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汽车从业者都要暗自叹气,夏季全国普遍的热辣环境丝毫无法影响这个市场,一年中最长的淡季从不爽约。
尤其是今年,业内气氛冷峻,各大主机厂对于形势的研判都不乐观,像前段时间那种汽车股集体涨停的热闹景象,再次出现几率堪比太阳从西边跳出来俩。
理性来看,汽车业确实走到了一个重要节点。
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充分吞食了潜在用户人群,房价物价上涨吃掉了车市红利,刚需人群没有闲钱消费大宗商品;账面中产没有换购需求;高消费能力人群又少之又少,所以去年的负增长出现得并不偶然。
但是,事情总是要辩证地看。去年年底曾有人悲观地说,2019年将是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五年中最好的一年,这显然不对。
就像股票市场,没有经过回调的股票怎么能再次冲高呢?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就在上周,央行降准,释放2800亿长期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得到大大刺激,得益于这一消息,上证指数在上周五得到翻红,市场气氛一片热烈。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显然松了一口气。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资金定向用于民营及小微企业,同时,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这使得,制造端不少企业能够通过贷款得到及时的正向现金流支持,尤其是现金流断层的企业,终于松了一口气,整个业务流程得到激活。
具体到汽车行业,除了业务能力和资金力量雄厚的企业之外,一些生产制造陷入窘境的企业无疑获得了再次重生的机会,这其中有不少企业其实招牌并不烂,反而十分优质,只是资金问题导致难以存活。
此外还有经销商端,也能松口气。他们其实是靠资金流存活的生意,高库存压力以及此前的银根紧缩都不利于自身的经营,如今定向资金的释放也能使得他们释放一些压力,度过即将到来的淡季。
此外还值得留意的两件事儿是,跨界互联网公司的介入以及货币的贬值。
我发现,虽然不少汽车企业都已经上市,但是实体业绩与资本市场表现都只存在弱关联,或许是业绩好的公司不需要在资本市场淘资金,但是资本市场的强势表现也能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一些跨界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就有利于这种弱关联变为强关联。比如此前华为与东风的合作消息,让东风科技当了一段时间龙头股,接连拉涨停。
此外,还有就是货币的贬值。
一定条件下,货币的贬值可以刺激出口,像奇瑞、长城这些出口业务能力强的企业,当下货币贬值汇率下调的档口,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势更强,更有利于国际业务的增长。
总之,今年是中国科技的大年,作为一国工业名片,汽车业不可能接受长期萎靡,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市场的自我调整,相信中国汽车产业能够迅速走出当前困境,继续稳步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