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所有媒体都将成为汽车媒体|李子曰

驾仕派-太平洋号
仕聚一堂,言车马之乐。
+ 关注

大概是两年前和当时的同事喝酒聊天,听他说在刚刚参加的试驾活动上看到了王自如ZEALER的一个小朋友,那小伙子还私底下问他汽车试驾文章怎么写。

ZEALER远远不是最早一批介入汽车行业的科技媒体。在它之前一年左右,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了,虎嗅开设了汽车板块,而并非科技媒体但很有些科技媒体气质的界面也是在那前后开设的汽车板块。现在回想一下,他们几乎都是顺着贾跃亭那根线进入汽车领域的,那时的乐视汽车和FF正是风光的时候,几乎每一两个星期都会有些消息出来——光是贾老板一个人的新闻就够填满整个汽车板块了。

▲注释:「小芳告诉我来了一什么贾总经理,我说也真不了嘛」

等到蔚来和理想一点点落地之后,科技媒体在汽车行业的存在感就更强了,ZEALER这样的小作坊和一些数码科技大V也开始进来,其中有些甚至加入到新造车公司里成了直接参与者,到今天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地步。

科技媒体像是核物质,生来就有向外辐射的本能。就我个人看到的,早在四五年前,虎嗅网站上就开始不断出现泛娱乐化的内容,其中以院线电影的资本运作为主,从那之后,科技媒体写电影、写综艺、写文化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三年前快速成名的「老道消息」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初期写大佬的故事,后面扩散到互联网世界的文化现象,再到后来「老道消息」账号因各种主被动原因被放弃又重新做了「北方公园」,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文化媒体,写的都是hiphop、漫威和摇滚之类的,几乎已经不再碰科技了。

汽车行业像是块巨大的磁铁,遇到本能向外辐射的科技媒体本来就是一种必然,早晚的事。

和科技媒体向外辐射的特性相反,汽车媒体就像一棵树,哪怕长到多高枝叶多繁茂,也仍然牢牢扎在汽车的土壤里,像是一个《流浪地球》的寓言故事:即便征途是星辰大海,也要跟地球共同进退。

于是我们看到科技媒体的内容常常是五花八门,几乎完全摆脱了自身定位的限制。但汽车媒体总归仍然都是汽车媒体,放肆一下也不过写写电影里的汽车,而且还是一如既往写汽车的常规套路:这部车还出现在那部电影里,系列电影里出现过的经典车型,电影里这款车的性能和市场表现如何如何……

汽车行业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它在吸引外部的媒体进来这个领域,它也死死攥住这个行业里的媒体不敢越出雷池半步。或许汽车媒体本来就不是媒体从业者——而是汽车从业者,当然了,还是外围的……

▲注释:截图自《宋飞正传》

科技媒体写娱乐文化算是本能,媒体嗅觉使然,写汽车呢——下面这位数码自媒体人士的微博解释得很清楚了——要恰饭的嘛。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汽车行业明明越来越不赚钱,但汽车行业的广告主仍然是最能甩钱的那个。想想倒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神龙这几年在中国异常惨烈,PSA老大唐唯实的公开表态仍然是产品没问题、问题出在营销上。传统汽车公司本就是最不愿意承认自身有问题的,合资车企作为大半个代工厂更没办法从产品本身找问题,搞营销是唯一的办法……这很让科技媒体兴奋不是吗,汽车公司越要在营销上玩花样,流到他们嘴里的油水就越多。当然,汽车媒体就头疼了。

更不要说,如今中国汽车称得上是中国足球之外仅有的另一个神秘繁荣行业,许家印、董明珠这些大佬人精都争着下场,横竖是有种什么声音在召唤。

之前网上有张表流传得很广,表格上记录着各个行业的盈利(或是盈利趋势?想不起来了,图片也没找到),媒体在所有行业里排名倒数第一,数据是负的。是个媒体都在面临生存的难题,汽车行业又这般挥金如土,或许终归有一天,所有的媒体都会成为汽车媒体。

但隐患也并非没有,刚刚说的那张记录各行业盈利的数据表格图片里,我隐约记得排名倒数第二的就是汽车。毕竟一个行业如果真要完蛋了,不管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召唤它也不管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337
2019-08-24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