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试完两台网红爆款,脑海里全是《我们不一样》

2018-01-06 浏览:1771 评论:0


讲真,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什么车型,能够在试驾的过程中引起那么多路人围观。


比如停车换手的时候,一位老大爷就带着老伴上前咨询这是什么牌子的车、卖多少钱;在加油站排队的时候,几个年轻人一窝蜂跑来,说这车真的太酷了,是哪个国家进口的;堵车时边上停着一辆商务车,坐在副驾的小朋友降下车窗,一脸兴奋地看着试驾车队……


而此次的主角,并非动辄上千匹的跃马蛮牛,也非售价直逼八位数的RR宾利,而是两款纯正的自主品牌车型:WEY VV7和VV5。



作为WEY品牌的开山之作,VV7和VV5正式进入市场均已有段时间了。曾经,15万元一度被认为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价格天花板,但无论是指导价16.78-18.88万的VV7、又或是15-16.3万元的VV5,销量都已经在去年的11月份双双破万,可谓是上演了一波“实力打脸”。


当然,越来越高的销量也就意味着这两款车的保有量也随之直线上升,消费者对它们的熟悉程度也与日俱增。倘若此时再将这两台车单独拎出来做一篇试驾稿多少也有些无味,倒不如借着在短时间内先后试驾了VV7和VV5的契机,来和大家聊聊两款车的“同”与“异”。


说到相同,那自然是避不开外观了。



一般在介绍车型外观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XX车型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但放到VV7和VV5身上显然不太合适,因为这二位在外观上的渊源早已超越了“设计语言”这一范畴,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甚至在一些细节方面,两台车的表现都极为相似。就拿大灯来说,VV7和VV5全系都标配了LED大灯,且日间行车灯的形状也如出一辙,都是三根柱状造型。既然聊到这了,那就顺便夸一句,VV7和VV5日间行车灯的识别度真的非常高,如果大老远看到一台车,车头每侧都有三个白色的亮点,那指定就是WEY了。



而对于那些认车能力一般的人来说,想要区分VV7和VV5还是有办法的,除了跑去车尾看看尾标的傻办法以外,还有一个隐藏小窍门,那就是VV7的油箱盖位于车身的右侧,而VV5则位于左侧,这也是由于两车采用不同的平台而造成的。



而除了外观以外,VV7和VV5的内饰设计也保持了高度统一。无论是方向盘、中控台、液晶屏、档杆区域的布局,都让人有些傻傻分不清。比如上图这张内饰,你能猜出来是VV7还是VV5吗?


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除了VV7的两款入门版车型之外,其余所有VV5和VV7都配备了流媒体后视镜。



简单概括一下这项配置的原理,就是通过装在车尾高位刹车灯一旁的摄像头采集后方影响,而原本依靠光学反射呈像的后视镜则被换成了一个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摄像头拍摄到的内容。


对于流媒体后视镜而言,其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能够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比如常见的后车远光灯,流媒体后视镜此时就相当于自带防炫目功能;另外,因为车身造型的关系,VV5和VV7的后挡风玻璃面积较小,而流媒体后视镜则可以大大增加视野范围。


敲黑板划重点了啊,虽然从理论上讲,流媒体后视镜似乎是一个几近于完美的配置,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小bug。



首先就是反光。长久以来,反光都是各类显示屏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主流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表面上喷涂防反光涂层。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光,并不能做到完全根除;再加上汽车通常处于光照强度剧烈的室外,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反光,所以对于


而另一点影响使用感受的,恰恰就是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式。我们都知道,人眼在看东西的时候就和相机一样,是需要对焦的。在正常驾驶时,我们眼睛的焦点一般会落在较远的地方,而传统后视镜遵循“像距等于物距”的原理,也就是说你无论是看路面还是看后视镜,眼睛几乎是不用重新对焦的;但流媒体后视镜就不同了,当你把视线从路面移到后视镜上时,眼球就需要进行重新对焦,而把视线再挪回路面时, 眼睛又会再次对焦,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也正因如此,在短暂地尝鲜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关掉流媒体后视镜。


再来说说两款车的“不同”。之前也曾提到,VV7和VV5在外观造型上的相似度几乎高到爆表,但是两款车在尺寸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



VV7分为VV7c和VV7s两个细分版本,在车身长度上存在着细微差别,其余尺寸则保持了一致。而上表中的VV7采用的是相对更长的VV7s的数据。可以看到,两款车仅在车身高度这一项上相对接近,在轴距和车身长度上的差距甚至达到了300mm左右。而如此巨大的差异最终也体现在了车内空间上,这点我们留到后文再议。


虽说从布局以及造型上看,VV7和VV5的内饰相似度极高,但具体到用料上,两台车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的。



就拿中控台的材质来说,两款车使用的都是软质塑料,但细看便不难发现,VV7所采用的材质表面纹理会更加粗糙一些,而VV5则要细腻不少,这一点从视觉以及触觉上都可以分辨出来。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就是档杆操作区的材质。VV7在这一部分使用的是亮面的黑色塑料面板,虽然在新车状态下,这样的材质看起来很是锃亮,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化身“指纹采集器”,并且带来廉价的触感,而这对于档次感的营造其实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我们看到,设计师为VV5及时更换了表面经过拉丝处理的塑料面板,哑光的效果在视觉上有别于VV7的高光面板,同时还解决了指纹残留的问题。至于“打头阵”上市的VV7,只能期待在小改款的时候解决这一问题了。


在我们试驾的VV7和VV5上,均搭载了全液晶仪表以及液晶中控屏幕,但是这两套系统的UI界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别。



VV7的UI界面显然采用了较早的设计思路,即拟物化和立体化的风格,并且在配色方面也比较跳跃。虽说不影响最终的使用,但在科技感浓烈的座舱里,出现这么一个略微有些落后的UI界面,总让人觉得有些出戏。



而VV5所使用的UI界面算得上是紧跟时代步伐了。扁平化的图标加上纯黑的背景,与整台车的科技范儿更加般配。不仅于此,VV5的仪表盘界面也要比VV7来的更加简洁明了,一些过度设计的元素都被移除,可读性也因此有了一定的提升。


之前也提到,VV7和VV5在轴距以及车身长度上几乎有300mm的差距,而这30厘米最终也体现在了乘坐空间上。



不夸张的说,VV7的后排座椅是我在近期试车中遇到的最舒服的。如今很多车型过于强调前排座椅的舒适度,可一到后排,无论是坐垫还是靠背都跟俩木板似的,充其量只是解决了能坐的初级矛盾。而VV7的后排不但坐垫宽大厚实,同时靠背的包裹性也非常出色,再加上非常充足的腿部空间,随手可触的软包材料,谁还敢说自主品牌造不出具有豪华感的车?



至于VV5,就没有老大哥VV7来的那么舒适了。一来,车身尺寸的劣势还是体现在了车内空间上,虽然后排的腿部空间也够用,但也仅仅是够用而已;另外,VV5的的座椅总让人觉得会比VV7来的稍硬一些,乘坐感受略打折扣。最后再提个小建议,无论是VV7还是VV5,后排头枕的质地都有些太硬了,对于脑袋并不算太友好。



而在操控方面,两台车则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性。在与VV7接触的时间里,我首先扮演的是一个乘客的角色。坐进后排,VV7传递出的两个最直接的信息点,便是出色NVH以及扎实的底盘调校,而后者曾一度让我对这台车的操控性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坐上驾驶座,才发现VV7并不是一台以操控为导向的车型。因为无论是方向盘还是油门踏板的设定都偏轻盈,总让人觉得有些浪费了这幅好底盘。但实际上,VV7的车身尺寸和车身重量也注定这台车走不了运动的路线,即便把转向手感设定的更加稳重,依旧无法和大车身带来的物理特性做对抗,所以VV7目前的调校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更多的操控乐趣,那么VV5显然更适合你。VV5除了和VV7一样拥有普通模式、节能模式和运动模式以外,还单独设置了一个转向助力的调节键,可以对转向助力进行三档调节。另外,VV5的动力响应也来的更加迅速,虽然其搭载的2.0T在参数上低于VV7的那台,但更轻的车身反而带来了更加迅猛的加速。



AL频道小结


要总结VV7和VV5并非难事,简单地概括那就是两台车虽然看起来很像,但驾驶感受的差别着实不小,前者更偏向舒适、后者则更强调运动,只是无论是VV7和VV5,都能带给人不小的惊喜。套用网友的一句评论,那就是“这车绝对对得起售价”。


最后再来说个小彩蛋,那就是WEY的热度真的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随着销量地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关于WEY的话题出现在了论坛以及各种微信群里,而大多数接触过实车的人,都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诚然,VV7和VV5身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这两款车对于自主品牌的意义还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为AL频道原创文章,作者:猩猩宝宝 转载请打招呼!

-----------------------------------------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