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南汽车抽身后,三菱将要主导广汽三菱?只是媒体一厢情愿而已。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传广汽三菱合资股比调整,广汽集团持股比例降至6.3431%”。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评论认为“广汽三菱成为2022年第一家中外合资股比发生变更的合资车企”。对此消息,广汽集团及时给予回应称“报道错误”。
报道来源于一些信用信息查询平台,称广汽三菱合资股比变更为“广汽集团持股比例从50%下降至6.3431%,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持股比例从20%提升至92.4705%,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持股比例从30%下降至1.1864%。”也就是说,三菱将绝对主导广汽三菱。
事后经核实,相关信息平台信息并未发生变化。该消息更像是一个烟雾弹,或者说是一个乌龙事件。作为曾经SUV市场王者,广汽三菱已经沦为边缘品牌,从东南汽车抽身而退,三菱已经没有多少资本押注广汽三菱。
时间回到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之初踌躇满志,一直深耕SUV市场,欧蓝德、劲炫、奕歌等经典SUV车型陆续国产,意气风发。欧蓝德一度成为20万元级唯一拥有四驱+7座的合资SUV,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销量节节攀升。
2018年时,广汽三菱年销量已达到14万辆,其中欧蓝德销量就达到10.5万辆。2019年时,广汽三菱全年销量132146台。随着SUV市场红利消失,广汽三菱销量便出现滑坡。到了2020年时,广汽三菱全年销量只有75,001辆,同比下滑43.62%,销量几近腰斩。2021年广汽三菱继续下滑颓势,年销量仅为6.6万辆,同比下滑11.99%。
目前,三菱汽车在国内只保留了广汽三菱一个合资品牌,按理说产品线应该足够支撑一个销售渠道。但实际的局面是,三菱对此是束手无策,面临着产品单一,新车更新换代慢,后继无力,“吃老本”的局面,如此下去被边缘化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三菱汽车此时占据广汽三菱主导权,甚至凭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政策,一举实现独资经营,只是媒体的臆测而已。与其将一个烫手山芋捧在自己手里,不如双方一起承担风险。
与大展身手相反的是,近年来关于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不断发酵,在2020年三菱汽车召开的年度大会上,三菱首席执行官加藤隆雄指出,将逐步取消包括欧洲、中国在内等市场的业务。三菱汽车虽然极力澄清此事,但是到了2021年时,三菱还是果断从东南汽车退出,广汽三菱已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合资乘用车品牌。
在2021年广汽集团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新车规划中,广汽三菱的纯电SUV阿图柯将上市,这也是广汽三菱唯一一款纯电动车型。值得注意的是阿图柯不再是三菱导入车型,而是由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联合研发,最早在上海车展上发布,种种迹象表明阿图柯基于AION V车型打造。
新车后继无力,纯电动车型也是基于广汽技术打造,三菱汽车选择此时加码,对于未来新车型研发并不合理。如果三菱汽车有着如丰田和本田在电动车市场的规划,将广汽三菱作为一个重要战略,还是有可能的。但从广汽三菱回复来看,2022年只是加快车型升级换代,并没有革新性推动计划。
所以说,三菱汽车将主导广汽三菱之说是一个空谈,只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因为三菱汽车此时已是有心无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