念,车身宽度达到1869mm,比另一个号称宽体轿车的大众凌渡宽了超过4cm;自定义为A级车,车长却达到了4785mm,轴距也长达2800mm。CMA架构、2.0T沃尔沃发动机、OTA、HUD、L2级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超出了普通A级车的一切原有准则。

车展前夜上市的哈弗大狗,以四分之三越野的名义开辟了新的细分市场,2.0T四驱大狗配有两把锁、越野胎,不到12万元的起售价,背后是大狗满满的诚意,更是走量的野心。

与哈弗大狗一起担着长城汽车2020年度车型身份的坦克300,则带着纵置布局、非承载车身、分时四驱系统、三把锁、蠕行模式、坦克掉头们,即将在豪华品牌云集的W3展馆里,开启预售。
人民需要门槛更低的越野车型,WEY需要更鲜明的品牌形象,中国需要自己的硬派气场。
总之,谁说现在只有电动汽车才能创新,才能颠覆,才能撩动消费者?传统车企纷纷表示不服。

两军对垒,但仍有些“士兵”没能来到战场。
比如大批量的造车新势力,理想、零跑、爱驰、云度等等,他们或是暂无新武器,或是为了节约成本金钱用在刀刃上,造车节奏仍在稳步行进,却抱憾没能前往。
还比如名存实亡的诸多传统车企,众泰、猎豹、汉腾、斯威、东南、宝沃等等,在他们身上,死神尚未开口,却已发出巨大声响。
2020年的北京车展,比往年历经了更凶横的筛选,是过去与现在较量的战场,也是命运展示恻隐和冷酷的舞台。
新旧交替,反复荣枯,这个年代没有品牌能在安全区里苟且,决斗的枪声总在响起,命运的刺客也常在途中。
有的品牌,常看常新总有番外惊喜,有的品牌,则是看一次少一次。
所以,珍惜身边的每次车展吧,就当作自己是在见证时代变迁,看着新人旧人来来去去,其实挺香的。
就今天,北京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