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103万,这是填报志愿的正确方向吗?

天和Auto-太平洋号
已入驻全网十大平台,此账号为天和MCN·天和Auto唯一太平洋汽车账号
+ 关注

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里讲到一个有趣的话题,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这个数据似乎为工科生的志愿填报捋出一个方向。只要分数足够高、能力足够强,诸如中科大、北理工、哈工大、西工大、北交大等学府都将会是不错的选择,至于专业当然是选择相关专业。

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究竟缺少哪一类人才呢?

盲目的选择一般都会出错。

现在的汽车产业很是有趣,因为许多车企都在裁员,可是这些车企又总在挖人;所以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需要搞清楚哪些员工被裁,又有哪些领域的员工是真正的香饽饽。

选择

简而言之,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内卷程度是非常大的,车企裁员不止会面向一线员工,许多研发岗的员工也在被裁;究其原因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车辆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车企需要的人员是有限的,这就会造成两个结果。

不论是某一技术领域的项目研发周期都不会很短,所以大量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很难就业。

同时在某些研发项目完结之后,年龄偏大的员工则难免被裁员,因为应届毕业生的用工成本显然更低;并且传统汽车领域里的传统研发项目已经没有创新与突破的方向与需求,所以选择应届毕业生也不再需要长期的“老带新”,新员工可以在短周期的培训之后为企业创造价值。

到底缺哪些人才?

从汽车新四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会出乎预料;简而言之,现在并不缺少传统汽车工程科学的人才,缺少的是跨界人才。

新四化指:电动网联智能共享

汽车电动化领域里的基础是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关联的学科很明确;其次则是智能网联领域,这一块的人才缺口是很大的,可是在高等学府里往往没有对应的专业,甚至交叉学科里也几乎没有融合相关领域的选项。

客观上确实存在学科设置与产业需求高度不匹配的情况,所以在选学科的时候还是要找准侧重点。

比如未来的汽车一定是用软件来定义价值,那么在传统汽车科学领域里如何能深度学习到计算机相关知识?当汽车进入高度网联与智能化的阶段之后,计算机学科或许还是核心但并非唯一的核心,因为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产业结构的巨变;产品定义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在新的产业结构里或许心理学科或其他社会学科会成为新的核心。

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大是客观事实,可是其缺少的不是另一专业领域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几乎每个领域里都是过剩的;现在真正缺少的是交叉型人才,可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又缺少对应的交叉学科,所以这一个数据并不宜作为填报志愿的关键参考。

汽车电动化必将改变产业格局,最终会是怎样的结构很难预测。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485
2024-06-18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