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辣评丨“抄袭代工”还卖20多万,小鹏汽车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国产车大咖-太平洋号
提供最全面的中国汽车市场动态信息,最专业的汽车评测导购内容,最具内涵的汽车文化知识
+ 关注

4月23日,造车新势力一员的小鹏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紧凑型SUV就正式公布了预售价,补贴前20-28万元,而且在4月26日开启在线预订,量产版会在今年的年底正式交到客户手中。市场总避免不了竞争的,目前造车新势力不少,从各方面来看这台量产神速的小鹏汽车G3会怎么样呢?大咖来侃侃。

设计平庸,模仿痕迹明显

现在大部分车企的成功离不开“借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所以很多新车企会借鉴别人的设计,小鹏G3也和其他电动车一样借鉴了前辈特斯拉Model X的设计,其中取消了进气隔栅和采用大尺寸中控屏就是一个既能体现电动车特殊身份和彰显科技感的方法。同为借鉴,其他车型看上去就比较顺眼,G3感觉有点别扭,而且在试装车阶段还直接把雷克萨斯NX的外观套上了,真的是。。。

小鹏汽车G3

特斯拉MODEL X

威马EX5

拜腾概念车

小鹏试装车

雷克萨斯NX

进入车内来看,G3就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特斯拉味道,除了竖直的中控大屏之外,全景式前挡风玻璃跟MODEL X如出一辙,晴天的时候还好,阳光透过玻璃静静撒在人的身上,十分舒适,但是如果在你上下班途中,每天都被阳光照耀着,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消,那小小的遮阳板毫无作用,虽然在玻璃中上部做过相应的阴影梯度设计,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当太阳猛烈的时候驾驶者还是会被晒得难受,这也是之前大咖一直吐槽特斯拉的地方之一。如果反正翻车事故的话,由于上方没有金属车顶,对车内人员没有造型一定的保护作用,事故后果应该是很严重的。

 

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质量成疑

在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方面它都没有自己的技术,所以小鹏汽车采用了“借鉴”和“组装”的方法。核心部分很多方面都是借鉴了特斯拉,然后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通过外部供应商采购回来,然后组装它的产品。威马则是坚持的自建工厂的模式,因为自建工厂可以自主掌控制造技术、产品质量、供应链等一系列关键点,这是代工模式所无法企及的。

对于这些造车新势力来说,代工模式显然是不靠谱的,就拿蔚来汽车来举个例子,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人们肯定也不会忘记一度信誓旦旦地宣称将在今年4月下旬交付车辆的蔚来汽车吧?到发文为止还没有收到车辆交付客户的信息。

而小鹏汽车就则更让人嘀笑皆非,据官方称,截至目前小鹏汽车1.0量产车已经交付了超过200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500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的三高(高寒、高温、高原)测试。也就是说第一批量产车交付给的都是自己公司的人,没有一位是公司外的用户,看来对自家的产品也不是很有信心呐,第一批用户都是自己人,因为怕质量不可靠?这些所谓交付给员工的200多辆车更像是在作秀,毕竟“200多名用户”这个数字,对于一款未量产的车来说,宣传意义还是挺大的。而它们所说的经过N种严苛测试也只是口头上宣传,真正公开的测试数据是几乎没有的,口说无凭,试问哪家车企的产品在上市前没有经过内部的严苛测试呢?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小鹏汽车还将搭载自动泊车功能,这套系统目前已经并不罕见,目前在量产车上应用的自动泊车系统只是一个辅助系统,并不能实现全自动泊车,也就是说,司机还是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对挡位,油门、刹车进行控制的。该功能在一些标线不清或者没有参照物的地方形容鸡肋,至于小鹏汽车将会搭载的自动泊车功能是否好用就不好说了。未来还会把加大力度研发自动驾驶,对于自动驾驶,我想也不用大咖多作介绍了,很多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目前该技术还在萌芽状态,量产车都还没弄好就想得那么远,有理想是好的~

 

产能成迷,价格没优势

同样年底可以提车,威马EX5是在自家工厂生产,而小鹏G3只能找海马代工生产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需要到2019年底才能投产。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都还没有拿到生产资质,算是一种“寄人篱下”的状态,而威马汽车则独立完成生产制造,主动权完全不一样,作为汽车新品牌,直接代工是不可行的,起码得保证产能。就这一点,威马就比小鹏有底气。

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成员,没有品牌支撑,那么价格将会成为它们征战市场最重要的“武器”。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落地,对价格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这个补贴力度又与续航里程直接挂钩,所以车辆的续航里程就成为了关键因素。

 

先来看看威马EX5,根据不同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300-460公里,可以获得最大的国家补贴力度,再加上地方补贴,单车售价已经下探至10万元以内,作为一辆家用SUV代步的话,零油耗可以说是很有诱惑力了。再看看小鹏G3,动力方面的信息还是未知数,但官方人员表示续航路程会超过400公里,这样的话也会会得到最大的国家补贴,加上地方补贴,也进入了十几万区间。不过在早前的媒体试驾会上,小鹏1.0版本(小鹏G3试用版)的官方续航里程只有320km,而小鹏2.0(小鹏G3量产版)续航里程能否如官方人员所说的超400km,还是个谜。

 

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目前还处于“试水”阶段,它们补贴后的售价在10-20万这个市场容量最大的价格区间里面,这也是消费者最有可能对新品牌愿意尝试的定价区间,它们的做法都很正确。不过同为电动车,同为汽车新品牌,同样没啥品牌溢价,对比看来最低配车型还是EX5比G3有价格优势,按照消费者的心理,既然其他情况都差不多,为啥我不选一辆更好看更便宜的呢?

 

大咖总结:综合那么多方面因素来说,对小鹏汽车的前景还不怎么看好,至少目前来说小鹏汽车并没有给我们看到闪光点。不过话说谁来,小鹏汽车可是马云投资的,这个时代跟着马爸爸走应该也不会亏了吧?拿了这么多的资金才弄这么一款代工量产车出来,而且这么着急上市,不会是为了更好地圈钱吧?我们拭目以待吧,毕竟作为国产品牌,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692
2018-04-24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