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搞直播带货的李佳琦一直被挂在热搜上反复鞭尸,起因只是一件“小事”。
在9月10日的直播中,李佳琦在卖一支79元的眉笔。
有网友留言说:越来越贵了。
这个时候李佳琦正常的反应,应该是耐心地用专业知识向消费者解释清楚产品的定价体系,然后用事实证明“该产品并不贵”。
但李佳琦偏要反其道而行,选择了唯一的错误选项:攻击消费者。他在直播间用不屑+不爽+鄙夷的语气,接连发问: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
“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普普通通”几句话,让李佳琦一夜掉粉110万,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李佳琦不得不直播道歉,但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
抛开李佳琦个人经历不谈,就事论事,他的确戳中咱们普通人辛辛苦苦打工的痛处了。他拿着从大家这里吸取的钱实现阶级跃层,转而带着说教的语气和高高在上的态度站在消费者对立面,他不翻车谁翻车?

李佳琦用血泪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顾客即上帝。道理虽简单,却适用各行各业,说回到咱们汽车行业,最近一次引大家不满的事件,是在今年的7月6日,16家车企在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 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

其中一条是,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简单来说就是,这16个车企将不再违背市场竞争秩序、打价格战,这也就意味着,将不会再有价格战,粉碎了不少消费者的“抄底”梦。
严格意义上来讲,降价本身就是市场竞争行为,车企联合起来打着“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口号,这不就是明目张胆搞垄断吗?再加上后疫情时代下,经济本身就不景气,消费者自然是不买账的。

站在消费者对立面,还想赚消费者钱?因此有“反骨”网友放话:你签任你签,价格没到位,买是不可能买的!
相似的声音一大,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表声明,指出《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违反了《反垄断法》精神,宣布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虽然《承诺书》“乌龙事件”远没有李佳琦这事儿闹得大,但两者本质上都是在和消费者对着干,最后的结果是要么低头,要么别赚钱,二选一。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对——真诚是必杀技。车企能够拿出有诚意的产品配置、价格,消费者就能建立起对车企的品牌认同度,像曾经喊着把“价格打下去”的李佳琦反过来把“价格抬上去”这样言行不一致、忘记初心,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昙花一现。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