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开豪车的留学生,人人都是堕落富二代?

2019-08-21 浏览:3735 评论:0

前两天留学生们又成了讨论热点:因为在一次加拿大的公众活动中留学生把自己保时捷和法拉利们开上了街。

每每将留学生和豪车联系在一起,大家都会嗤之以鼻,认为他们都是堕落的富二代。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大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这么一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些和豪车绑定的留学生群体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从来没去国外读书的我很有兴趣,于是趁着暑假的机会,找来了几个留学生朋友聊天,虽然没法代表所有人,但已经能算一个小小的样本。

他们有的在美国留学,有的在加拿大留学,但共同点是:在国内都是吃穿不愁,可以算是一个个富二代,而在国外他们又都买了一台好车或者豪车。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都不是花销无度的那种人。那到底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在"车"上下了血本呢?

Q1你们都是留学的第一时间买车吗?

小吴是我初中的班长,她驾照拿了四年,却没有在国内上过一次路,包括小路考。因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有自己的独立驾照,且不承认中国驾照。这规定挺好的,毕竟中国驾考根本就形同虚设。但有意思的是回国之后可以拿着美国、加拿大的驾照直接兑换中国驾照。

所以其实留学生不论在国内是否有驾照,都需要在国外重新报名、考试、申领驾照。而第一学年大家一般忙着适应环境和周边游历,直到第一年的假期,大家会抽空把驾照考出来,在此前提下,才会想到去拥有一辆车。而吴班长对于国内复杂的路况非常恐惧,所以换了驾照,却不愿上路,但在美国却经常跨城旅行。

Q2真的需要人手一辆车吗?

其实大家诟病留学生铺张浪费,并非特指他们非好车豪车不买,而是觉得读个大学没有必要人人买辆车。因为在中国,许多家庭都是在孩子结婚成家之前才会有购车的计划——给一个尚在读书的学生买车,听着就有些匪夷所思。

但在国外生活,真的很需要一辆车。初中的体育委员老罗就对这个很有发言权,在没有车的时候,周末去逛一下沃尔玛或者吃上一顿中餐,基本上都需要去到十多公里以外的商圈——而离他宿舍最近的车站大约有四公里,在车站他可能还需要等上一两个小时的车。国外的公共交通并不像国内一样高度发达: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铁高铁和几百条路线的公交车。而包括了便利店、超市、电影院之类的商圈都彼此离的非常远。

而经常跨城旅行的吴班长也提到说,如果你想去临近城市的时候,没有比轮流开车更方便的方法了——这里没有高铁,你也不会想坐飞机从上海去杭州吧。

Q3:买车为什么都是这么好的车?

龙兄是我的发小,从小就很节俭。他跟我说并不是是一早就打算买这辆宝马的,只是因为车实在是很"便宜"。他买车的时候家里给的预算是20万元人民币。最开始他看中了一台行驶了10万公里的二手丰田,价格是9000美金,然后他路过奥迪的4s店发现:全新的A4也只有1万多美金。然后他走进了以前不敢想的宝马4s店,然后不超预算的买下了那台535GT。

无独有偶,买了卡宴S的飞飞说,他也是相当于半价购车:国内149万的指导价,加拿大落地仅仅69万元。

我相信如果在国内有这样的机会,那些本来预算在boxter、X5或者GLE的家庭,一定也会投入到卡宴S的怀抱里的。这样的诱惑,换我们上,我们也只会说:真香。

Q4:毕业了车跟不回来,不浪费吗?

他们四个人都已经毕业了,也都录取了各国的研究生。他们当时购买的这些车都转手卖了,流入留学生的二手车市场。尤其是吴班长说,如果一开始买的就是二手车,毕业时转手卖掉可能也就相当于花了三四千美金一辆豪车开三四年,比国内租车还便宜,她自己就是这么干的。

Q5:你会用豪车去泡妞泡吧吗?

飞飞其实是一个很喜欢喝酒的男生了。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买下法拉利、兰博基尼,我信。但说他天天去夜店鬼混,把欲望和违禁品融化在一起,我不信。其实这样的留学生几乎不存在——我不敢说一个也没有。本次文章里接受采访的留学生里都考取了国外的研究生,其中飞飞更是4年全科目平均绩点3.6的魔鬼高材生。

他说那些你们想象中的开豪车泡妞泡吧,其实离大群体很远。但如果出现一个,就会曝光度很高。就像社会里有一个人犯罪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但很多人每天做好事大家都不会注意到。

对于这些帽子和成见,我有些话想说:

采访完他们几个,我其实很羡慕。为什么感觉这些留学生的车买的都很好,客观上情有可原。而他们买得起,开得起,家里供得起,都花的自己的钱,没有吃我家的米,人家爸妈都点头愿意,又哪里轮得到我们来评头论足。

他们一直在跟我说,感觉自己被妖魔化了,亲戚朋友听到买了卡宴买了宝马,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嫌弃的眼神。我在国外努力读书你们看不见,只把我想成你们想看到的坏人模样,我多委屈?

所以如果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愿意做每座山前的第一个愚公。

  ◆    

END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