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冤家”再聚首 奔驰宝马也要抱团造车了

2019-01-26 浏览:1586 评论:0

这些年,汽车巨头们的合作已经并不鲜见,毕竟全球汽车业的销量不是很景气,抱团取暖总是更好些,不过,当听到奔驰与宝马这两位汽车业的巨人也要坐下来喝喝茶,造造车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小惊讶的。

奔驰宝马合作 自动驾驶是重要考虑

据了解,就在近日,奔驰与宝马将可能会合作开发生产下一代紧凑型汽车,包括宝马1系与奔驰A级车家族。不过,即便顺利的话,第一批联合生产的紧凑型汽车也不会早于2025年之前问世,这一举措将会为双方节省下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成本。此外,奔驰与宝马还将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进行共享与深度合作。目前,双方高层正在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话说,这也不是两位大佬之间第一次传出绯闻了。在2015年,两者还有奥迪联手一起收购了诺基亚的地图公司Here,交易总价达到了27.1亿美元。在2018年,双方还宣布合并了各自的汽车共享业务Car2Go和DriveNow,以求在共享出行领先拥有更多话语权,以对抗这个领域中的传统强者UBER。而就汽车制造领域而言,双方此前从无纠葛。这也无怪乎双方的合作遭到了各自工程师们的强烈反对。

据了解,这一次双方要合作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新车型研发的巨额费用,从而加大对于自动驾驶这一前瞻性领域的投入。此前,对于数字地图公司HERE公司的收购,应该就是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步。不过,自动驾驶这一领域在全球而言都在持续研发之中,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而且投入不菲,能省一点总是好的。于是,开篇所提到的双方在新的紧凑型车的开发上的合作就显得更合理了。通过技术上的联合开发与共享可以大大节约研发时间,减少研发投入,同时,还能优势互补,学习到对方技术上的长处,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大众与福特也在靠近 同样着眼未来

除了奔驰与宝马这一对“冤家”之间的聚首之外,巨头们合作的最新例子当属大众与福特了。就在1月15 日,双方宣布双方将组成一个业务范围广泛的战略联盟,并签署首项合作协议,将在商用车领域展开合作,双方最早将在2022年推出适用于全球市场的商用车车型与中型皮卡车型,“其中福特将负责为双方面向欧洲市场开发和生产大尺寸商用车型,而大众则负责开发和生产MPV车型。”而且,双方还将在在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和电动车型领域展开合作。着眼于未来,是奔驰与宝马、大众与福特合作的共同目的。

在全球汽车销量并不十分景气的当下,双方的合作,有利于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减少关税。福特在皮卡与轻型商用车领域的经验可以弥补大众在相应领域的不足,而大众在乘用车领域的经验对于MPV市场的拓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分分合合 巨头们的悲欢起落

而宝马与丰田的合作也是汽车行业合作的范例。双方对于技术的一份执念使得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双方的合作更多地催生在技术的研发上。作为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丰田的传奇跑车,有着牛魔王之称Supra在近日的底特律北美车型上首发亮相,它由丰田出品,宝马制造,基于丰田和宝马合作开发的跑车平台打造,它的外观来自于此前丰田的FT-1概念跑车,不过,它的发动机为宝马方面提供的2.0T四缸涡轮增压引擎的优化版B48以及3.0T六缸涡轮增压B58,同时,它还有着来自于宝马3系的底盘组件、来自于M3/M4系列的后轴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采用前置后驱以及八速ZF自动变速箱。这是丰田重新找回运动之风的一个重要举措。

而作为双方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宝马Z4早在2018年8月美国圆石滩车展就已经首发,它外观设计更加年轻化,更具运动气息。动力上,它搭载2.0的发动机以及与Supra相同的3.0T发动机,匹配6MT和8AT变速箱。

除了上面说到的奔驰、宝马,大众与福特,汽车巨头们合作的例子还有奔驰与雷诺日产、大众与铃木等等。纵观国际上汽车巨头们的合作,如果是说丰田与宝马的合作有所成就,大众与福特刚刚起步,大众与铃木的合作最终分手,而就目前来看,奔驰与雷诺日产的合作效果还有待观察。

大众与铃木在2009年结成联盟,大众希望汲取铃木在小型车上的生产经验,填补产品线空白,同时拓展亚洲市场。而铃木则寄希望于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同时,获取大众的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技术。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联盟关系在2016年2月正式解除。

而奔驰在与雷诺-日产的合作中,成本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促进了其对于奥迪的超越。不过,其发展smart的初衷并没有实现。而且,微型车市场正在不断地缩小。此外,在新能源领域,从目前来看,奔驰并没有通过合作获得更多发展上的先机,更多地还是在从头再来。对于雷诺-日产而言,英菲尼迪在品牌与产品的发展没有完全遂人愿。当然,合作还在继续,未来如何还有待观察。就在2018年10月还传来了双方将共同研发新一代电池,并可能在自动驾驶与移动出行方面进行合作的消息。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汽车产业而言,全球化、平台化、共享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大的趋势。同时,2018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中国与第二大的美国均表现不佳,中国是同比下降5.8%,而美国也仅微增0.6%。不景气的市场,使得那些曾经的冤家对手们走到了一起,为了技术研发与共享,为了拓展市场,为了节约成本,优势互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当中,有成功的范例,也有不欢而散、不遂人愿的。在笔者看来,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处理好文化上的碰撞与摩擦之外,开放的心态与务实的态度是必须的,当然,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这对于我们自主品牌间的合纵连横也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