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由丰田Mirai引发的三个话题:外在、内在和尺寸

2019-10-20 浏览:1897 评论:0

平日里我们很少去认真谈论一款汽车产品的设计,因为美丑的主观性难以评定,已经成为当下多数人的共识。再则,多数人讨论某一件事总喜欢争高低,分对错,常常忽略了信息互换的平等性和包容性。于是在没人愿意让自己的喜好被评论甚至被攻击的情况下,对于汽车设计的讨论,也就越来越少。

直到最近一次,汽车生活在堵车时遇到一辆蔚来ES8和BMW 5系并排。过去从没想过的问题突然跳出脑海:造车新势力的设计乍看很炫,但是和传统豪华车比起来,简直是幼儿园的美术作业和博物馆里的艺术作品之差。

于是又再次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纪录片《臻于至善》,设计师Frank Stephenson说:“汽车设计不仅仅要时髦,更需要有持续性的产品设。因为时尚变化很快,它可以令人兴奋但不会持久。而汽车之美,需要你去感知自然界的美,再将其运用到别的东西里,你才会创造出很有价值的东西。”

理解到何为汽车设计后再去观察当下的汽车产品,你就会感知到品牌文化在产品设计当中的重要性,也更明白设计不仅仅是美与丑这么简单的事。

接着在前不久看到丰田发布了2020款氢燃料电池电动车——全新Mirai,汽车生活又再一次陷入对未来汽车设计发展的思考中。

首先关于外形,除了必备的家族标签之外,你会在新能源车型上,发现不同国家设计师,对未来汽车设计的不同理解。

例如这台全新Mirai,它在采用后驱平台的同时,刻意将车头拉长,车尾缩短,以此营造跑车的设计感。甚至在Mirai身上,汽车生活看到了对设计美学有着强烈执着的马自达VISION COUPE的影子。而相比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美系车对于新兴产物的设计方向,显然更偏向科幻感,甚至巴不得把它造成一台宇宙飞船的模样。

还有最近刚刚在海外完成试驾的保时捷Taycan,以及早些时候本田发布的纯电动小车Honda E,这两台车也是新能源形式下,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

Taycan不用多说,保时捷本就是豪华跑车品牌,对于一台拥有超过600匹马力的纯电动跑车,Taycan理应拥有极度科幻感的保时捷设计。但是对于Honda E,本田却在一台新时代产物上,借助复古造型再次向初代思域两厢车造型致敬。

一个是向往宇宙,极尽科幻的欧美设计理念;一个是纵然热衷机甲,却常常忠于文化情感,努力让各种能源形式的新车都看起来更像汽车最经典,也是最美的样子。在这方面,没人能说哪个不好,也没人能抵抗任何一者的文化魅力。

相比之下,国内不少汽车虽然也会把握用户的审美变化,但即便抢先一步抄了别人的设计,也难以呈现出具有高级感的产品。封闭式车头,隐藏式门把手,低趴造型的轿跑……太多元素都来自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却常常缺少我们对自我文化的输出。

科幻也好,复古也罢,未来汽车能够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怕是只有销售了吧。

其次是内饰部分。看到丰田全新Mirai的设计,汽车生活不禁想问,未来汽车作为移动的出行设备,其内部结构还要为数码产品腾出多少空间?

在Mirai车里,我们明显看到车辆的换挡部分被设计的非常精巧,原本挡把位置被一处很大的无线充电面板取而代之。没有变速箱所以电子换挡占地更少,但是在拥有USB接口的情况下,无线充电的必要性还有多少?

虽然对于丰田来说,车机互联部分可以说基本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无论是不愿意给苹果公司付费也好,还是对自己的车机互联部分更有信心也罢,总之在丰田产品上,你很难遇到用起来顺手的车机互联,包括雷克萨斯。

难道正因如此,在近场通信技术逐渐发达的未来,手机会把汽车变成人类的银行卡一样,成为下一个被绑定的产物吗?这样的话,对于今后的汽车内饰设计,除了要给常规储物空间腾出地方,还需要给神圣的手机设备设计单独的存放空间,甚至是充电设施。并且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车载无线充电的技术也必须赶超线充,包括连接、响应等功能性方面,车机互联或许有一天会跟手机合二为一。

届时,汽车中控屏幕就会完全成为手机投射的第二块屏幕,或许使用频率还能赶超电视也不一定。

说起电视,如果连丰田和本田这样追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感知的车企都开始用超大尺寸的横置屏幕,那么看来奔驰的大屏,会成为继特斯拉掀起iPad中控屏之后,下一个设计潮流。毕竟在国内很多新兴产品上,这样的设计已经屡见不鲜,只是正如前文所说,因为缺少设计所需要的内在,所以它们看起来都不够高级。

最后关于尺寸,这个全人类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未来汽车究竟会像美系车一样大而强悍,还是会像日系车一样小而精干。如果说总有一天,汽车保有量会超过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承受力,那么是不是像Honda E那样的小车更符合未来用车环境?但是如果自动驾驶和城市道路规划足够完善,像Taycan一样贴地飞行的高性能车才更符合电影中人们对未来的畅想。

就像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了特斯拉正在形成相对完善的产品矩阵外,其余汽车制造商都像看心情一样,时而力推A0级小车,时而怒赞大尺寸SUV,到底哪一种尺寸的新车跟适合人类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似乎所有车商都还在摸索当中。

总之,无论哪种设计风格,无论什么样的动力形式,尺寸大也好小也罢,对于汽车,展望未来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它不要丢掉汽车该有的属性和品牌文化内涵,否则一切技术的堆砌和夸大其词的文案,看起来都会空洞无力。

图片来源于官网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