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懂了上海为什么叫魔都,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选长安CS75 PHEV丨车业杂谈

2018-09-13 浏览:1527 评论:10

“魔都”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在1924年出版的一本叫做《魔都》的书,该书描写了作者在租界时期的上海所体验的人文与时代缩影。封建文化代表的中国县城与开放资本主义代表的各国租界,在那个时期不停发生着冲突、碰撞、融合,这也使得那时的上海具有别样的“魔性”,称之为“魔都”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前的魔都或许更多的偏向奢靡的“魔性”,而现在的魔都更多的是积极阳光的“魔力”。这里有楼阁层差,山石峥嵘,古树苍翠的江南名园——豫园,也有或古典、或浪漫、或中西合璧式的万国建筑群。这里有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千年名寺——龙华寺,也有高达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可以说汇聚了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最先进的世界科技。

传统汽车与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也在CS75 PHEV上得到了完美融合。其动力系统由1.5T蓝鲸发动机+前、后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55kW,最大扭矩605N·m。很多人都说买新能源汽车就是为了一块车牌,可他们却不知道,CS75 PHEV给你带来的动力感受,是很多四五十万的车都给不了的。上海有着全国最贵的车牌与最堵的南北高架,所以纯电模式下的CS75 PHEV带来的深海级静音座舱,能免去你不少堵车时的烦躁。油电混合模式带来的充沛动力,又能让你在通畅的绕城高速上尽情驰骋。发动机与电机之间智能化的自动切换,带来更舒适、更安心的驾驶感受。

上海是座给人安全感的城市。国外经常爆出的枪击事件,恐怖袭击,在上海似乎从没出现过。不管是白天拥挤的人群,还是晚上冷清的小巷,你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根据上海警方发布的“治安上半年状况通报”,全市报警类110警情同比下降20.9%,全市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同比下降28.9%,上海的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安全。上海的安全不单是靠警察们的维护,更多是的靠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比如斑马线前主动停下的私家车司机,比如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文明制止的路人甲乙丙。

CS75一直就是业内的安全代表,而CS75 PHEV更在电池安全上下了不少心思。其整车是国内首家实现带电碰撞并达五星安全标准,如发生意外,电池将瞬间自动断电,避免二次伤害。CS75 PHEV所使用的电池系统,也经过了UL2580滥用测试,确保在高温、涉水等极端极端工况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使用安全。

上海也是一座智能化的大都市。这里有最便捷的生活服务,从街边的便利店到奢华的正大广场,从地铁到机场,甚至是医院挂号、买药,你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全部搞定。这里也有世界最前沿的技术,谷歌WAYMO落户上海,通用的V2X技术首次面向公众的展示,也是在上海。

CS75 PHEV也汇聚了长安最新、最成熟的科技成果。APA4.0代客泊车系统,全程无需驾驶者操作车辆,真正实现了一键停车。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不但可以实现0-150km/h的自动跟车,而且可以通过语音激活。其语音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空调、导航、天窗等控制,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此外,CS75 PHEV还拥有远程控制、双屏互动、AEB预警辅助制动系统等丰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科技配置。

作为一座GDP3万亿的城市,上海还是一座豪华之都。都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钱少。不说上海寸土寸金的房价,这里有人均消费8888元的Ultraviolet餐厅,还有随随便便消费就上万的外滩八号。但是上海的豪华并非体现在高消费上,年初的一场大雪让全国很多地方都被大雪封路,为何上海第二天仍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那是武警官兵、环卫、路政、公安交警、物业等可爱的人彻夜劳作的成果,上海的豪华体现在生活的每处细节。

进入CS75 PHEV车内,你感受到的是一个极富科技感的豪华座舱。悬浮式中控和全液晶仪表盘仿佛带你进入一个未来世界。飞机式挡杆和拉丝金属面板又带来现代的豪华感受。魅蓝、炫紫双色可选的皮质座椅还有翻毛皮点缀,进一步将豪华落实到真实的触感。7色氛围灯更能提升夜间行驶的质感。

魔都上海似乎与长安CS75 PHEV缘分不浅,其实他们之间早有渊源。长安汽车的前身就是上海洋炮局,成立于1862年。后来长安汽车从上海辗转到南京,最后落户重庆,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工业发展史。9月12日,长安CS75 PHEV选择在上海老船厂1862上市,可以说是回到原点,也是迈向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新的起点。此次共推出3款车型,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16.58-19.68万元。长安汽车还是保守的没有捅破20万天花板,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CS75 PHEV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魔都的魅力已然让人倾倒,而CS75 PHEV的魅力,是否有打动你?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