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价格战愈演愈烈 车企官降背后意味着什么?

2017-06-13 浏览:9.75万 评论:18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前4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了1.4%。不仅如此,终端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即便是高增长的SUV市场,目前产品数量相较以往也增加了数十倍。面对整体销量的萎缩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实施规模不一的官方降价促销,虽然对于很多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来说,在谋求品牌向上的路径中,价格战对品牌的伤害很大,但倘若连并不多的市场份额都要失去,谈何品牌提升呢?

除了整体市场环境下挫之外,终端市场销售渠道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有数据统计,进入2017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一度飙升至警戒线之上。2017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1.5%,比2016年12月上升18.6个百分点;2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6.6%,比1月上升5.1个百分点。3月,虽然多地陆续进入车展季,市场需求相比2月有所好转。但是部分厂家提车任务定的很高,经销商为拿到返利而不断提车,库存压力增加,部分经销商的超期库存增加。为清理库存,终端销售的竞争白热化,出现价格战现象。而持续的价格战,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持币观望情绪。同时,市场的低迷也造成了经销商人员流失的增加,经销商经营压力加大。

应该说,大规模官降举措,不仅将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和利润,同时也会牺牲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利益,甚至会牺牲消费者利益。但问题是,如果不能确保一定的销量增长,甚至出现了销量的负增长,其实会影响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如果能够通过所谓的“薄利多销”进一步提振销量,来维持甚至进一步提升相关各方的利益,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之时,未尝不是一个选项。

客观地说,对于品牌溢价而言,大规模官降的确难言有正向作用,但我们还是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相对特殊的发展情况。而汽车售价整体向下是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和理性的必然趋势。时至今日,谁能想象十几年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捷达和桑塔纳的售价都在15万元左右的天价呢?而今天这些车型售价还不到10万元。或许有人会说,十几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售价整体向下的原因很多,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战、自主品牌的崛起对合资品牌价格的下拉以及中国消费者日趋理性和成熟的消费理念,无疑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所以,笔者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本身虽然对一些汽车品牌来说不是好事儿,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大大的好事儿,这不仅符合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逻辑。而且相比成熟的海外汽车市场,国内汽车市场众多车型的终端售价依然还有下降的空间。这个降价的空间有多大,主要就看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激烈的程度,会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相关各方产生影响,那些具有相当高利润的汽车电子类供应商,未来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给出更务实的价格。

从目前来看, 5月车市销售旺季明显不旺,如果经济形势持续得不到好转,众多车企的官方降价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在6月销售淡季,会有更多车企在市场压力下加入价格战行列中来。

说的不一定都对,但观点一定有些不同。关注驾享慢生活,我就是你进步的阶梯。微信公众号jx-manshenghuo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