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势Auto-First|周光军/著
背靠上汽集团这棵大树好乘凉,成立11年的上汽商用车风华正茂。
上汽商用车总经理蓝青松,那时还没有接替退休的肖国普升任上汽集团主管商用车的副总裁。当年产品投放实现占据商用车领域 6% 的市场份额,是蓝青松交出的圆满答卷。不过,那时蓝青松的战略思路就将从“重乘轻商”转变为“乘商并进”。商用车最终将形成 50 万辆的规模,上汽商用车要抓住城镇化潮流下的多元化机会。
算上发布企业品牌也才两年的上汽商用车,在真正投放产品只有一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 6000 辆销量的“开门红”,占据行业 6% 的市场份额。南京依维柯和江铃全顺等主要竞争对手,实现 6000 辆销量大概用时 6 年。
如果从用途上讲,大约有 35% 是商旅,移动商务、旅游、通勤旅游,另外 65% 包括物流、医疗、救护、警用、检测、售后服务等。而从地域构成上,则遍布包括西藏在内的各地区都实现了销售。不过,从地域方面销量比较大的,与乘用车相近,包括长三角、苏、浙、沪、广东、华北、北京、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此外,海外市场的销量占了20%。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过去几年的商用车增长偏重在重型卡车的增长,今后会转向以城市化、城镇化为经营性模式的轻型商用车的增长。蓝青松同时表示,第一个是城市交通,包括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另外还有班车、旅游车。第二个是城市物流,轻物流是欧洲很多城市主要的物流形态,主要运输都由轻型商用车来解决。现在上海、江浙, 包括广东市场,这个趋势同样非常明显。第三个是多功能、多用途的汽车,如医疗救护, 随着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使救护车的需求快速增长,轻型商用车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每年新增上万辆的市场规模。
上汽集团是在 2009 年以收购英国 LDV 公司染指商用车的,上汽集团自身商用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8 年的大通牌重型卡车。蓝青松表示,上汽集团的商用车战略已经从过去的“重乘轻商”转变为“乘商并举”。
原南京依维柯、上海申沃、汇众伊思坦纳及依维柯红岩,全部并入上汽商用车公司。蓝青松把当时的上汽在商用车领域定位为积蓄力量阶段。商用车先重点做“两轻一重”,也就是把轻客和轻卡业务做好,另外把重卡业务做起来。当时,上汽大通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江陵全顺、南京依维柯、江淮新锐、东风御风、福建奔驰凌特等,那时的上汽大通在行业仅排名第九。不过,蓝青松的胃口并不小 :上汽商用车 2013 年的小目标

是过万辆。海外市场,在已经开发了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要形成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为主销量的东盟市场。同时,要小批量进入英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市场。
在蓝青松打造商用车帝国的诸多秘密武器中,用轿车标准打造商用车是其中一个。既拥有大众、通用、五菱等领先合资品牌,又拥有荣威、MG 名爵成熟自主品牌的上海汽车, 在国内的乘用车领域可谓风生水起。相对短板的商用车方面的上海汽车正在“后发先至”,蓝青松在一次采访中称,上海汽车将用轿车的标准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商用车,以实现上汽集团的“乘商并举”。从 2011 年商用车项目起步,到目前,上汽商用车已成为国内商用车领域名副其实的“黑马”。
起步之初大通是个不被人认知的品牌,但提起英文名字 MAXUS 无人不晓。
2011 年2 月 28 日,上海汽车集团发布了国际传奇商用车品牌 MAXUS 大通,MAXUS 各款车型遍布世界。大通的模板来自 2009 年上汽对英国 MAXUS 品牌知识产权和技术平台的全资收购。在“国际基准商用 MPV”MAXUS 大通 V80 首发前,归类为乘用车,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在车型品类更细分、专业定制化更多样的商用车领域, 市场也迫切需要集成更多功能、实现更多用途的 MPV 类车型,商用车向多功能化嬗变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MAXUSA 大通 V80 在短轴低顶、短轴中顶、长轴中顶、长轴高顶四大基本车型系列基础上,又可以根据单侧移门双侧移门、左驾右驾、高中低档不同配置等组合出 140 多个种类、3000 多种配置。与此同时,MAXUS 大通 V80 在基型车平台上可以延伸出房车、校车、医疗、警用、电力、民政等多种车型。MAXUS 大通 V80 以 FF 轿车化前置前驱、BFI 全承载式双移门车身、欧四排放标准 Eco-D 发动机、欧洲商用车碰撞设计标准、ABS+EBD+BAS+TPMS 多重主动安全防护、IMMO+BCM 智能电子系统、MIRA 专业底盘调校、车身制造 2mm 工程及 EPP 环保水溶性油漆九大基准创新打造。
上汽大通作为国内商用车行业引领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国际一流的产品品质和抢眼的市场表现,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中国智造”的形象。上市以来,上汽大通凭借行业瞩目的“大通速度”开创了多项行业第一,成了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其以国际一流的技术与产品, 在宽体轻客领域形成“坐三望一” 的市场格局, 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并在国内高端 MPV 市场领跑未来“黄金十年”,引领中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在全球市场,上汽大通已经成为国内宽体轻客市场覆盖率全球第一、销量全国第一的品牌,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达 33 个,覆盖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 其中不乏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中国智造”品牌走出去树立了范本。
以大通 G10 为样本和起点,上汽商用车后续陆续推出了 D90 大型 SUV、大通房车及大通皮卡等众多的车型产品,且在各自市场处于领先者的地位。
致力于成为“用户驱动,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和生活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跨界车企,成为国内市场的引领者、全球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是上汽大通的企业愿景。经过 10 年的蓄势积累和滚动式发展,上汽大通从初期两年推出一个产品,深耕细分市场,到一年推出两个全新产品,形成 5 个整车平台 +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房车出行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整体体验方案,创造了业界瞩目的“大通速度”。目前,上汽大通旗下产品包括“上汽大通 MAXUS”品牌的 MPV、SUV、房车、宽体轻客、皮卡、新能源产品组合和“上汽跃进”品牌的各类轻、中型货车及各类特种改装车。
上汽大通率先将 C2B 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引入汽车行业,成为第一家实施C2B 战略部署的车企。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实现企业与用户及伙伴的数字化直联,用户参与全价值链的数据化互动和决策,与用户建立终身相伴的“有温度”的关系,为消费者打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秉承“生而与众不同”理念,MAXUS 致力于打造“定制化、智能化、国际化、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和口碑。MAXUS 的中文音译名称为“迈克萨斯”,其中蕴含了对 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的深刻思考 :MAXUS 是 MAX 与 US 的天然结合,MAX 代表无限、广阔的海洋形象和精神,US 代表每位用户。MAXUS 倡导,每个人生而与众不同, 在事业中拼搏、在前行中探索、在生活中包容、在成长中奉献,但相同的是都践行着“拼搏,探索,包容,奉献”的海洋精神,在信念的道路上无畏前行。MAXUS 认为,每个“生而与众不同”的个体都值得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被嘉奖。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国际汽车品牌,MAXUS 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产品以国宾品质, 多次服务于 APEC 峰会、G20 峰会、青奥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级高规格会议。海外市场方面,MAXUS 全球经销网络初步建立,形成了五大重点核心市场,产品覆盖全球48 个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等发达国家成为海外销量的主要来源,MAXUS 正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