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车言倒计时-太平洋号
专业好玩有趣的汽车内容
+ 关注

导读:hello各位小伙伴,欢迎来到车言,有趣有料的汽车各类知识在这里,欢迎关注。本期主题: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非机动车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出行的压力,以电动车为代表的它轻便、经济等为优势备受人们的欢迎,然而在带来方便之时管理混乱、超标非机动车盛行、违法行为难以查处等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事故在所有事故类型中是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占比最重的一类,并且事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而引发无数纠纷乃至社会矛盾。甚至有人调侃电动车成为了继“泥头、公交和出租”之后的马路又一巨头。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很长一段时间内网上流传交通事故“弱者论”一说,大致的意思就是当电动车与汽车发生事故之后,即便汽车一方正常行驶没有过错是电动车违反交规所致,但到事故认定的时候汽车都会多多少少被划承担责任。实际上查阅各地的相关案例,会发现这种言论确有一定的根据,并非无稽之谈,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之时,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总结下来就是说,汽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无论有没有错,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只不过这个责任的划分会根据双方过错程度来认定。这也就不难解释备受网友吐槽的那一幕:汽车正常行驶,与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的电动车发生事故,最后交警认定“机动车未观察道路情况或没有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行”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笔者认为正因为无数这样的判责加之电动车管理不足、许多地方没有规范要求而致电动车驾驶员普遍交通意识差,最后导致了不少电动车在路上有恃无恐,交通乱象层出不穷的局面。

除了交法规定之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出于人文关怀考虑。根据交强险的相关规定,当被保险人也就是车主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时,赔偿限额是很低的。交强险调整之后,被保险人无责时,财产损失100元,医疗1800元,死亡赔偿也仅仅1.8万。这就意味着如果按照事实根据,汽车没有过错来定无责任,那么电动车一方就要承担巨大损失,而如果出于人文关怀来给汽车划定次要责任,那么保险的限额就能从不超过10%上涨至30%,非机动车一方从而就能够多获得赔偿。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如此看来,当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汽车看似没有过错而被划分责任的做法,似乎有合情之处,但有不少车主们表示不能理解,首先认为电动车车主应该对自己车辆的安全性以及不按规定行驶的危险性足够了解,并且作为汽车也没有理由让车主分担电动车的责任,毕竟我们都是“打工人”。

与电动车发生事故,为啥汽车经常担责?

实际上,电动车“弱者论”似乎正在成为过去式,近年多地交警的判罚已经做出了表率,比如浙江台州一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相撞,随后交警判定闯红灯的电动车承担全责。看似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判责,却一时间引起巨大反响,获网友支持的背后,其实正是电动车与汽车长期以来矛盾的情绪发泄。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3922
2022-08-04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