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只听过“小天籁”?那你肯定没搞懂第14代轩逸的核心变化究竟在哪

2019-04-19 浏览:2.82万 评论:0
在北上广三地的车展中,举办上海车展的国家会展中心算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可是按照今年又冒出十几个新品牌的速度来看,知行君估计即使更大的展位空间也会有捉襟见肘的一天。

其实紧凑型车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虽说市场空间广阔,但参赛的选手众多,汰弱留强的机制更加残酷。能实现月销量轻松上万辆的,无一不是把自己打磨得近乎毫无短板的存在。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轩逸能够长时间霸榜,甚至问鼎2018年乘用车销量冠军的原因。

因此想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话,知行君倒是觉得从东风日产展台那台全球首发的第14代轩逸身上入手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

后消费升级年代,紧凑型车首先得拼颜值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像以前那样比划一下配置就下单的客户几乎绝迹了。”类似的感慨知行君已经在4S店的销售口中听过好几次。

消费升级这股东风,真的在汽车市场上戛然而止吗?知行君并不这么认为,说到底这只是汽车市场从增量变为存量的必经阶段而已。换言之现在能打动消费者的已经不仅仅是大空间、高配置这么简单了。过不了颜值这关,配置再吸引也不管用。

因此来到第14代轩逸上,外观和内饰的年轻化被放在更高的权重位置。尽管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但第14代轩逸力求通过第一印象来把路人目光留住的努力还是富有成效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归功于它把那套V-motion 2.0前脸演绎得越来越漂亮。

官方所谓的“生机与自信”和“健美与活力”两大设计理念可能有点拗口,但假如把它归纳为更低、更宽和更长这几个关键词就好理解了。事实上现在的紧凑型车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但姿态和比例感却不是谁都能拿捏得刚刚好。

而第14代轩逸通过V-motion 2.0中网、回旋镖式LED灯组以及双L型雾灯格栅灯元素,让前脸呈现出更强的视觉张力。另外,得益于车身空气动力学的优化以及主动进气格栅的配备,第14代轩逸的风阻也低至0.26 Cd。同级别车型中能做到如此低风阻系数的,除了第14代轩逸以外还真的寥寥无几。

车身侧面,长度和宽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三围尺寸(4641/1815/1447mm)让第14代轩逸的腰线显得更加修长。而增加至2712mm的轴距也让它有几分往中型车靠拢的“大车感”,加上17寸轮毂和隐藏式C柱的设计,说它是小天籁想必大家都不会反对。

车尾位置,双侧回旋镖式尾灯很好地营造出横向拉伸的视觉效果,让车尾看起来更加扁平。不过知行君发现第14代轩逸的行李厢开口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放置大件行李还是很方便的。

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的优势,对手难以复制

评价一台紧凑型家轿的标准有很多,舒适性无疑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消费者特别在意的方面,其中乘坐空间表现便是舒适性的先决条件。

其实从2006年进入国内开始,宽裕的后排空间便成为了轩逸最拿得出手的地方。放在当年,2700mm的轴距算是无出其右了。而在轴距进一步加长的第14代轩逸上,这份优良传统自然不会丢掉。以知行君172cm的身高来看,后排的膝部空间依然能稳占同级别的前列位置。

另外第14代轩逸的前后排座椅依旧无愧“大沙发”的美誉,人体工学座椅的坐垫和靠背填充物都相当柔软,而且的造型上也十分贴合人体曲线,主驾位置还配有6向电动调节以及腰部支撑调节功能。加上座椅采用了豪华车惯用的棕色配色,与身体接触的皮质表层还带有菱格绗缝,档次感拔高了不少。

对于前排乘客而言,基于CMF-CD平台打第14代轩逸也没有丝毫怠慢,中控台的布局继承了一贯以来的体贴,凡是身体接触到的地方,包括门板扶手位置几乎都被软质材料包裹着。而且现在第14代轩逸通过金属、镀铬条、皮质包裹等多种材质的组合,让以往强调温馨居家氛围的内饰增加了不少精致感。

而且现在的中控台仍保留实体按键+触屏的操作思路,虽然同级别某些竞品已经用上大尺寸中控触屏,但在触感反馈这些细节尚未完善之前,知行君还是觉得常用的功能操作回归到按键与旋钮是最合适的选择。此外第14代轩逸还为触摸屏下方的三环状空调出风口增加了独立开关控制,以适应不同乘客的风量需求。

至于说到那块8英寸触摸屏,知行君也特意把玩了一下。相比很多品牌喜欢把很多功能都一股脑地塞进中控屏的做法有点不同,第14代轩逸这套主要还是围绕着多媒体、导航以及车联网这几个方面做优化。因此它的UI逻辑很清晰,也没有太复杂的菜单选项,绝大多数消费者几乎不需要学习的时间,一上手就懂怎么操作。

同时里头还内置了高德地图车机版、在线音乐/电台这几个APP,并且提供了车载Wi-Fi。对于一台家轿来说也足够了。毕竟很多人来来去去只会使用那几个最常用的功能,操作顺手和方便才是最重要的,过于喧宾夺主反而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

其实这个分寸的拿捏并不简单,尤其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现在,很多车型都有点迷失方向了,只懂得往配置和功能上堆砌,但人机操作上却没有带来多少提升。而第14代轩逸能够抓住好用和顺手这一核心脉络,在知行君看来反而更实在和靠谱些。

没有足够“硬核”的实力,谈何行走江湖?

话说回来,轩逸之所以卖得好,除了大家公认的舒适和空间大以外,可能很多朋友都忽略了技术层面的原因。别以为只有全新天籁上面那台全球十佳的2.0T VC-TURBO才能扛得起“技术日产”的名号,其实第14代轩逸所搭载的HR16DE Gen3 1.6L发动机在油耗表现上并不比当下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弱。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第14代轩逸再次打破同级别自吸发动机的油耗新低,在XTRONIC CVT变速箱与主动进气格栅的协助下,4.9L/100km综合油耗已经能媲美一些混合动力车型。

而且得益于镜面熔射缸孔、e-VTC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TCV多级扰流控制、EGR废气再循环系统这4大技术,这台1.6L发动机交出了最大功率102kW、最大扭矩169N•m的账面参数,动力输出水平已经可以比肩1.8L发动机了。

另外,伴随着愈发年轻有活力的脸孔,第14代轩逸也不断强化它的驾乘表现。其中首次应用在新车上的IDM集成动态控制模块包含了ITC智能循迹控制、IRC智能行驶舒适控制、iEB智能发动机制动三项技术,除了改善车辆的操稳表现之余,也给予了驾驶者更有乐趣的驾驭感。

不过知行君认为第14代轩逸最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应该是主被动安全方面的全面提升了。其实现款轩逸已经搭载了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系统系统,但第14代轩逸则更进一步地追加了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EAPM油门误踩智能纠正、IDA智能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这三项黑科技。

其中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能够同时探测前方两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速度与距离,当前方两辆行驶车辆出现追尾风险时,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将通过声音和仪表显示等方式警示驾驶者提前制动。在国内普遍跟车距离比较近的道路环境下,这个系统对于降低追尾风险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知行有话说

把第14代轩逸的全球首发地选择在中国,可以看得出日产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尽管中国消费者对家轿的要求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属于最苛刻的级别,但知行君认为凭借着东风日产年轻化+智能化方向的技术路线,第14代轩逸已经在新一轮紧凑型车军备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了。

或许因为配置超出同级半个级别的原因,第14代轩逸的价格会有所浮动,但那又如何?家用车王者配上俊俏的颜值,硬核的实力和近乎豪华车的内饰氛围,足够让消费者买单了。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官方价: 10.86-17.49万

级别: 紧凑型车

排量: 1.2L1.6L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