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X头条 ‖ 生日快乐

极车制造-太平洋号
关注一切改变出行的科技力量
+ 关注

今日,为两位寿星献上《生日歌》:

X

 生日快乐,Tesla

2003年7月1日,工程师Martin Eberhard和Marc Tarpenning在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奥克格罗夫大道845号的一座破旧建筑内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两个小房间和三个办公室,它被命名为——Tesla。

这两位工程师听说有一位对富豪对投资电动汽车有可能感兴趣,于是某一个周五,他们飞往洛杉矶去拜访了这位当时正忙着研究让老鼠踏上太空之旅的富豪——Elon Musk。

经过一个周末的思考。周一,当两位工程师再次来到洛杉矶时,得到了“Okay, I’m in.”的答复。(当然,还有一种坊间传闻说Elon Musk同意投资只花了五分钟)但无论如何,之后的故事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16年内,Tesla的每一步几乎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错误、失败、拖延、惩戒……每一次阻力似乎都是足以压垮创业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当年的无闻小卒正是在这些阻力中走向了动辄轻松占据全球头条的Mr.Big。

这是Tesla忠粉Billy Crammer为其16周年献上的礼物,虽然视频不长,但几乎全维度覆盖了Tesla的成长历程。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中也似乎只有Tesla能享受这样的待遇:用户不仅购买还自愿帮忙交车、帮忙测试、写评测、自愿制作周年纪念视频……如同一个信仰。

当年那个怀揣2000美元,带着一个背包和一个装满书籍的手提箱闯荡北美的少年也许并没想到,自己人到中年会成为粉丝心中执着并富有工程师精神的传奇,同时也是批评者眼中那个口无遮拦顽固执拗的怪咖。但无论如何,用16年就走过前辈们100多年的积累,在汽车制造这个现代工业之大成的领域一跃成为被全行业瞩目的对象,并且产品无论是Model SModel X在美国和欧洲的安全碰撞测试实验中都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尤其是Model 3不仅成功获得NHTSA获得每个类别中的完美五星级安全评级,还成为欧洲Euro NCAP高度赞赏的一个“新的安全技术基准”,Tesla的骄傲来得理所当然。

送上稍微有点迟到的祝福:Tesla,生日快乐!

X

 生日快乐,大众ERL

先来介绍这一位寿星:大众电子研究实验室Electronics Research Laboratory (ERL) ——一个由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等等专家组成的团队,带着德国汽车工业的DNA拥抱硅谷的大胆与创新,研究方向涉及车辆开发与客户需求的各个方面。

今年,正值ERL20周岁生日,一起来看看它一路走来取得的成就:

2005年

DARPA挑战赛冠军

没有驾驶员、没有遥控器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赢得了175英里的DARPA挑战赛冠军,建立了无人驾驶技术的领导地位。

2007年

DARPA城市挑战赛

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在城市环境中创建具有最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决策的先进车辆。

2008年

iPod集成

与Apple合作开发iPod的车载连接。

2009年

AIDA项目

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AIDA项目(情感,智能驾驶代理),是一个由个人机器人和智能导航系统组成的平台,旨在创造一种创新的驾驶体验。

2009年

大众汽车创新实验室

初期投资为575万美元,支持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建立大众汽车创新实验室(VAIL)。

2010年

车载Google导航

在奥迪的第三代多媒体交互系统(MMI)上推出了行业内首款车载Google Earth。

2010年

全自动驾驶奥迪TTS

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的全自动驾驶奥迪TTS成功完成从山脚到山顶12.4英里,共计156个弯道的派克峰挑战。

2012年

Brivido

与意大利设计-乔治亚罗公司合作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Brivido这个将前卫车辆造型与先进用户体验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概念超级跑车。

2013年

iBeetle/Beetle App

与苹果公司一起合作开发了手机App:Volkswagen Car Net The Beetle,以及在车上与之配对的专用接口扩展槽。支持的功能有:Spotify控制、车载仪表扩展以及驾驶行为习惯监测等。

2014年

声音之旅

设计并开发了独一无二的VW Mirror Link应用程序,通过实时使用驾驶数据动态生成旅程配乐。

2014年

全自动驾驶奥迪RS7

全自动驾驶奥迪RS7以赛道速度在德国霍根海姆赛道(Hockenheimring)挑战成功。

2015年

CES

带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Piloted Driving的奥迪A7车型,由媒体记者试驾从旧金山开至拉斯维加斯的CES进行了首发亮相。

2015年

 Cam-Connect

与GoPro®合作,让驾驶者可以直接从中控系统显示屏上看到Hero4相机实时拍摄图像,对父母驾驶员清晰看到后座孩子的动向尤为实用。

2016年

宾利移动加油

与移动加油服务商Filld合作,为宾利车主提供最便捷的移动加油服务。用户打开Filld for Bentley应用程序,便可以选择交付时间、选择地点获得加油服务。

2017年

Alexa

引领大众汽车首次整合智能AI语音系统Alexa,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各项日程安排,提供相应的提醒服务,还为用户与车辆之间的语音对话做好了准备。

作为第一个成功完成美国国防部DARPA大挑战的团队,ERL从当初成立时的3人到现在拥有180多名顶尖人才,拥有175项专利,成为大众汽车仅次于德国本土的第二大汽车研究机构。用实验室执行主任Nikolai Reimer的话来说:“今天的技术......是让人们可以更亲近家人和朋友,大众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项工作,而且到现在我们仍然还在坚持。”

的确,看似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涉及车联网、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等等并不十分聚焦,但确实都是为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空间与家人朋友共同度过。所以来看看实验室为了庆祝20周年,为自己和用户、粉丝准备的大礼——纯电动经典1962版Type 2:

既然是ERL出品,自然不止是燃油改电动这么简单,他们还为Type 2增加了很多有趣的科技——

动力总成和底盘:纯电动Type 2搭载一个10千瓦时的电池,2,500瓦的车载充电器,以及一个可产生120马力和173磅-英尺扭矩的电动马达;并采用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主动气动悬架,可以通过软件调节车辆的行驶高度,比如当驾驶者靠近车辆时,底盘会上升。

生物识别:Type 2搭载数字助理集成的实时面部识别系统,以登记和识别用户。该系统利用集成在驾驶员侧第二窗口中的720p广角相机。识别通过Sensory SDK完成,在Nvidia Jetson TX2原型开发包上实时运行。

数字语音助理:Type 2将定向麦克风阵型集成到车辆的三个区域——车头外部、驾驶员座舱和乘客区。智能语音代理建立在大众集团现有语音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接收更多自然语言命令。该系统通过前大灯和标志性的大众汽车标志为外部指令提供LED反馈。

3D打印设计: 与Autodesk(就是那家我们多次提过的3D打印公司)合作,为Type 2全新定制设计了车轮、后视镜支架和内部仿生的有机形状的支撑元件:以最小的重量取得最大的强度。

全息信息娱乐系统:A Looking Glass II全息显示器集成在Type 2仪表板中,无需专门的眼镜即可生成3D图像。

而除此之外,在20周岁生日之际,专注于需要中长期技术发展的各项“灯塔项目” 的大众电子研究实验室还迎来了自己全新名字:加州创新与工程中心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Center California (IECC)。

新名字也许真能带来新气象,日后大众“灯塔项目”的新技术将不再仅仅蛰伏于实验室当中,而将跟上同行领跑者的速度,迅速进化应用到量产车上。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367
2019-07-08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