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我买了二十多辆同品牌的车,它从没令我失望|江铃车主实访(上)

2019-10-14 浏览:1532 评论:0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这是上世纪90年代传遍全国的一句口头禅,不少怀着致富梦的人都随着大军涌入广东,而广州是他们进入广东的第一站,王师傅也是“发财大军”中的一员。


与蔬菜、建材打交道,物流是下一个落脚点

2001年的初夏,彼时初到广州的王师傅,经老乡介绍开始了他的运输生涯。最开始时,王师傅开的是4.2米的栅栏车,主要运的是蔬菜、水果类。由于这类货物保鲜时间很短,所以运输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差品率很高。


如何更好地与蔬菜、水果“打交道”,提高时效性,王师傅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和经验,也给王师傅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而王师傅这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间,王师傅也已在广州站稳了脚跟,并积攒了些积蓄。

2009年,随着广州亚运会的来临,广州城内不少沿街的房屋商铺都开始整饰工程,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也迎来高速发展,装修建材生意随之被带动。彼时的王师傅也适时而变,放弃了原有的蔬菜水果运输,与几个老乡组建了一个车队,转而开始运输装饰、建筑材料。


铝合金门窗、瓷砖是王师傅那些年运输最多的物品。虽然运输物品变化了,但王师傅身边的“好伙伴”仍然没变,依旧是4.2米的轻卡,只是由原来的栅栏车换为厢货。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人也得懂得适时而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趋势。当网购行业发展越来越火爆,各大新生网购平台潮涌而至时,王师傅运输生涯再次做出改变,由原来的建材行业转投物流行业。

2017年,在朋友的引荐下,王师傅加盟至一家车辆租赁公司,该公司承包了国内某知名网购平台的城市物流运输、派送业务。而王师傅由于经验丰富,也被委派担任车队队长这一要职,其主要负责日常货物的运输、车队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协调事务,可以说是公司中的砥柱。


有口皆碑的好车,从试探到组成二十辆规模的车队

与以往不同,由于此次车队是新组建的,所以王师傅除了肩负车队管理的工作外,还要选购车辆。王师傅是一位经验老道的轻卡驾驶员,多年的驾驶经验使其对车辆的实力有着良好的判断力。不过,随着轻卡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少品牌都推出了旗下的轻卡车型,种类繁多令经验老道的王师傅也看得眼花缭乱。

在众多的车型中,如何找到适合车队运输需求的车型?王师傅认为,既然是要跑物流的车,最主要的条件必然是可靠耐用、维修便宜、保养方便,其次是动力得强劲,倘若还能有些科技性配置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就更好了。王师傅开始也与许多卡友一样在各大市场看车对比,但始终没有找到较为满意的选择。在王师傅犹豫不决的时候,同行也给王师傅提了建议——江铃轻卡。


对于江铃这品牌,王师傅也算是比较熟悉。以前在拉蔬菜时,同一个农贸批发市场里,拉粮油的大多数都是江铃的顺达车型。王师傅表示:“以前就听说,江铃的车子都很抗造,发动机都是日本五十铃的技术,比一般的轻卡耐用。尤其是拉粮油这些重物,在那个监管仍不严格的年代,超载是常有之事,这无疑会加剧车辆的损伤,但据拉粮油的同行说顺达这车不爱坏,也没啥可修,正常保养就行,皮实得很。”


王师傅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车队添了五辆江铃顺达,这五辆顺达也是王师傅车队的“开荒牛”,兢兢业业工作数年,期间没有出现啥毛病,由此也得到了王师傅及一众驾驶员的认可。在随后车队规模的不断扩张中,王师傅也认定了江铃这牌子,发展至今,车队的二十多辆轻卡都是江铃的车型,王师傅也成为了江铃轻卡的“忠实拥趸”,为许多打算购买轻卡的同行推荐江铃品牌。


王师傅这些年的奋斗故事或许是运输人的一个缩影。王师傅这看似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其实背后必然藏着不少的辛酸与艰辛。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位从事物流行业运输人的工作,在征得王师傅的同意下,我打算跟拍并记录下其一天的工作情况,看看运输人的一天会有哪些值得寻味的故事?欢迎关注下期的《江铃车主实访(下)》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