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最后几天,小米法务部又干了一件大事。
就在昨天,小米官方宣布,某知名汽车账号因涉嫌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其博主和同伙多人,已被依法缉拿归案。

据悉,这是汽车圈首位因发布不当内容,被车企送进去的媒体。
但是,你们想过,谁会是这件事的幕后黑手?
可以确定,给予该知名账号支持的,肯定是一家车企。不过汽车厂家并不会直接和博主联系合作,而是会通过第三方公关公司作为中间人。

虽然成本更高,但是更加安全。
三方互相之间签订的合同,都只有冠冕堂皇的四个字:营销合作。事实上,合同归合同,内容归内容,具体做什么项目,都是打电话沟通,甚至连聊天记录都没有。
如此一来,就算博主出事,还有公关公司顶着,退一万步,就算公关公司出事,也能保厂家平安无事。
但是,经验丰富的汽车圈老司机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幕后主使。道理很简单,最终谁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汽车媒体预算不高,极少自发地做双车对撞这种高成本视频,光购车成本就大几十万。只有在金主的支持下,才会考虑做这样的内容。
所以,你们猜一猜,谁是这次碰撞测试视频,真正的幕后黑手?
同时,汽车圈类似的事件并不少,只是此前都没有曝光,或者被压了下来。而这一次,小米将其公之于众,还将始作俑者送了进去,对汽车圈的风气整顿,非常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