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因法规而生,为法规而“亡”!翻灯“荣辱”一生为了谁?

马拉车市-太平洋号
说负责的话,负责任的心里话
+ 关注

总第776

全文共123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总编辑|马黎明

执行副主编|谭扬

责编|张宇

采编|谢坤

在汽车发展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叹的设计,它们在汽车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被高端车型保留了下来。然而有一项最为经典的设计---翻灯,却没能保留下来。

翻灯的诞生造就了无数堪称经典的汽车,世界上第一款搭载翻灯的车型——Cord Model 810,早在1935年就由Gordon Buehrig及其造型团队设计并打造出来,并亮相于当年的纽约车展,引发关注。

Cord Model 810

翻灯因何而生

马自达RX-7

1940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颁布一条法规,其中明文规定汽车采用的大灯光源必须是封闭式光束大灯。车灯尺寸从早期的两只7英寸圆形灯具,发展到1957年允许使用四只5.75英寸的圆形大灯;后来在1974年允许使用两个7.5*5.6英寸或是四个6.5*3.9英寸的矩形大灯,同时还对配备隐藏式车灯的跑车提出了要求:大灯高度必须达到610mm。翻灯设计是法规要求下不得不采用的办法,因此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跳灯设计车型,成为汽车历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翻灯发展历程

上世纪70年代,跳灯逐渐向主流趋势发展,于是像路特斯、法拉利、保时捷等品牌,纷纷开始了他们的翻灯设计之路。

别克Y-Job (1938)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翻灯设计达到了顶峰时期,其除了造型具有时代特点,在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研究也使其被广泛应用开来,基本主流厂商的性能车都采用了这项设计。

路特斯Elan(1962)

玛莎拉蒂Ghibli (1966)

翻灯为何而“亡”

法拉利365GTB/4(1968)

翻灯算得上是汽车历史长河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它独特的魅力更是让人欲罢不能。然而是什么原因让翻灯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兰博基尼Countach (1974)

空气阻力过大

保时捷924 (1975)

对于性能车来讲,过多的空气阻力都会影响加速时间,毕竟在逐渐强调空气动力学的超跑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靠性不佳

宝马8系(1989)

翻灯区别于传统的大灯,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传动机构,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导致大灯不能翻出以至于无法使用灯光,同时在维修上非常麻烦,也进一步加大了用户的用车成本。

成本增加

本田NSX2000

翻灯内部结构复杂,也意味着开模存在更高的成本,随着汽车逐步走向量产,对于成本的把控,也是汽车制造厂商非常看重的一点。

保护行人不受二次伤害

AE86

作为翻灯毁灭性的原因,法规则是它走向最终灭亡的最主要原因,确实,翻灯诞生于法规,却也灭于法规。在行人碰撞条例发布后,规定汽车不允许再使用翻灯。原因是带有翻灯的车辆在碰撞行人后,由于翻灯的设计,很可能会给行人带来二次伤害。

同时全球各国的安全机构都明确表示:大灯作为汽车必要配置,不应被隐藏。随着2004年,最后一款翻灯设计的克尔维特C5停产,这种隐藏式大灯的汽车设计形式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翻灯作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大灯设计,造就了无数经典车型。然而成也法规,亡也法规,翻灯为汽车工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后,退出历史舞台引得无数车迷唏嘘。翻灯就这样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属于它的岁月中,但它曾经所缔造的辉煌,始终会是一代代人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END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3804
2019-07-30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