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为了挽救惨淡的销量,一汽奔腾宣布换标,用“世界之窗”替换了原有的“鹰标”,这也是奔腾继更换红旗“1”字车标后第二次换标。除了更换标,奔腾还建立了宏大的销量目标,一汽时任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国强曾公开表示,新奔腾力争在2018年完成产销48.13万辆的‘小目标’,并进入自主品牌销量榜前十。
而实际情况是,一汽奔腾2017年总销量仅为11.2万辆,而2018年最终只完成了8.56万辆销量,在自主品牌销量榜排名第24,到了2019年,换标确实激发了活力,但销量也只有11.48万辆,排名第20,距离完成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奔腾这个牛吹大了。近日,奔腾换标后的首款车型T77新款车型正式上市,加上了“PRO”,那么,新车与同级其他带“PLUS”、“PRO”的车型相比实力几何,是否值得入手?
买车还送“小姐姐”,外观、内饰无变化
奔腾全新T77PRO是T77的新增车型,因此外观、内饰均未发生变化,仍然采用奔腾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六边形格栅造型,配合数码雨滴式设计,很有辨识度,车身两侧采用贯穿式腰线,够年轻够运动,总之T77PRO颜值方面不会输给其他“PRO”、“PLUS”车型。
奔腾T77PRO和新款车型一样,仍然是买车送“小姐姐”,新车配备有3D全息影像智能交互系统,具有3种人物形象,5套个性装扮,3种才艺技能,这也是奔腾独有的设计,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设计可以成为卖点,但绝不会核心卖点,它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T77PRO内饰可以用轻奢来形容,豪华材料、12.3英寸仪表盘+中控屏,既有颜值也有丰富的配置,非常符合年轻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除了外观、内饰,T77PRO空间也保持一致,车身尺寸同样为4525*1845*1615mm,轴距为2700mm,这样的数据对于紧凑车型来讲并不算小,但与同级车型相比似乎也不占优势,比如长安CS75PLUS车长达到4670mm,其余数据也都领先很多,而吉利博越Pro虽然比CS75PLUS略小,但也比T77PRO更大,因此如果你很重视车内空间,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新增1.5T动力,换“芯”上市能否补齐短板?
既然外观、内饰、空间都未发生变化,那么T77PRO到底“PRO”在哪?发动机。现款T77全系搭载1.2T发动机,而T77PRO搭载了1.5T发动机,但仍然匹配6MT和7DSG变速器,也是目前紧凑型SUV比较主流的动力配置,一定程度上补齐了短板。
这套动力系统最大马力可达169Ps,峰值扭矩可达258N·m,这在同级车型中是什么水平?吉利博越PRO1.5T车型最大马力为177Ps,峰值扭矩255N·m,而长安CS75PLUS分别为178Ps和265N·m,T77PRO明显不占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博越PRO还有108T车型,CS75PLUS则有2.0T车型,同时还配备了爱信8AT变速,动力、平顺性优势很明显,给予消费者的选择也很多,所以,T77PRO的短板仍然是存在的。
T77PRO的这台发动机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高达39%的热效率,处于业内高水平,好处在于燃油经济性更好,但也不得不提,长安蓝鲸NE发动机将热效率提升到了40%,而从T77PRO和CS75PLUS两款车型百公里油耗来看,分别为7.1L和6.7L,后者明显更占优势。
之所以说T77PRO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短板,除了选择不多,发动机的可靠性也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新车搭载的应该是全新1.5T发动机,而从现款1.2T发动机来看,车主投诉是比较多的,其中发动机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与车身附件及电器,包括异响、漏油等问题,虽然而新搭载的1.5T发动机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补齐了短板。
写在最后:
奔腾T77PRO 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58~13.88万元,而博越PRO和CS75PLUS售价分别为9.88~15.68万和10.69~15.49万,但实际上,如果只看1.5T车型,两车顶配车型分别为12.68万和13.19万,也就是说T77PRO基本没有价格优势。
T77PRO虽然相比现款车型进步很大,也许会成奔腾有一个当家花旦,但与同级车型相比,竞争力是有限的,空间、动力均不及最近大火的长安CS75PLUS,同时其硬核实力是不确定的,此前的1.2T发动机用户反响并不太好,奔腾要想凭此完成2018年夸下的海口,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你想选择价格较为实惠,空间大,动力强的车型,T77PRO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从颜值、内饰、配置来讲,T77PRO也有可取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