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欧洲人:不平的路我不去,操控不好的车我不开

2018-03-13 浏览:4011 评论:0

SUV空间大,能跑公路,偶尔还可以越野,近乎全能。然而,SUV却至今仍未征服欧洲,反而得奋力抵抗那些高底盘的四驱旅行车——难道欧洲人就那么不待见SUV么?

似乎很多朋友认为SUV已先行“占领”欧洲市场,而车厂为照顾欧洲人的旅行车情结,故又追加开发出四驱跨界旅行车来与SUV争食。

其实恰好相反,SUV才是那个抢奶酪的。

在欧洲,尽管二战后就已有路虎Series I这类纯种越野车,但直到21世纪初才算真正拥有SUV。

至于20世纪末登场的宝马X5和奔驰M-Class,那只能算是较早的欧洲品牌SUV,因为它们基本上都生于美国,并以北美洲为主要市场。

而在“大众Touareg”们上市之前,欧洲人用来完成越野旅行的,正是奥迪A6 allroad quattro以及沃尔沃V70 XC这类高底盘的四驱旅行车。

再往前,就是各种普通的旅行车,若遇到非铺装路面就只好硬着头皮开过去。

只可惜,在与“高脚”旅行车并行的日子里,SUV未能成功地后发制人,更不巧的是,近年又兴起跨界风,让那些跨界旅行车得以焕发第二春,以至于纯种SUV的发展势头被进一步压制。

那为什么SUV能在美国和中国发扬光大,而到欧洲就水土不服呢?这还得从欧洲的地理环境说起。

整个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地处半岛或岛屿,另外三分之二的国家则挤在三面环海的欧洲大陆上。

其中,半岛和岛屿均以山脉为主,而欧洲大陆本身则被宽阔的阿尔卑斯山系占去中间大片面积,西北端更有不少冰川,西南的几片平原也多覆盖着茂盛的植被,基本看不到美国那种一望无垠的广阔平地。

所以欧洲尽管也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但更常见的却是蜿蜒的山路、犬牙交错的海岸线、随时会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山林道路以及城市里各种狭窄曲折的街道。

另外,拥挤的国土加上历史悠久的城市,欧洲也不像美国还有那么多荒山野岭需要开拓。

因此,车辆能否跋山涉水并非欧洲老百姓购车的刚性需求,相反,他们更需要车辆拥有良好的公路操控性以及足够灵巧的身形。

但不巧的是,当越野车刚刚进化成SUV的时候,它们普遍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身形也依然延续越野车高大威猛的设定,这显然并不适合强调公路操控乐趣并讲究紧凑造型的欧洲市场。

即便是后来陆续换用承载式车身,并强化公路行驶性能的欧洲品牌公路型SUV,依然有重心高、价格贵、体态臃肿、后排不便装卸行李等不利因素,以至无力取代那些由轿车甚至跑车改造而来,天生就好开易装的旅行车。

而跨界旅行车则在维持普通旅行车诸多优点的基础上,连SUV的“应急式”越野能力也都吸收进来,从而彻底断绝SUV征服欧洲的可能性。

所以跨界旅行车在欧洲比SUV更吃香的原因,并非车型本身有高下之分,而是因为SUV未能适应此时的欧洲用车环境,这完全是适者生存的问题,就跟目前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车型是一个道理:在任何时空,都只有最适应当下环境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车厂也都明白这点,所以才会跟风推出各种尺寸的跨界SUV,还美其名曰CUV(以前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也会宣传CUV的概念,现在比较少了)。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走传统路线的SUV也纷纷在升级换代时引入各类跨界元素。至于这波“跨界化”的效果,虽然从这几年的销量增长趋势来看还没见到大幅跃升的曲线,但毫无疑问,跨界的概念已被业界跟舆论炒热起来,并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待到时机成熟,来一个厚积薄发也是有可能的。

而从宾利Bentayga等新生代欧洲SUV来看,跨界设计已是大势所趋,甚至可从它们愈发接近旅行车的修长身形大胆推断,厂商或有意将SUV与跨界旅行车二者融合,进而衍生出全新的车型。

或许,未来真会出现一种新车型,既有SUV的高位视野和良好的通过性,又能像旅行车那样具有一定的公路操控性以及多变易用的行李空间。

只要合乎那时欧洲人“说走就走”的用车需求,那它同时取代SUV跟跨界旅行车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适者生存嘛!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