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315晚会倒计时!这些车企成为舆论焦点

2019-03-15 浏览:1744 评论:0

每一年的三月份,“打假”便成了热词,近些年,车企在“315”到来之前的动态越来越成为汽车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所在。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18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资讯信息系统共录入汽车产品投诉19283件(含零部件),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改善消费环境有关之外,中消协也直言不讳的表明该投诉量的下降实际上也与2018年乘用车销量下降4.1%有着极大的关联。

而被投诉量最高的汽车品牌表格也相应出炉,其中自主品牌比亚迪高居榜首,而奔驰则成为了外国品牌被人投诉最多的品牌,不幸的是,在投诉量最高的前十个汽车品牌中,德系车从低到高的定位几乎“全军覆没”。

其中“售后服务”、“合同”、“质量”这三项也是所有品牌中投诉量比较集中的类别,除“质量”更多的关系到主机厂自身的品控能力之外,售后服务跟合同则更多的是集中在经销商层面对产品和消费者责任心的缺失。

对前十个被投诉最多的车企逐一点名似乎也没什么意思,不妨就看看在本次“315”到来之前,各个层面之“最”的车企究竟是哪些?

最多投诉量的品牌——比亚迪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比亚迪“荣膺”投诉榜单第一位。根据中汽协的表格显示,比亚迪除了“售后服务”、“合同”、“质量”这三项之外,被投诉得最多的还有“虚假宣传”这一项,一共有53宗虚假宣传投诉,而这也是全部记录在案的99家车企中最高的数字。

比亚迪的营销手段十分强大,特别是在自身新能源车型开始大量投入市场以后,在广告和营销的力度进一步增加,但或许比亚迪在做广告的同时没有掌控好尺度,过于夸大自身产品优势,导致用户群体的实际感受与宣传不符,看来比亚迪的公关宣传需要严加管控了。

而在产品层面,比亚迪最近几年的产品普及效率非常高,而且多以高配置和低售价的高性价比形象示人,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这些光鲜背后,比亚迪的发动机技术、电气元件的标定和调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这些弊端也必然是多种质量问题频发的关键。

最多投诉量的国外品牌——奔驰

奔驰成为了本次中消协公布的名单中投诉量最多的国外品牌,其实奔驰一直以来都有着很高的口碑,但同样也是在最近几年内,质量问题频发。出现了诸如断轴、爆胎、以及减配的问题,甚至还有爆出河南郑州某奔驰车主在奔驰官方授权的4S店被更换了三无配件导致发动机爆缸的事件,多次向4S店投诉无果,最终是上升到工商局和当地消协的层面介入才让这位车主更换了新车。

这不免会让人觉得奔驰“店大欺客”,其实在这份投诉榜单上,奔驰并不孤单,BBA三强在“售后服务”、“合同”、“质量”;这三个项目中的投诉量都超过100,所以笔者认为,产品的推出与出色的销售数据固然是一个车企在市场中影响力的硬指标,但如果在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这一层监管与品控的缺失,则终究会造成消费者满意度的下降。豪华品牌开始将产品做得接地气是消费者赞赏的,但如果只管产品的推出而不管车卖出去以后的质量维护,又该怎么标榜自己为“豪华品牌”呢?

最“人性化”品牌——雷克萨斯加价提车

雷克萨斯向来以极佳的服务态度著称,在全系车型都坚持进口而且有着丰田的质量背书的情况下,雷克萨斯旗下的车型也广受消费者欢迎;在本次的投诉榜单中,雷克萨斯的投诉量并不高,总投诉量66宗,排名第41位。

但雷克萨斯却有可能因为经销商的强硬手段而在今年的“315”被推上风口浪尖。主要问题集中在“加价销售”、“捆绑销售”这等类似霸王条款的销售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不满。

关于雷克萨斯的“加价销售”,笔者也曾亲自体验过:在2017年之时在广州某雷克萨斯4S店咨询NX的购车情况,得知彼时的雷克萨斯SUV需要全系加价5万,并且都需要半年之后才能提车。虽然在2017年7月1日,新版《汽车管理销售办法》已经正式实施,文献中明确对加价销售的现象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实际上落实到经销商处之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成效。

虽然明目张胆在汽车价格中进行加价销售的现象确实在过去的一年少了很多,但还有很多经销商会进行“加装饰”、“增购保险”等旁敲侧击的加价方式,最终在实车销售利润上获取更多的暴利,相信捆绑式销售除了雷克萨斯之外还有其他的品牌都有这种现象,只不过在雷克萨斯这个本身市场优惠幅度就比较小的品牌之下,这样的销售方式的不合理性看上去更加鲜明而已。

最有求生欲的品牌——大众集团、北京奔驰

在“315”正式来临之前,大众集团旗下多品牌都进行了不同批次的召回,除大众本身之外,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这等隶属于大众集团的豪华品牌都进行了召回,车型从定位中端的甲壳虫、CC,到保时捷718 、兰博基尼Gallardo、乃至宾利慕尚都在召回名录之中,由于召回的时间节点是在3月初且在“315”之前,难免有些耐人寻味。

无独有偶,在“315”来临之前,北京奔驰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求生欲,自3月12日起,北京奔驰召回2016年10月18日至2018年4月13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奔驰C级、GLC SUV、奔驰E级三个型号的轿车,数量共计95694辆。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两个在投诉榜单前十的车企在“315”正式到来之前选择了进行提前召回,是一种表现自身“负责任”形象的临时措施。为什么呢?因为在“315”之后被曝光自身问题似乎不如主动“认错”来得光明磊落。

其实不然,临时抱佛脚向来没有什么好的成效,车企在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临时采取强硬的措施也不会就此掩盖产品的问题。实际上笔者认为但凡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车企,只要对企业自身形象有所重视和顾及,那么召回的工作就一天不会停,只是在每年3月份成为了一个敏感期,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大批量召回措施,就有一种质量问题被无限放大的感觉罢了。

后记:

没有哪个品牌的哪款车型可以真正做到没有质量问题,但是除了车型本身的质量之外,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被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其实都出现在经销商层面,经销商在购车时候的霸王条款、捆绑销售、在维护修理的时候将配件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这就导致了无辜的消费者在不知道经销商的所作所为的情况下,只能将爆发出的各种问题怪罪到品牌的头上。

因此或许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理解“315”存在的意义,“315”不仅仅是要曝光汽车行业中的某些品牌某些车型的质量问题,更是要提高车企本身的质量意识,曝光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监管的缺失、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以达到规范市场环境的目的。

最后不妨期待一下,今年的“315”晚会,究竟哪个车企会被央视曝光?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