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汽车大片手机拍,后期教程全解析

车车妹儿-太平洋号
美车美女图文,媳妇当车模,摄影技法介绍。
+ 关注


这是最终片子的效果,除了右上角一块天空因为过曝原因实在拉不回来看起来有点奇怪外,其它的都还不错,用来刷朋友圈足够秒杀了。


当然,不看原图的说成片都是耍流氓,所以,这就是原片。

以这张片子为例,拍摄器材是iPhone 7 Plus,处理软件是Snapseed,使用系统自带的相机。


先看下全套处理过程

看起来挺多的是吧,确实挺多的...

不过我会一步步说清楚,其实很多步骤对于最终成片的影响很微小,都是些自我苛责使然,后续我会尽量把调整步骤压缩在5步以内,让大家学起来更轻松,我写着也简单。

基础步骤

步骤1:导入原图


拍摄原图的目的只有一个,摆好POSE,给后期创造好前期条件。

摆POSE就是构图,网上的构图解析和教程汗牛充栋,我少不更事时也拜读不少,但说实话,别陷进去。因为大师的好作品,往往都是超脱既有经典构图模式的。所以你就记住一种构图(好吧,其实是1.5种)足够打遍天下了——三分法构图(或者黄金分割构图,三分法构图更像是黄金分割构图的简化版)。

就是把拍摄主体放在画面横向与纵向三分之一分割线的焦点上,每个画面上都有4个这样的焦点,摆哪看着舒服就行。对眼力没自信的朋友也别慌,现在的手机(甚至单反),基本都提供自带的参考分割线帮你忙。

我这车,就压在右下的分割线焦点上。

步骤2:旋转调正画面

这一步不是必须,你觉得画面歪了调调就行,或者让它更歪,达到你的构图预期。

步骤3:剪裁


用什么样的画面比例,完全看片子的主题,让画面在形式感上协助突出主题。

这张裁剪为了16:9(iPhone默认拍摄都是4:3),因为我觉得这样好看(好吧,我承认上面的形式感、主题都是在吹NB)。

旋转和裁剪这两步,是为了重新构图,特别是用广角拍大场面时,重新构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步骤4:调整图片


从这步开始,我会用两张图讲解,一张说明步骤,一张说明该步骤的具体调整(你要是还学不会!(╯‵□′)╯︵┻━┻只能说我真的用心了!)


调整图片可以理解为对图片进行基础参数的调整,达到还原优化图片素质的目的。玩单反的朋友可以理解为,原属图在进入PS修饰前,先在ACR里还原原貌的过程。

这张图的参数详见截图,只做参考,每张图的处理都不一样。

因为这些参数实在太耳熟能详了,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只说一下”氛围“这项。它的功能是调整全图的亮暗对比,让暗的亮一点,让亮的暗一点,听着就像是个HDR效果滑块,用起来也是...参数别调太高,太高了显得假。

步骤5:突出细节



“结构”就是把物体的轮廓强化,就是在画面中有色彩明显变化的交界面进行锐化,也别拉太多,看着假。

“锐化”可以适当调高,虽然现在手机屏幕的分辨率都很高,但是屏幕尺寸还是那么大,你看到的物理上还是张小图,适当多提升锐化效果,能让图片看起来更精致和有层次感。

优化步骤

步骤6:局部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自我苛责的“额外步骤”,不用其实对最终结果也没太大影响,用了还得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妙。

硬知识,Snapseed里的“局部”功能,其实是它的核心技术,叫U Ponit,是通过色彩来选择调整区间。不过Snapseed里的表现远没有PC版Nik里Viviza的好使,色彩选择的精度和可调整的项目都差很多,反而用到的机会不多。


这里通过“局部”调整的是车头的亮度。

因为车头在暗光处(拍摄时考虑的是暗部的车头更容易体现大灯的明亮),但是有点太暗了,所以修片的时候适当提亮一点。

步骤7:画笔


Snapseed里的”画笔“功能就是通过手指来涂抹湖面,被涂抹到的地方根据你选中的调整参数进行调整。

因为手机上的触控操作天然更方便,所以其实它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局部“这个功能,只是因为两者可调整的项目不完全一致,还需要混合使用。我觉得,Snapseed下一版大版本更新,应该大幅增强”画笔“功能才是。

画笔功能界面右下角有个眼睛的图标,选中后可以通过浅红色提示你涂抹的区域。


可以看到,我还是在增强车头的亮度(因为”局部“实在不好用),手指头大的朋友也别怕,可以放大画面来仔细涂抹。

步骤8:画笔


第2次...因为涂抹的区域和想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分别用了2次画笔。

我建议大家在使用相同功能,但处理区域和目的不同时,也分开调整,做错了不用前功尽弃,也方便后面再进行微调。


嗯,还是车头,换了个项目来调亮度...按现在做手机、做皮具、做一切物件的说法,这就叫匠心吧~

步骤9:画笔


第3次...你们别打我,最后一次了~


这一次几乎把整个画面涂满了,调整的是不同区域的色温,用以达到强化对比的目的。

车身后的区域,因为被太阳照射,色温往高了调,更暖。

车身前左侧的岩石,处在阴影中,色温往低了调,更冷。

冷暖的撞击,一下就刺激到了观众视觉神经。

生活里你女朋友/男朋友对你忽冷忽热,是不是也让挺刺激你神经的,一个道理。

步骤10:曲线


这是这几版Snapseed增加的新功能,有预设曲线,也可以手动调整,实在是良心的功能升级。


我用来”柔和对比“,来适当增加下对比度。这种小S形状的曲线,往往被用来模仿图片的电影感。

步骤11:色调对比度


这个也是自我苛责的额外步骤,同样需要细微的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妙。


“色调对比度“可以通过区分画面中高中低的亮度部分来调整对比度(我调整后的感觉是对比度),属于细致调整。我习惯了每次都用它调调看,实际对结果真没什么本质影响。

步骤12:粗粒胶片


其实就是套用色彩滤镜。


这次选的是”L05“滤镜。

色彩滤镜其实就是帮你把照片确定一个色彩风格(色彩取向),前提是照片底子好(前面干的那些调整),原片直接上来用,往往效果不佳。

原因也简单,任何色彩滤镜都是基于一系列图片范本来总结的,这个范本的图片各项参数在大体上是在一个区间内的,前叙的调整就是把原片的各项参数调整到这个区间内。

你自己想想,很多人喜欢日系风格,几乎所有的滤镜软件都提供,但是原片直接套出来的结果往往很失败,原因就是这,因为日系风格原片拍摄时候就是过曝倾向、饱和度降低,你没这底子,滤镜也只能指鹿为马了。

步骤13:镜头模糊


在有些软件里可能叫”移轴效果“,就是模拟大光圈镜头前景、背景虚化的。

这个分步骤说明了,这张展示虚化区域的选择。


这个是调整参数,”模糊强度“我设定了非常低的值,加这个其实不是为了模拟大光圈镜头的虚化,而是适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让画面更有质感(B格更高),一点点如有如无的虚化就足够了。


步骤14:局部

嗯,”局部“第2次出场。


基本调整完,发现车身有点软,加个”局部“提升下车身的对比。


好了,完事输出,晒朋友圈去~


*图片与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3034
2019-02-27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