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自主汽车品牌的“高端”之路,究竟还差多少火候?

2016-11-10 浏览:3.91万 评论:32

最近国内自主品牌动作频仍,先是吉利上个月在德国推出了中高端品牌“凌克”(LYNK & CO),这两天又传出长城汽车即将推出全新高端品牌“魏派”(Weiy或Veiy);加之奇瑞汽车的观致品牌,广汽、长安在现有品牌体系里推出的GS8和CS95……自主品牌积极“向上”的潮流似乎又一次悄然兴起——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火候真的来临了吗?

“低价”、“模仿”、“高配”、“拼凑”、“走量”一直是国内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五大关键词。虽然让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尝到了甜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销量与市场份额的增长,却掩盖不了自主品牌价格低、利润薄、品牌影响力差的终极问题。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长城汽车不走高端很快就会死,自主品牌必须向上突破!”这也似乎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一直以来的一致看法。从2006年开始,品牌或车型升级的浪潮迅速在国内自主车企中扩散开来——有的车企推出高端品牌,有的车企推出高端车型,虽然每次尝试之后都“伤痕累累”,但仍旧没有让自主品牌打消“高端”化的念头。

“高端”化方面尝试最多的莫过于奇瑞了,先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路,奇瑞在2009年前后一口气新增了开瑞微车、瑞麒中高端车和威麟商务车三个品牌,结果铩羽而归;后又与以色列集团联合推出观致品牌,试图以独立运营的姿态扭转奇瑞汽车低端的品牌形象。然而经过一系列实践证明——观致目前仍没有突围的可能。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怪现象,不少在国外几乎没有多少技术积淀和竞争力的“僵尸”汽车品牌被“借尸还魂”、当成宝贝一样捡回国内,比如宝沃、斯威等等。貌似这是一种自主车企提升品牌形象的终南捷径,但是到底多少消费者能接受并真正认可一个个没有多少先进技术积累、三大件靠拼凑的“假洋鬼子”呢?这种“高端”恐怕连自己都心虚吧?

国内自主品牌冲击中高端之路为什么如此艰难与尴尬?一是技术,二是品牌。在欧、美、日、韩车企高技术含量发动机、变速器及混合动力大规模研发、推广的当下,我们很多车企还沉浸于逆向开发,抱着三菱、丰田等几款淘汰的发动机技术当成救命稻草,而在变速箱、底盘、汽车互联技术等方面更是差了一大截,或者基本没有太大建树。借力发展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技术真正吸收并扎扎实实地创新和发展,“速成”只能变成“速死”!

而强大的汽车品牌往往是一个车企在技术上积累了多年来的良好产品形象的累计与叠加,加上销售及售后服务、品牌营销和互动体验等等方面慢慢积累的“功力”,最后老火慢炖才能煲出令人垂涎的靓汤。高端汽车品牌其实还有一个特点:在它们身上最值钱的恰恰不是车子本身的价值,而是品牌以及品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等溢价部分。而这些都是需要沉下心来冷静思考,精致打磨,耐心培育出来的。回到本文的标题,自主汽车品牌的“高端”之路,究竟还差多少火候?麻烦先把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琢磨透了再说吧!

弯道看车(微信公众号:qiche1956)——最客观的新车评测,最简单的选车技巧,最实用的开车常识,最丰富的养车宝典。专业汽车记者,一线销售精英,狂野汽车玩家,汽车维修达人,我们为你带来负责任的原创资讯,更提供24小时快速在线回复!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