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车企就像调皮的孩子,要求他们本本分分的不撒谎,依靠企业自律显然是不现实。
而且,消费者的觉得,从交易完成的那一刻起,地位也从精神世界的上帝,变成了售后案板上的鱼,至于鱼实在愤怒,还是在抗议,车企没空理,都在讨好新的上帝。

更何况,有些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车企“调了什么皮”,比如,新能源车企,对于消费者的车辆”锁电“的问题。
如果在销售前锁电,然后告知消费者,那这事就不存在争议,车企有权利调整产品功能与性能,至于价格高低,那是两情相悦的事情,只要交易发生,就说明郎情妾意。

可锁电在交易发生后,还要借着OTA升级的名义偷偷进行,不得不说,车企这样降低风险,提升安全性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光彩,产品已经交割了归属权,拿用削弱客户用车感受的代价,来提升自己品牌的美誉度,你们自己定性这样的行为是盗窃,还是抢劫?
之前能管的没有管,想管的管不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以车为职业,整天可以围绕着一辆车做喋喋不休的争论,为了生活与工作秩序正常,消费者遇到被锁电的事情,也只能暗气暗憋,还记得自己曾是是上帝的,就偷偷地许个愿,希望有人能站出来管一管厂家这种无良的行为。

可能是,太多“曾经上帝”的许愿被听到,工信部站出来,为消费者说话了,要严查锁电这事。
在新发布的通知中,强调了“保障汽车产品生产的一致性”,这是通过管理部门的参与,来禁止“锁电”行为。要求车企在升级活动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该具体升级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而升级活动起止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的,还应每6个月提高实施情况的阶段性报告,这都是让OTA的升级更加透明,杜绝一些“见不得光”的行为,假借OTA升级为名,行不公之事。

同时,对于OTA升级,进行了三个分级,类似于SOTA的相关升级,并不需要太严苛的备案,不会给正常的软件升级,带来繁琐的手续枷锁,而对于技术性能相关,以及辅助驾驶相关的升级,则有非常严格的流程要求。
通过流程的审核,可以降低车企利用后台开发权力,对客户的车机系统,在客户不知情,或者不同意的前提下,强行进行软件的更改、升级,从而影响客户的用车感受。

对于那些担心车辆被锁电的客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看到了救星,如果你自己发现自己的爱车,发现任何的问题,也可以向车企提出质疑。
现在不是车企为所欲为的年代,他们的行为,有人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