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沃尔沃要拉吉利一起玩发动机 原来吉利不只会收购更会做研发

2019-10-11 浏览:6.52万 评论:0

近日,平淡的车圈爆出一条大新闻: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发布声明,双方正在“探讨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根据规划,双方发动机业务合并后将建立新的动力总成业务单元,研发、生产动力总成及混合动力系统,在研发、生产、采购及运营方面的规模化效应得到提升。


对汽车行业不太关注的人可能不太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这些年吉利各种“买买买”:9年前吉利收购了欧洲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近些年来又接连大手笔收购宝腾、路特斯、飞行汽车等业务,投资戴姆勒,成为第二大股东。其实在大手笔收购的背后,是吉利更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和快速增长的研发实力。

如果只是通过收购来走“捷径”来获取技术,结果很可能只会适得其反。2004年上汽收购双龙就是一个例子,上汽收购双龙后采取了较为“粗暴”的方式整合资源,引起了双龙公会的强烈不满,并指责上汽并非想要协同合作,而是“偷取“双龙汽车的技术,从而发起了驱逐管理层的运动,最终上汽撤出双龙,40亿人民币收购款打了水漂。


而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一方面提供大笔资金帮助沃尔沃继续研发,另一方面吉利汽车没有采取“拿来主义”,而是继续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到2013年,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成立中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CEVT)。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经拥有CMA、BMA、SPA和PMA四大整车研发架构平台,也让吉利成为目前模块化架构全球领先、产品布局最广的品牌。

那么吉利控股集团砸了多少钱到研发中呢?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的研发投入近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的研发投入就达到210亿元,占2018年集团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为6.4%,这一比例已经位居国际一流汽车集团的前列。根据统计,近三年,全球汽车行业研发总投入占收入比在 1.2%-7.0%之间。大众化汽车品牌的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收入的3-4%,豪华品牌车型的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7%,吉利的研发费用比例已经开始超过大多数豪华品牌(奔驰、宝马的研发投入比例在5%左右)。


吉利的大笔投入给沃尔沃和吉利汽车双方都带来了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对沃尔沃来说,无论是连续三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的Drive-E动力系统,还是CMA、SPA架构,虽然研发起来非常“烧钱”,但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和销量的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今年9月,沃尔沃品牌全球销量达到64,536辆,同比增长6.5%;1-9月份,沃尔沃的全球累计销量为507,704辆,同比增长7.4%。中国市场9月销量为14,920辆,同比增长13%;1-9月累计销量为109,512辆,同比增长13.8%,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销量对比9年前都有了大幅的增长。


千亿的研发投入当然不止在沃尔沃上结果,9月份吉利汽车的销量达到113832辆,逆势环比增长超12%,1-9月份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达958,110辆,持续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在取得成绩的背后,自然离不开领先的产品力。其中动力总成智擎动力更是一大亮点,比如缤瑞200T上搭载的智擎1.0TD发动机,升扭矩达到205Nm,升功率达到100kW,是目前全球动力最强的1.0排量发动机产品,同时可以说是目前全球最省油的发动机,真实车主给出了百公里3.5L的超低油耗。


再说说“中国钢炮”缤越上的那台1.5TD发动机为例,这台智擎1.5TD发动机是在沃尔沃主导下,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全新一代发动机,升功率、升扭矩、NVH、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全面领先日韩系、欧美系黄金排量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177Ps,峰值扭矩达到255Nm,并且在1000转的时候涡轮便开始介入,1500-4000rpm区间都能爆发出峰值扭矩,最终7.9s的百公里加速也让缤越”钢炮“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缤越是同级最快销量突破10万+的,9月销量11,116辆,目前累计销量已突破12万辆。同时基于缤越开发的吉利酷瑞(Coolray)正式在菲律宾马尼拉上市,开启了缤越走出国门,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序幕。

实际上,吉利智擎动力本身也是按照欧洲豪华车标准来打造,这次和沃尔沃的发动机业务合并可以说是适逢其时的”强强联合“,也是吉利控股集团强大研发实力的体现。同时吉利方面表示未来仍然会保持较强的研发投入,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影响吉利的长期战略目标。

这次发动机业务合并是自2010年收购沃尔沃九年之后,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又一次重大协作,这背后离不开吉利控股集团的大手笔研发投入。而对买车的消费者来说,能用更诱人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动力总成总归是一大利好。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