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Lyriq能否重奏凯歌?" img_height="204" img_width="852" inline="0" src="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3/05/10/7231159232555713061/88c69d7191694beaa305644aa314c476.png">
几乎毋庸置疑的是,现在席卷全球电动汽车浪潮的开端,源自于大洋彼岸的特斯拉。
但矛盾的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一心想要上天的特斯拉绝不会是美系车的代表,各自拥有百年历史的通用与福特能否崛起无疑更能吸引眼球和值得期待。
于是,在各个新兴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车企竞相转型之际,作为最能代表美系车形象之一的凯迪拉克,也在上一届的上海车展上,带来了今天的主角,凯迪拉克Lyriq。
划重点,这是通用汽车的高端转型之作,也是凯迪拉克的全球首款全球电动车。
诞生于通用汽车最新的Ultuim奥特能平台,几乎1:1复刻了量产车的外观,以及随处可见的致敬元素。
于外于内,在Lyriq上都能看出凯迪拉克,乃至整个通用集团对于这款车,对于电动化浪潮来袭时的良苦用心。
不过,从2020年首次亮相到2022年中正式开启交付,再到已经官宣完成了IQ OS 2.0升级,被寄予厚望的Lyriq并能为凯迪拉克带去想象中的热度,就连路上的可见度也寥寥无几。
所以,问题出在哪呢?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静态模式下,还是飞驰在车流中,凯迪拉克Lyriq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为一款车长超过5米、宽度接近2米、轴距达到3米的中大型SUV,凯迪拉克Lyriq的高度却仅有1.6米出头,宽体低矮的比例也为其营造出了一种大号旅行车的既视感,这种优雅的气质在一众同级别纯电SUV中,无人能出其右。
前格栅的灯带设计既传统又时髦,让电动车在采用封闭式前脸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快的跳脱传统。
竖直的行车灯继承了经典的凯迪拉克“钻石切割”元素,还拓宽了车头的视觉宽度。怀揣着车钥匙靠近,前脸迎宾灯光亮起时的仪式感令人难忘。
首尾呼应的D柱灯带灵感同样源自于凯迪拉克经典车型中飞机尾翼的设计,大溜背与双尾翼的设计为其增添了不少运动感。
虽然与前格栅一样,由于法规的原因,D柱灯带在车辆行驶中不能点亮,但瑕不掩瑜。
外观设计团队加10分。
打开车门进入车内,作为美式豪华的延续,真皮、实木、大沙发在Lyriq上缺一不可。而如果你选配了白色内饰,纯净明亮的车内氛围,很难不联想到加州明媚的阳光。
车内高级感的营造不仅仅在于车内的用料,如转向拨杆与多媒体旋钮的设计就堪称艺术。经过激光雕刻的实木与镀铬饰框一同被镶嵌在车门的内侧,镂空部分映射出的是车辆的氛围灯。车内细节都能看到设计师的用心点缀,细节满满,诚意十足。
当然,在车内最令人惊艳的,是一款达到33英寸的9K曲面屏,像素密度271PPI,几乎达到了车载大屏的天花板。
有了视觉上的享受,让耳朵怀孕这件事同样不能落下。合理设置之下的AKG音响,效果甚至不输隔壁家顶配的宝华韦健。
一套好的音响对于豪华品牌来说,绝对是很高的加分项,况且,最初与音响品牌合作的,就是凯迪拉克。
内饰设计团队加10分。
驾驶感受是老牌车企的强项,即便是到了电动时代亦是如此。
凯迪拉克Lyriq在驾驶感受层面保留了传统美系车的特点,车内隔音极好,即便在车速120km/h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噪音,静谧性表现在同价位产品中可以排得上前三,属于非常惊艳的那种。
底盘的厚实感很强,过烂路的时候能给驾驶者很强的安全感,虽然在市区行驶时悬架的支撑有些偏软,但这台车真的非常适合用来跑高速,又稳又舒服。
另一个值得夸赞的地方就是车辆的电门和刹车踏板脚感,动力响应很轻快,电门踏板在初段就能提供非常不错的加速能力,并且整个前2/3的行程都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像极了传统美式大V8的那种动力曲线,爽快而不见底。
底盘调校团队加10分。
到这里,Lyriq上大部分的优点已经展现在你的面前了。如果你是一位凯迪铁粉,并已经准备持币购买的话,那就可以点左上角返回了,因为接下去……
随着与Lyriq相处的时间增加,相处过程中的矛盾也随之增加,甚至一些优雅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变成鸡肋。首当其中的,便是Lyriq上的“薛定谔车门”。
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一样,凯迪拉克Lyriq同样适用了隐藏式门把手,通过按压门把手,车门会自动弹开一条缝,随后需要你手动将车门拉开。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让人产生其配备了电动车门的错觉,十秒过后,剩下的只有还在傻傻等待车门自动开启的你。
为了让车门开启的动作更优雅,Lyriq在门板下方的内侧设计了一根电动顶针,仅当车门打开一定角度之后才会收回去。于是问题也随之而来,Lyriq的车门很沉且没有电动吸合功能,这使得用车过程中会有一定几率无法一次将车门关到位。
这时候如果重新解锁再快速用力关门,你就会听到令人肝颤的“咚”的敲击声,车门也会立刻被弹开。是的,重新解锁后顶针还没来得及收回,它又被重重的砸向了车身。
人机工程部门扣100分。
车内那块9K大屏在惊艳之余,剩下的也只有在刚上车时带给你的惊艳了。这并不是一个病句。
系统UI美观与否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9K的屏幕消耗了8155芯片不少的算力,再加上系统优化不力,在使用过程中,车机启动慢、网络信号差、触摸失灵、系统死机、屏幕亮度不灵敏以及车载导航问题时有发生。
好在,通过CarPlay手机互联可以解决掉一小部分的问题。什么,你说Carplay不能全屏显示浪费了9K屏幕的能力?这已经是这些问题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了。
智能车机部门扣100分。
在Lyriq上市之初,Super Cruise功能就是其一大宣传卖点,终于在爽约了大半年之后,通过IQ OS 2.0的升级才姗姗来迟。好饭不怕晚,迟来的SC多少至少没有让Lyriq变成一款纯期货。
在Lyriq上搭载的是全新一代的Super Cruise功能,在国内市场上,最早搭载于去年推出的CT5顶配车型上,其除了有基础的ACC+LCC之外,还新增了自动变道、指令变道以及配备了眼球追踪的DMS功能。
不过,Super Cruise的使用非常依赖于车机系统中的高精地图,也就是说只有在高精地图覆盖到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上,才可以开启Super Cruise功能。
也正因为需要调用高精地图,让原本就有些疲于奔命的智能车机雪上加霜,会出现高精地图无法调用导致无法开启Super Cruise功能,或意外退出Super Cruise模式。
智能驾驶部门扣1000分。
除此之外,凯迪拉克Lyriq上还发生过不少其他的小问题,经过社交平台的舆论发酵,让其新车口碑难以提升,在与同级别车型竞争中被埋没甚至遗忘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最终导致凯迪拉克Lyriq销量不佳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整体产品力与市场口碑,无法支撑起Lyriq高达40余万元的售价,3月份仅售出182辆的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在上市之初,凯迪拉克过分强调直营体系的建设,在不少一线城市的商超开设了体验门店,希望通过模仿特斯拉的经营模式来推广Lyriq。
但直营体系搭建的节奏跟不上销量增长的需求,从而不得不转投与传统经销商体系合作,这种摇摆的策略体现了对销售体系缺乏规划。
同时,2023年的新能源价格大战已经波及众多品牌,特斯拉、蔚来,以及奔驰、宝马等厂商都开始官降或打折促销。而凯迪拉克却在这场价格战中做起了旁观者。
看似维护了现有车主利益的同时,却让它损失了不少路人缘,把本就不多的意向消费者推入了其他品牌的怀抱之中,靠着一点金融和积分政策压根无法和大杀特杀的对手们PK。更为割裂的是,同店销售的凯迪拉克其他车型却享有着不少折扣。
其实,让凯迪拉克纠结的是,一旦打开价格体系的潘多拉魔盒,以消费者对凯迪拉克骨折的认知,那么前期好不容易守住的局面将会付之一炬,同时首批车主又将大规模反水,尊严和活下去,凯迪拉克Lyriq必须做出选择。
当然,Lyriq目前遇到的问题,更像是凯迪拉克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产品老旧,智能化推进过慢已经成为不少社交平台上人们对于凯迪拉克的集体吐槽,就连坐镇主场之利的2023年上海车展,凯迪拉克展台上也都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新车。
凯迪拉克本身并不属于一个十分年轻向的品牌,靠着现有车型,其对于Z时代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减弱。订车时期过长,顶配车型交付困难,更是让这层本就不坚固的信任体系更为脆弱。
困难是存在的,老将更需要积极变阵,谋得新出路,找到新的方法论,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奏出一曲胜利的“凯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