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陶吉、韩三楚等齐聚长安,为何能吸引全球顶级大咖?

即刻视驾FlatOut-太平洋号
话不多说,即刻视驾吧!
+ 关注

国家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顶层指引,而那些真正将此落实的企业,往往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长安汽车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人才汇聚,创新成果频繁,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向上、活力充沛。

顶级大咖云集

近年来长安汽车的快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聚集起来自全球的顶级人才。包括前大众集团全球设计负责人Klaus Zyciora、前L4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千挂科技CEO陶吉、原华为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首席技术官韩三楚都加入了长安汽车,来自全球的优秀经验和顶级大脑,在长安汽车碰撞出璀璨的花火。


韩三楚2021年加入长安汽车,在行业里第一个做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控制+中央计算架构,也就是“Super DNA”——SDA平台架构。陶吉的加入,将带领长安汽车更深层次介入到智能驾驶领域,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Klaus Zyciora则是将自己的全球化设计理念融入长安,带领其设计迈向全新阶段,打造世界级汽车设计硬实力。

在全球范围内,长安汽车已经拥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技术研发人员1.7万余人,拥有700余名高级专家,包含先后14位国家特聘专家、1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37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1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劳动模范。


海内外人才汇聚,支撑长安汽车先后成立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构建起重庆、北京、上海、河北、安徽、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十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长安汽车有何吸引力?

全球顶级大咖,海内外人才为何齐聚长安?这个总部位于重庆的企业有何魅力?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晓宇用“真需求、真投入、真拼搏、真回报”来形容长安汽车的人才之道,直指长安汽车与人才相互尊重、彼此成就。


正是因为这样积极创新有投入有回报的氛围,韩三楚才能带领团队,用2年半时间开发出SDA平台,从传统的“分布式、分域、基于功能”转向“中央计算、分层+分域、基于服务、端云互控”的极简架构,实现中央计算、集成域控、可靠环网的量产应用,代表行业智能化进化方向,具备当前最快的通讯速度、最优的性价比,并能实现新汽车最早量产。


也正是因为不断出现的创新成果,在“数智新汽车”领域的突破,才进一步吸引陶吉、Klaus Zyciora等大咖的加入。Klaus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中国是汽车的未来,发展快,有才能,且坚定拥抱新技术,长安汽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于设计师来讲,是一个梦想之地。”

面向数智时代,培养复合型人才

“汽车产业本轮变革,边界正在不断扩展,未来汽车产业将变成一个空前庞大的生态系统。全新生态系统中,将吸引各类人才,机会无处不在,并将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长安汽车董事长在清华大学校招时,面向同学们的真挚发言。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长安汽车不仅是一家向新向上、阶段性成果显现的头部企业,更是一处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

不论海内外,长安汽车都能提供丰富的岗位选择、多样的专业需求。无论是车辆工程、电子电气、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还是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数字媒体艺术,都能在长安的事业发展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随着“海纳百川”计划在多个区域落地,海外人才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在工作中认识更大的世界,实现更丰富的人生历练。


进入长安汽车后,有近4000门课程的学习平台、1500人的内部讲师提供给青年学子,还有“砺剑行动”、“业财融合”、“影子教练”等计划助力人才培养。2001年,开启经理级继任者选拔保证人才梯队建设,2002年,开启经理级公开招聘年轻干部的选拔与培养,2011年,开启公司副总裁公开选拔全面提升企业经营。完善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让长安汽车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创造出引领行业的辉煌业绩。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长安汽车将加大新能源、智能化、软件、造型、国际化等领域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预计到2025年新增引进科技人才3000人以上,并加强内部人才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新平台等领域的转型培养,打造一个强大且充满生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团队。到2030年,长安汽车计划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


正是这样充满活力、凝聚力、创新力的团队氛围,完善的人才培养、晋升机制,前瞻的人才战略,让长安汽车一次次抓住风口,161年来历经风雨,始终立于中国工业的前沿。现如今,数智技术带来无限的可能与挑战,长安汽车又敏锐挺近新的赛道,决心成为“数智新汽车”时代的引领者。而雄厚的科技实力与优秀的技术团队相辅相成,将助力长安汽车达成这一目标。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4.36万
2023-11-03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