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线上选车”更安全,雷凌、朗逸、轩逸到底如何选?

72号parking-太平洋号
这里你的私家车库
+ 关注
AI选车专家

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复工潮已经陆续开始,然而,当前疫情仍未得到彻底的遏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难免让人心有余悸,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大家自驾出行。如果你还没来得及买车,那现在开始筹备选购自己的第一台车也不迟,这个时间节点,咱们可以先提前“线上选车”,做足功课后再去看车。 

“线上选车”,从初筛开始

 “线上选车”,其实有规律可循。首先,分析需求,比如说咱们是第一次购车,预算在10-15万区间,希望车子省油可靠,品牌知名度要高,那就可以把选购范围锁定在主流合资中级车领域。目前,合资中级车中,热度较高的有丰田TNGA雷凌大众朗逸日产轩逸等车型。2020年1月份,雷凌、朗逸、轩逸的销量均进入细分领域前十,其中,雷凌销量达到23983台,同比增长11.5%,细分领域排名第7,较去年12月份提升了2位,市场热度持续激增。

其次,在完成几款目标车型“初筛”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那就是横向对比。横向对比主要是基于外观设计、配置、驾控等维度对不同车型进行客观对比,那具体要如何入手呢?下文将围绕雷凌、朗逸、轩逸三款车型进行说明。

看脸的时代,颜值是第一关

 其实,外观审美是比较主观、感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原则上来说选自己喜欢的就好,当然,前提是所选的车要和自己的性格、风格搭调。

外观方面,雷凌沿用了北美版车型设计,高度还原概念车的设计细节,全新样式的前格栅加上全系标配的立体式LED大灯,前脸极具辨识度。TNGA架构带来的低重心车身,营造出“低趴”效果,8种车身配色更是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朗逸的整体设计还是“熟悉的配方”,横平竖直的车身轮廓注定它不会是让你眼前一亮的那一款,不过其中庸的外形上透露出来的几分商务风,算得上是大众车系一脉相承的特点。

轩逸外观设计上走的是运动路线,前格栅在标志性的“U”字形镀铬条的映衬下很有视觉美感,轩逸整体车身轮廓比较流畅,C柱部位采用熏黑设计,很有细节感。

显然,三款车的设计取向都有所不同,雷凌时尚炫酷,非常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口味;朗逸中庸稳重的风格也得到一批拥趸;轩逸的运动风也是时下流行的设计趋向。总而言之,三款车的设计都有各自的亮点,但笔者作为热血方钢的年轻人,对雷凌的设计就没有抵抗力。

配置水平,是最直观的价值体现

对于配置的横向对比,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配置的丰富度,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配置自然是多多益善。出于公平原则,笔者从三款车型中分别选取入手门槛较低且售价相近的型号进行横向对比,分别是售价为12.98万元的雷凌185T CVT豪华版、12.29万元的朗逸1.5T自动风尚版、12.99万元的轩逸1.6L XL CVT悦享版。

通过配置表不难发现,同价位下的雷凌,配置总体上最为丰富,诸如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液晶仪表盘、电动天窗、液晶触控屏等常见配置都没有缺席。而在高价值配置方面,雷凌还配备了自适应巡航、车联网、语音识别、自适应远近光灯、PM2.5过滤装置等配置,更值得一提的是,雷凌的PM2.5过滤装置是带有实时监测的可视化系统,便于驾乘人员了解实时的空气质量。

相比之下,朗逸的配置相对比较匮乏,上述雷凌所配备的配置中,朗逸有超过半数缺席,即便是倒车影像、液晶触控屏这两项最为常用的配置也没有出现;而轩逸的配置表现尚可,配置表中涉及到的配置,大部分都有配备,整体仅次于雷凌。不过细节上,轩逸的触控屏尺寸比雷凌稍小,仅为8英寸,雷凌则达到9英寸。

事实上,三款车的配置差异并不仅体现在单一的型号,即便放眼全系,差距依旧明显。虽然雷凌和朗逸同样都配备倒车影像,但是雷凌是除了入门车型以外都有配备,而朗逸只有顶配车型才配备,因此雷凌的倒车影像装配率明显高于朗逸。

同样,巡航系统方面,雷凌除了入门车型以外都有配备自适应巡航,而朗逸只有顶配车型才配备,轩逸则没有配备;雷凌标配自适应远近光灯,而朗逸和轩逸全系均无配备,类似的情况同样还体现在车联网、自动头灯等配置上。因此,在配置装配率方面,雷凌同样更有优势。

对比过后,可以看出雷凌的配置丰富程度以及配置装配率方面都有所领先,在综合配置表现上,雷凌明显更加出色。因此,在配置对比这个维度,雷凌更值得考虑。

驾控不妥协,均衡是关键

选车时,并不是排量越大越好,也不是参数越亮眼越好,其实,还是要回归到个人的需求。对于普通家用车而言,“均衡”往往才是符合多数人的需求,通俗地讲就是动力够用、响应灵敏、行驶平顺、省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动力或者其他指标,以至于顾此失彼。

雷凌提供燃油版以及双擎版车型,其中燃油版车型搭载1.2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可模拟10速CTV变速箱,而双擎版车型搭载THS II混动系统,这套系统配备1.8L阿特金森直列四缸发动机,匹配新一代平行式E-CVT电子无级变速箱,是丰田最新的全工况的强混系统,综合输出功率达到90kW,综合工况油耗仅为4.1L/100km。

此外,雷凌双擎电机的存在能很好地弥补起步、爬坡等情况的扭矩输出,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动力都会够用。同时,雷凌双擎在行驶过程中拥有出色的平顺性以及静谧性,这是普通的燃油车无法相提并论的,另外,雷凌后悬架采用同级罕见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让雷凌的底盘在减震性以及支撑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在过一些弯道或者路况欠佳的路面时能够比较从容。

朗逸三厢车型提供1.5L和1.4T两种发动机,在涡轮机大行其道的今天,1.5L发动机已经有点更不上时代,其动力输出比较绵柔,并且有明显的后劲不足,而1.4T车型动力输出更加充沛,尤其是涡轮介入后能感觉到一段小爆发,不过在平顺性上欠佳,此外,朗逸后悬扭力非独立梁悬架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

轩逸是1.6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的动力搭配,整体的动力体验也是偏柔软,起步或者急加速时会感觉到动力输出有所迟缓,自吸发动机+CVT的搭配带来的必然是出色的平顺性,这样的设定也符合轩逸偏舒适的定位,不过轩逸后悬架同样采用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减震性欠佳。

总而言之,雷凌擅长营造驾驶上的高级感,综合驾驶体验更加均衡;朗逸1.4T车型则是平顺性向动力妥协,而轩逸则是典型的舒适取向,动力性稍逊,因此雷凌的驾控表现更加迎合多数人对普通家用车的需求。

安全要牢记,主被动安全配置不能少

汽车的安全性是很多消费者选车时容易忽视,但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汽车性能指标,直接关乎到日后的用车安全。纵观整个中级车市场,安全性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选车时真的要擦亮眼睛。一般情况下,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从车型的主动/被动安全配置的配备情况体现出来。

安全气囊作为最基础的被动安全配置,在中级车上的配备情况并不理想,即便是热门中级车朗逸和轩逸,其低配车型安全气囊都只配备2个,高配版本也没有超过6个,事实上这个级别的车型普遍是这个情况。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雷凌在安全配置上表现得比较慷慨,全系标配8气囊,包括同级罕见的膝部气囊以及丰田特有的座垫气囊。此外,雷凌采用全新GOA高强度车身,整体车身刚性比上一代提升了37%,具备出色的抗碰撞能力。

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雷凌除入门级外,其余车型均配备最新一代TSS丰田智行安全系统,这套系统集成预碰撞安全系统、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循迹辅助系统,可以有效应对各种行车安全隐患。而同价位的朗逸1.5T自动风尚版、轩逸1.6L XL CVT悦享版则没有出现类似的主动安全配置。

显然,三款车中,雷凌的主动/被动安全配置更加齐全,整体的安全性能毋庸置疑,从现象看本质,雷凌选择在“看不见”但是又至关重要的节点下功夫,充分体现出其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总结:要说表现均衡,还是得看雷凌

综上,大众深入人心的品牌力以及独特的商务风是朗逸最大的制胜秘诀,尽管朗逸整体的性价比不是很明显;轩逸主打的舒适定位同样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可,在配置等方面的表现上也属于“合格生”的水准;而雷凌则在配置、经济性、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在设计、动力上也没有比对手逊色,算得上是一台表现均衡且性价比出色的中级车,因此,10-15万级别的首购家用车,不妨考虑一下雷凌。

通过对10-15万级别的三款热门合资中级车的对比,想必你对“线上选车”的路数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当然,线上选车的结果肯定是不能作为最终选车依据的,只能算做最便捷、最低成本的初步选车依据,而最终的决策,还是要回归到线下看车的。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2.04万
2020-02-25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