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汽车人◆观察】四面楚歌的滴滴出行

2017-08-24 浏览:3.67万 评论:6

随着优步陷入乱局及Snapchat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这些明星创业公司是否真能值这么多钱?受到越来越多质疑。用审视的眼光再回来看滴滴,似乎它的“护城河”也没有想象的宽广,还正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尴尬局面。

◎ 《汽车人》记者  张恒

在共享单车出来之前,滴滴出行可算是最火的创业公司了,相继吞并了竞争对手快的和优步中国。如此一来滴滴出行在中国成为一家独大的垄断之势,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估值也到了比肩全球市值最高创业公司——优步的程度了。

垄断可靠吗?

随着优步陷入乱局及Snapchat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这些明星创业公司是否真能值这么多钱?受到了越来越多质疑。用审视的眼光再回来看滴滴,似乎它的“护城河”也没有想象的宽广,还正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尴尬局面。

彼得·蒂尔和布莱克·马斯特斯的畅销书《从0到1》里面大谈垄断的好处,似乎滴滴的垄断地位正切中书中的理论,但垄断和垄断或许也不一样。

先说品牌,很多入口为APP的所谓品牌,尤其是应用类软件,对于用户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这些品牌不会像是奔驰、香奈儿或范斯,是一种身份、性格的标榜。

不管我是用滴滴、优步还是神州,只是因为习惯和便宜,一旦有更便宜的还差不多好用的,用户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就转头就走。这一点在外卖订餐APP和团购APP上早已体现。可比奔驰、香奈儿或范斯更便宜的产品比比皆是,但他们的品牌对用户却是有粘性的,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可以想象,滴滴和百度外卖有何不同?应用软件没有社交软件那样的护城河,是可以被替代的。

滴滴形成一家独大之势以后,便开始提价。于情于理,这没什么,因为当初在抢占市场、兼并对手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补贴,这些都是投资人的钱。如今终于一家独大了,当然也想往回找找钱,证明一下自己是有赚钱能力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自滴滴使用各方面的运营手段以提高用户和司机的价格以来,就出现了用户和司机的流失的局面,而且这种流失会随着滴滴的提价进一步流失。

问题的重点在于,滴滴的绝大部分用户对价格极为敏感,而另一面,那些以出租车为生的司机们的工作和收入也处于一个将近临界点的边缘。这两边都过于敏感和脆弱,导致价格的平衡一旦稍有倾斜,无论是用户还是司机就都会出现流失。

现实是,滴滴现在的价格令很多用户回归了直接在路上招手打车或是地铁出行。而滴滴面临更大的竞争对手则是共享单车。因为共享单车不仅仅是解决了最后两三公里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骑车到地铁口,再坐地铁,出地铁口再骑车的出行方式。很多叫车的出行需求就这么被取代了,地铁站门口一片一片的单车正说明了问题,对用户而言,并不怎么麻烦。

脆弱的平衡

可能反对者会用滴滴出行里面用车需求细化来出来说事儿,比如快车、专车是低端用车市场,而滴滴正在培育高端用车市场。问题就在于快车和专车的价格正在与出租车价格平衡,很多出租车司机弃用滴滴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他们发现滴滴的补贴在减少而收费在抬头,他们有被利用的感觉,他们需要自己找回控制感,不想成为平台下的棋子。这一点和淘宝类似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软件在始终提升用户的体验。滴滴不同,出行软件先给糖吃再变脸,会令司机师傅们有被抽脸的感觉。

其实无论玩儿出什么花样,滴滴的本质就是出租车,最可持续发展道理就是便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出租车行业真的够便宜了(相对于同级别国外城市出租车价格),司机的工作已然非常辛苦。所以,你给他们一点钱,哪怕五元十元,他们就立刻会转投到这边的阵营中来,一旦你把这五元十元收走,甚至再赚他们几块钱,他们立刻就会弃用。

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租车价格由于比我国价格高得多,这才是决定优步可以在此生存的基础。《2017出租车价格指数》国际排行榜显示,榜单制定方对全球80个热门旅游城市进行了调查,参考了市内及从市中心到机场的平均价格、叫车价格和等待时间的费用。出租车市内每公里收费最低的国际大都市中,北京位列第8。

北京每公里出租车收费为2.3元,欧洲普遍在1.5欧元以上。优步高层必然发现了这一点,才决定不大动干戈砸钱来血拼中国市场,而是把优步中国卖掉。

何况,共享单车的用户使用量呈爆发之势,一旦基数和滴滴平起平坐,难道共享单车就不能加入叫车业务吗?互联网企业最会搞的就是用A项目来吸引用户,用细分的B和C项目来赚钱。

更长远来看,共享出行将迎来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将彻底改造这一游戏规则,但滴滴在这条路线上的优势乏善可陈。拿自动驾驶下的共享出行市场,要么你有自动驾驶技术,要么你有自动驾驶汽车,这两点滴滴都没有。

(《汽车人》记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编辑:大喆、小丽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