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没去过德国,你也好意思叫自己德粉?

2018-01-15 浏览:2881 评论:0

德国,这个在1885年发明了汽车的国家,是广大车迷最向往的国家。尤其在捷达和桑塔纳在九十年代统治般占领中国大陆后,更是让德车在国人心中种下了信仰的种子。身为一个德粉,全家人都在开BBA,自己的座驾也是一辆老旧的捷达MK2,于是我便自信满满地称呼自己为一个忠实的德粉。去年,借着暑期夏令营的机会,我亲身来到德国,看遍了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德车,却没看到一辆三厢捷达MK2,才感受到真正的德味,这与我们熟知的德味相比,却有差别。回到国内的我,再仔细对比过国内的交通现状,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初体验,地板油,高速。

第一感觉不是车有多好,而是驾驶者的素质有多高。下飞机后预约好的出租车带我们到另一个小城市的大学,那是两辆最低配的柴油版雷霆,没记错的话,收音机都是选配,还好它空间足够大,刚好能装下我们几个同学和行李。就这样,我对德国的第一印象,是在一辆奔驰的副驾驶座上,从一段公路旅行开始的。

出租车司机的驾驶素质,在我看来,完全可以作为评判一个国家驾驶素质标准。出了法兰克福机场的停车场,司机的一脚地板油开上了著名的AUTOBAHN(大名鼎鼎的不限速高速公路)。别看雷霆的配置低,动力一点也不肉,由于车重的缘故,推背感并不明显,但当我偷瞟了一眼速度表时,却发现指针已经爬到右半圆弧上的160kph了,而平稳得几乎没有颠簸的道路让我还以为是80kph。而这样毫无补丁的高速公路,在中国真的很难见到。

基本的交通规则

司机已经设置好定速巡航,加减速不也再用脚。于是我也和司机用我那初级的德语尬聊起来。得知我对汽车感兴趣之后,司机给我讲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确实,出租车司机最在意的大概就是交规了吧。首先,司机警告我,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极有可能被车撞到,因为德国司机在道路上没有其他情况发生时,车速基本上维持在限速,加减速都很快。而在斑马线前,所有司机都非常有耐心,行人甚至可以直接闭眼穿过斑马线,而之后的经历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后来,我告诉司机我们想一起租车出去玩,于是司机告诉我,德国人开车是极守规矩的,在大部分国道的交叉口甚至在小城市的道路交叉口,一般是没有红绿灯的,人们必须根据路口的先行权指示牌通过路口。黄边白底六边形牌指示车辆拥有先行权,红边白底倒三角形牌指示车辆必须让行,也就是没有先行权。拥有先行权的车不需要减速,可以直接通过,而没有先行权的车就必须停车,观察主干道是否有车,等所有车都通过之后才能启动。虽然后来我没能成功租车,因为驾龄不够,但经过我后来的仔细观察,司机说的都是事实。这比起国内来说,德国司机的驾驶素养的确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在先行权方面和礼让行人方面。虽然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在整治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问题,但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很多行人在人行道前看到来车时,还是会犹豫不前,驾驶员也会常常忘记到人行道前减速观察。而德国司机的地板油习惯,显然不适合中国。

此时出了一个小插曲,司机的手机响了,随后他通了足足两分钟的电话,看着165kph的时速表,我心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却也呵呵一笑,原来他们开车也打电话啊。

前面高速公路堵车了,司机看见前面有岔路口,我从谷歌地图上看,那是通向旁边乡镇的,也连通着与高速平行的国道,虽然离着匝道还有一段距离,但司机直接开上了应急车道驶向了匝道,用国道代替了高速。还没等我问司机,他就先告诉我了,应急车道堵车的时候是绝对不能随便开的,但由于我们马上驶出高速了,所以就小小地占用了一下。

在双向两车道的国道上,限速是随着路况变化的,但135kph的速度还是让人有点小小的紧张,而在国道上与前车的间距也变得比高速上小了许多,基本上维持在两个车的距离,尽管这让我的神经有点紧绷,但坐了一天的飞机的我,很不争气的睡着了,醒来就已经到宿舍了。还好有剩下将近四个星期让我细细品味各式各样的德车。

来到德国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伊尔梅瑙工业大学(Ilmenau Universitaet)和伊尔梅瑙市(Ilmenau)。这是一个位于图林根州的小城市,有着极为悠久的人文历史。由于人们可以用半小时的时间步行从城区的这头走到那头,我更愿意叫它小镇。当同学们都在关注漂亮的街景和教堂时,街上的车成为了我这个忠实德粉的关注对象。这些,我们下期接着讲。

我们只专注原创汽车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车辙(ID:cartracks)。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