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合资品牌布局电池领域,国内新能源市场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2020-07-15 浏览:3375 评论:0

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

当前,虽然国内新能源补贴退坡明显,但全球电动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各国相继有推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发布,全球的汽车企业纷纷在电动化领域有所布局。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是各个车企布局的主阵地。从合资品牌的规划来看,车企正加速推进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进程,车型集中在2020年之后推出,同时相继开启了与电池企业的战略合作。

目前,车企入股,自研电池技术是当下电池行业展现出来的新态势。7月10日,本田与宁德时代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推广电动车普及并加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此之前,不少合资品牌已经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展开了合作,大众入股国轩高科,丰田联手比亚迪,奔驰入股孚能科技,特斯拉合作宁德时代等等。

车企布局动力电池厂,一方面是解决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供给不足问题。去年有多款电动车型因电池供应不足不得不延期交付,直接了影响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车企投资电池厂不但有利于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对于中国电池企业来说,与跨国车企合作无疑能够提高企业在海外的品牌力,扩大规模化优势。

就本田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来说,双方将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和强有力的电池供给体制共同实现全球电动化目标,推动全球电动化进程。而且,此次战略合作覆盖动力电池的共同开发、稳定供给、回收利用等领域,也许将加快新商业模式的落地速度。

不过,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合资品牌全产业链布局电池领域,必然会导致市场竞争升维。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电池,我国动力电池目前状况是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急需进一步创新发展,取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合资品牌的环环布局,能否引起鲶鱼效应,激发自主品牌更大的求生能力?

就目前来说,中国新能源产业虽然具备规模优势,但还没有建立起核心技术优势,产业链尚不成熟、电池技术未有较大突破,在国家补贴加快退坡的情况下,要解决消费者普遍面临的高购买成本、低续航里程、车辆安全隐患、充电便利性不足和二手车残值疑虑等痛点,在技术和成本上均有较大压力。

而合资品牌“狼来了”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跨国车企均有清晰的电动化战略,包含纯电动、插电混动以及氢燃料等技术路线,并研发有专属的电动化平台。

以丰田为例,其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规划,丰田未来将会在混动技术、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等领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本田的i-MMD混合动力技术同样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所以有分析表示,合资品牌在燃油车时代主导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到了新能源时代,它们依然有着很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极强的品牌号召力,这是自主品牌现阶段所不具备的。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走势总体并不理想,强势企业与二线企业都在下滑50%以上的水平,反观特斯拉却强势崛起,销量不断超越预期,这也恰恰反映了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实力的不足。自主品牌现在看似是走在前面,但随着合资品牌车型的逐渐落地,或许将会面临被反超的结局。

如今,合资品牌已经兵临城下,新能源市场的淘汰赛会再度加速。乘联会预测,下半年新能源市场实现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新一轮的竞争又将开启。自主品牌想要保持现有优势,最终还是要靠技术突围,否则仍然很难破解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局面。而且只有技术独立,成本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不依靠政策真正走向市场化。


文/李丽萍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秦Pro新能源

官方价: 暂无信息

级别: 紧凑型车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