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德国艺术展装腔指南

2017-10-21 浏览:2124 评论:0

文|Dedee

图|视觉中国

本篇才不是教你如何来一场高大上的德国艺术游,而是与今秋首都的一超级大盛事有关:“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

别紧张,这场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可是让人既放松又涨知识的盛事,由“中国好朋友”大众集团牵头主办,正在京城七大美术馆高雅且低调地进行着。

所以,在北京的各位,如果觉得近腔要吃的没吃的,要玩的没玩的,可以去那七个美术馆走一遭,打发一下时间。

别怕看不懂。咱在这里,先给各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提炼。

艺术之规——德国当代艺术

展览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10.29

关键词:最重要的主场展览

关键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和史蒂芬·巴尔肯霍尔

里希特被称为“世界上在世的最伟大画家之一”,他最出名的画风就是“照片写实主义”——也有人直接称其为“里希特式画法”,画面极其写实,却能给人一种隐约又突兀的神奇效果(如同素描时,手指不小心蹭出的晕虚)。

早在2002年,纽约MOMA就为时年70岁的里希特举行办过40年绘画回顾展。

里希特一度非常迷恋死亡,并将之作为绘画主题。他将令人恐惧的死亡,真实又模糊地表现出来,以表达——不单单是死亡,还有背后的人心。

在他看来,画应该具有更深层的智慧。所以他画风多变,喜欢跳出条条框框和自己原有的状态,来看清脚下的世界。比如虽然创造了“照片写实主义”,但他又格外迷恋纯粹风景画,有两年还对抽象派爱得不要不要的。

他有两句挺有名的话:

“艺术是希望的最高形式,而希望是对恐惧的回答。”

“我的画比我更聪明。”

偶尔装个腔很不错。

巴尔肯霍尔就更有趣了。他是德国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世界著名户外公共雕塑家。最有名的两件作品,一件在伦敦泰晤士河浮标上,另一件在黑修士桥附近。

巴尔肯霍尔的作品很好看又很好懂。他喜欢用未经加工的木头做原料,喜欢刻画人类最典型最真实的表情与特征。完成品都会保留木材的凹槽、裂缝或缺口等缺点,像个半成品——在粗糙中,又能看出人物失神的眼神和表情。这,其实也是人类最真实的样子。

说他有趣,除了作品有趣好看,人也挺带劲的,绝对是语文老师的心肝,阅读理解的高手,提炼重点简直一套一套的!

比如2012年,他和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的卡塞尔文献展狠狠撕了一场。这个文献展每五年才办一次(欧洲人真的挺懒的),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坐标,被称为“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

据说,起因是艺术展所在地卡塞尔圣伊丽莎白天主教堂邀请巴尔肯霍尔举办了一场雕塑展,偏偏这和文献展时间重合了。更重要的是,这圣伊丽莎白天主教堂就在文献展主会场旁边,巴尔肯霍尔也不是文献展受邀的参展艺术家。

傲娇的文献展策展方认为,这是公然的挑衅——我家办的一直世界上最牛逼的艺术展,从没人敢忤逆我!凭什么今年,隔壁没权没势没审美能力的老王也要办?!

于是,文献展带头撕起来,理由是——教会居然想办现代艺术?开咩玩笑?!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现代艺术!

当地教区代表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宗教和艺术不应该分时间地点和文化圈,都是紧密相连的”。

这句话让文献展更怒不可遏,指桑骂槐地骂巴尔肯霍尔不识抬举。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巴卡捷夫说:“人们应该清楚什么是‘文献展艺术’,什么不是‘文献展艺术’。我们和卡塞尔其他组织都已达成协议,要他们尊重这一每五年才举行一次的精心策划的展览,并且不要胡乱搀和。”

最后,语文高手巴尔肯霍尔本人来了一句:“其实,按照文献展的意志,所有工作室在附近的艺术家,最好知趣地闭门歇业。未被邀请的艺术家必须在文献展的展期中停止工作。”

啥意思,你文献展就是艺术界的法西斯!你们在给艺术家和观众灌输一种思想控制,来定义什么是艺术而什么不是艺术。凭什么?!

要我说,就冲巴尔肯霍尔这个人,就很有看头呢!

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绘画杰作

展览地址:太庙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8-10.20

关键词:历史、二战、东德

关键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 

为什么不是近几年在当代艺术拍卖上玩得风生水起的西格马尔·波尔克、乔治·巴塞利茨,或安塞尔姆·基弗,偏偏是博伊斯 ?

有四点原因:

一、他长着一张先锋艺术家的脸,骨骼清奇。这是之前三个怎么也学不来的;

二、他是最难理解的德国艺术家,甚至超越了杜尚,成为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和代表人物,和安迪·沃霍尔齐名;

三、22岁就掉发了,对头发特别敏感(是不是瞬间就有了共鸣);

四、他有一块特炫酷的红砖,上面签了个名。这可比Supreme超前多了!

博伊斯年轻时是“万宝全书缺只脚”的典范——他想过做植物学家,甚至在家里搞了一个植物收藏馆;特别关爱如今被称为“异宠”的小动物们,比如鼠类、兔类、蛙类、鱼类和不少节肢动物,为此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他还学过不少乐器,比如大提琴和钢琴等等。他简直对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也都知道些许,不过……都只是皮毛。

二战时他入了伍,成为一名飞行员。1943年和另一名空军小伙伴正开着Ju87搞演习,好死不死地被苏联的高射炮击中,坠落在克里米亚。

小伙伴当场毙命;而颅骨、肋骨和四肢全部受损的博伊斯大难不死,还被当地人用原始的动物油脂、奶制品和毛毡救活,并恢复了健康——这就是为啥,他对油脂和毛毡等材料那么着迷,救命解药,感激一生啊。

其实他头发稀疏的原因,就是坠机导致颅骨受伤造成的……相比博伊斯,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幸运太多?

二战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春天——艺术,就去了大名鼎鼎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一开始被分配到罗丹的门徒、学院派雕塑家安瑟林那里。他不乐意,觉得安瑟林的思想太幼稚,就被上头踢到了和他相爱相杀一辈子的“简约主义艺术”大师马塔雷那里。

马塔雷极度看好又极度讨厌他——讨厌到1958年美术学院想聘请博伊斯当教授,马塔雷舍命反对。

为什么说他的作品难理解?看了就知道。绘画之类的作品还行;那些涂满油脂、披着毛毡的装置和行为艺术,真的只有他自己才懂。

千万别轻易说自己懂博伊斯——你没被高射炮轰过,没全身骨头碎过,没被油脂和毛毡救过,没和恩师相爱相杀过——看不懂是正常的;看懂了?要不就是装的,要不就……

对了,当年艺术界有一句话:美国有安迪·沃霍尔,欧洲有约瑟夫·博伊斯。两人实际还真是惺惺相惜的一对儿:

1979年,博伊斯曾创作过一件作品《沃霍尔-博伊斯事件》;次年沃霍尔就创作了《约瑟夫·博伊斯的肖像》,两人还在这幅画前合影留念。

相比安迪·沃霍尔单纯用艺术记录飞速变化的大众文化,博伊斯像是个革命家。他更强调艺术对社会、政治、文化的介入,要用艺术改造社会,用艺术参与到公共事务里。

我觉得博伊斯最牛的一点,就是其艺术教育观念,和咱们孔子非常像:有教无类。他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他认为,任何人都能读艺术,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只要有创造力都能创造艺术——农民、医生、电脑专家、警察、秘书、家庭主妇……任何人都行!

不是有句话叫做“人人都是艺术家”么——正是博伊斯提出的。

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


展览地址: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10.22

关键词:专业、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关键艺术家:贝歇夫妇

个人觉着,“摄影的语言”可能是七个展览当中让普通人觉得最好看、最容易看懂、最震撼人心的一场展览。

对了,到那里去参观可别忘了带上你的摄影器材——佳能单反是普通摄影师,徕卡M系是文艺摄影师,哈苏双反是土豪摄影师,拿手机拍的……可能是网红。

话说,为何这场展览那么吸引各路摄影师?因为能够在国内一次性又系统化地看到这么多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大师的作品,还是原作,相当难得。

这次参展的都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艺术家。有些在专业或商业上成功得不要不要的,而有些……正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比如贝歇夫妇。正是他俩让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摄影系,成为几十年来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圣地。

他们不光自己富,还修桥铺路,带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摄影师,比如此次一同参展的安德烈亚斯·古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施特鲁斯……就此奠定了德国当代摄影在世界的地位。

话说,啥叫杜塞尔多夫学派?就是强调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用“冷静客观、如实呈现”的纪实态度摄影。贝歇夫妇的灵感源泉,来自一个名叫奥古斯特·桑德的古早摄影师,他被称为“德国人性的见证者”。他将拍摄对象分为七大类——农民、匠人与手工业者、女性、各种身份者、艺术家、大都市人及最后的人们。

而贝歇夫妇的灵感,正是桑德照相机中的不同社会人分类,也就是类型学摄影。后者,正是贝歇夫妇发家立身的根本。

将摄影与类型学结合得最好的,是Alphonse Bertillon创立的人体特征测量系统,结合摄影术,用来记录和归档罪犯的体表特征——杠杠滴,好用又有一种莫名地美感

当然,贝歇夫妇最著名的是工业构成摄影。他们喜欢记录那些日渐消逝的工业建筑及设施,将不同功能、结构、特征、地域、建造时间的工业建筑分类归组,再利用类型学方法和矩阵排列方式进行再创作。

这其实和阿里郎团体操的性质差不多。可能单个物质你觉得不好看,也没啥意义。但如果给你一组相同类型的玩意儿,有序地排列在眼前,你可能就不这么觉得了。

先导——德国非定形艺术


展览地址:红砖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10.22

关键词:经典、经典、经典

关键艺术家:所有参展者

这么说,在红砖美术馆展出的这场德国非定形艺术展,是这七场展览中,最专业也最用心的一场。

因为其他几场总会被挑剔的艺术爱好者捉到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德国当代艺术)灯光布局不合理;比如太庙艺术馆(记忆的痕迹)没有任何指示告知这里有展;还有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摄影的语言)没按时间排序,容易让参观者看得一头雾水;今日美术馆(德国新媒体艺术)有刺鼻的油漆味;白盒子艺术馆(德国当代青年艺术)的作品差一口气,展厅布置也有点弱;元典美术馆(色彩的空间维度)本身很赞,可惜作品太少不够看。

唯有这场非定形艺术展,让去过的那些文青们赞不绝口。

先解释一下啥叫“非定形艺术”。其实是指欧美在上世纪50-60年代并行发展的抽象表现主义,也就是“塔希主义”。是不是瞬间就想到了旅法华裔艺术大师赵无极、朱德群?

是的,“非定形艺术”如今一般特指德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但根源正是来自法国和“塔希主义”,主张画家应挣脱环境的影响,由理智和情绪主导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即时创作出愉悦积极的作品。抽象只是表象,蕴含的情感才是其本质。

艺术家的最终目的,不是想让观者对着画作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恰恰就想让没啥美术根基的吃瓜群众也能看懂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所见即所得,快乐、激烈、忧伤、愤怒等等……

而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皮特·布吕宁、卡尔·奥托·格茨、格哈德·胡美、伯纳德·舒尔茨、埃米尔·舒马赫和弗里德·提勒,都出生于1930年之前,有些人甚至是20世纪所有重要事件的亲历者:一战、二战、冷战、苏联解体……如今都已经过世。

所以,他们不仅是1950年代非定形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发起人,是战后德国艺术的主要代表,更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愿意摒弃古典形式主义的原则,看重开放的绘画结构,更珍惜艺术的自由,如何从现实中自我解放,而不是如实地描述现实世界。

凝固的时间——德国新媒体艺术

展览地址: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7-11.12

关键词:非传统艺术

关键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德

那啥,如果对装修油漆之类的比较敏感,不是很推荐各位去那里“吸毒”。

所谓的“德国新媒体艺术”,和咱们的“新媒体”截然不同哈。人其实就是区别于绘画、雕塑等传统形式的艺术,用录像、视频或电脑等媒介进行创作,都算此类。

当然,其中咱们最熟悉的那位,必须是罗斯菲德。他最近也恰在上海的昊美术馆举办个展,呈现其过去12年里的重要作品——5件电影装置和21张照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无疑是《宣言》,也就是以凯特·布兰切特女王作为绝对主角的那件超级电影装置艺术。

在罗斯菲德设计的13个场景中,布兰切特塑造了送葬人、主播、朋克女、流浪汉、垃圾焚烧厂工人和家庭主妇等反差巨大的人物形象,演技飚车得不要不要的……

他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是2011年创作的《我的家乡是一片乌云遮蔽的黑暗土地》。主体是森林,经过舞台化的处理,糅合了文字、音乐和声响等元素,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展现了德国人的自然乐土和精神家园,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气息。

在他看来,森林同时属于自然与人类,缓解了二者的对立。

这部作品最初是为了“德国怎么样?30名艺术家关于家的概念”展览创作的,后者是为了纪念柏林犹太博物馆建馆十周年而举办的。

作品的灵感来源,包括了19世纪早期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的那幅《漫步于雾海之上》,纳粹宣传片《永远的森林》,《格林兄弟童话》,还有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等等。

在这些历史典籍中,森林即德国的化身。而通过森林,罗斯菲德质疑自己也质疑同胞,作为德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艺术家就是那么与众不同,我是从没质疑过自己作为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

展览地址:元典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6-10.31

关键词:视觉冲击力

关键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和戈特哈德·格劳伯纳

其实整个展也就这两个艺术家,他俩还是师徒关系。

先说说老师格劳伯纳。上世纪60年代,他就被称为色彩空间大师,对色彩执着到固执的境地。其作品核心,就是将色彩与空间融合,将绘画拓展到第三个维度。

比如这次展出的《彩色空间物体》系列中,他在画布下面填充合成棉,使之在空间中膨胀,作品也因此从“绘画”变成了“物体”。

学生格罗斯则一向以恣意的色彩喷绘装置著称;此外,就是大!

她甚至还画过那种色彩覆盖块面漫过原本的画作边缘,延展到墙壁、地板、床、甚至屋外的土堆、树墩和石头上……以此来让观者感到,自己在画作面前是渺小而单调的。不过,此次展览中并未呈现这类作品,多少有些遗憾。

这次她的四幅作品也是巨大的,也极有视觉和色彩冲击力——画面好似一气呵成,笔下流淌出一条连贯的色彩河流。作品中,色彩就仿佛纤羽一般铺陈出不同的块面,依附于画布的肌底之上。

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

展览地址:白盒子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7.9.15-10.31

关键词:青春

关键艺术家:无

这个展一共展出六位德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绘画、装置作品。这些新人都生于70甚至80后,意在呈现最新的德国艺术面貌。

不少艺术爱好者和鉴赏家觉得,他们的作品相比中国的同龄人,并无高明之处,或许还在探索过程中——或许这也说明,德国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形式和思想形态,其实和我国的差不多。

六位新人之中,最能引发咱共鸣的应该是迈克尔·塞尔斯托夫的三件作品:《云》《时间不是高速公路》和《火炉》——都是和咱们平日息息相关的“吃饭家伙”,尤其是《火炉》。

塞尔斯托夫将一辆废弃车架变成一个大熔炉。据说其特色就是使用橡胶、轮胎、混凝土或汽车框架等工业材料。作品本身还带有浓烈的柴火烧焦味,或是特有的旧工业味道。在嗅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下,的确很容易让咱过目不忘。

最后,特别提醒:

1. 万一觉着展览太高深看着累了,怎么办?

就直接在你看(我)得(介)懂(绍)的那幅作品前或站或坐一会儿,认真凝视着正前方。如果同去的男神/女神想问,只消说一句话:

“我还是最爱______的作品,越看越让人入迷。我觉得自己看懂了,但又觉得它想表达的其实远远不够。”

当然,说这话之前要先托牢下巴,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以防万一,可以先看看知乎大神的分析,肯定能让各位收获匪浅。

2. 万一同去的男神/女神觉得不好看,怎么办?

千万千万别笑话他/她的艺术修养不够,也千万别为了迁就对方,将自己的艺术理解鉴赏能力统统抹杀,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可以聪明地“批评”客观事实。

比如,说说美术馆的灯光太亮刺眼睛,或太暗瞎眼睛;再比如,吐槽一下布展脉络不清晰,容易让人头晕;甚至稍微吐槽一下某些新人的作品,认为虽有创意但稍显稚嫩。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