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健林前不久说的“一个亿小目标”,当时不仅刷爆了朋友圈,还被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当做励志名言。
如今,王健林又抛出“比海尔当年砸冰箱伟大多了”的言论,随后海尔官微“回击”称“知道官博君为什么买不起房了”,双方的论战立即引爆互联网,也引来了各路官微的围观。
▼海尔的一丝一苟精神 王健林永远也没有
无论是有意挑衅,还是无意之谈,王健林当时说这种态度确实不妥,明人都看得出王健林是瞧不起海尔制造业的一丝一苟。途妹觉得王健林炫富过头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遥想海尔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啊,砸20台冰箱也可以理解为拆了现在20个万达广场。
要是将万达集团放在80年代,或许还得敬海尔三分。那个年代,海尔就是一个民族企业,而如今的万达永远代表不了民族企业。所谓的民族企业,就得是海尔,华为这样的,有着民族企业所具备的一丝一苟精神。
王健林现在讲这样的话,不知将来会不会被打脸。途妹永远记得2016年4月23日,华为正式在中国超越苹果,拿下第一,不可一世的苹果永远想不到威胁它的,竟然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中国企业。
▼秉承一丝不苟精神 吉利走上自主研发道路
如果说家电,我们会提起海尔;如果说软件,我们会想起华为;如果说到汽车,那就得提吉利了。
吉利从研发第一辆车开始,它的自主品牌特性就已经很明显了。只是当时它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等等,与老牌汽车巨头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那时,世人对这些中国车企或许没有什么期望,或许大部分人对其所造的车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但它仍然坚持自我,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走上了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真正中国国产的道路。
直到近几年,随着中国在全世界地位的上升,综合国力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中国车企纷纷开始脱掉“跟随、效仿”的外衣,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并迈出国门,成为一支真正走出国门的中国自主技术力量。
产品本身,以吉利汽车今时今日的实力,完全没有问题。比如吉利的博越,一上市就受到国人的喜爱,获赞“中国最好SUV”的称号。自此之后,吉利在李书福的带领下,秉承着一丝不苟的精神,推出博瑞等一系列车型,让吉利逐渐走向国际。
吉利汽车,无论是规模方面,还是产品本身,今时今日的实力已经足够跟各大合资品牌一拼。很显然,吉利的今天都是一脚一步走过来的。这些年积小步以致千里,已然在国际上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当然,今天还会有对手对它表示不屑,就像当初宝马和奔驰同样不屑奥迪一样,通用不屑丰田一样,但其实对手的态度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决心和策略。
文/丁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